输卵管妊娠临床病理探讨论文

时间:2022-07-05 10:51:00

导语:输卵管妊娠临床病理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输卵管妊娠临床病理探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临床病理。方法本文对125例输卵管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部分置宫内节育器者的输卵管黏膜做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输卵管本身病变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主。结论管壁脂肪组织浸润为致孕之原因。

【关键词】输卵管;异位妊娠;病理学;电镜观察

Clinicopathologicanalysisof125casesoftubalpregnancy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pathologyoftubalpregnancy.MethodsAnalysisof125casesoftubalpregnancyhasbeencarriedoutinourhospitalduring1995~2005.ResultsTheratioofthetubalpregnancywiththenormalpregnancyis1:133.Themorbidityis7%.ThemainpathologicalchangesoftheFallopiantubesitselfischronicnonspecificinflammation.ItisindicatedthatthefattyinfiltrationofthetubalwallwasthecauseoftubalwithIUD.ConclusionThemechanismofthetubalpregnancy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IUDandtubalsterilizationwithtubalpregnancywereemphaticallydiscussed.Toavoidthemisdiagnosiserroneoullyanddiagnosisearly,somemethodsofexaminationandcombinationwithclinicalsymptomwereemphaticallyadapted.

【Keywords】fallopiantube;ectopicpregnancy;pathology;ultrastructurebyelectronmicroscope

异位妊娠为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本文对125例输卵管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和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0~2005年间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25例输卵管妊娠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复阅,对15例新近置宫内节育器(IUD)病例作透射电镜观察。

2结果

2.1年龄17~45岁,平均31.5岁,25~35岁80例(64%),40岁以上7例(5.6%)。

2.2症状有停经史123例,全部病例均有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96例,晕厥18例,后穹隆穿刺阳性121例,低热6例。

2.3生育情况未婚9例,已婚未育8例,有生育史108例。其中使用IUD18例(14%),均3年以上。输卵管结扎术11例(8.8%)。

2.4发生部位右输卵管74例,左输卵管51例。其中壶腹部60例,峡部23例,伞部23例,伞端14例,间质部最少,仅5例。

2.5误诊情况误诊为宫内孕而行人工流产术5例(4%)。

2.6临床类型急症型117例: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的急性出血期;慢性型8例:即陈旧性宫外孕,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病情渐趋稳定,其临床特点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阵发性腹痛、附件肿块及低热。

2.7病理观察

2.7.1巨检输卵管肿大,尤其中段膨大为著。表面暗红、粗糙、血管扩张充血,部分浆膜面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切面管腔内充以新鲜或陈旧血块及血液,其中能见绒毛者52例(42%),仅3例见完整胚胎;黏膜皱襞消失,结构模糊不清。部分为变形不规则组织。

2.7.2镜检本组在其管腔内容物或凝血块中均见绒毛并伴滋养叶细胞或蜕膜细胞。输卵管本身病变有:慢性非特异性炎75例(60%);结节性输卵管炎3例(2%);输卵管周围炎2例(16%);且多伴有明显扭曲与粘连;管壁子宫内膜异位1例;管壁脂肪组织浸润3例(2%);多侵及管壁纵肌层,易见于体型肥胖者。输卵管黏膜蜕膜反应差,其表面无尼氏层(Nitabuchlayer),少数病例尚见合体滋养细胞浸润管壁肌层。2.7.3电镜观察置IUD者输卵管黏膜上皮纤毛脱失,细胞器结构不清,仅见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痕迹;分泌细胞病变较重,核膜结构不清,顶浆分泌后的断端残破不平,内质网扩张、撕裂,线粒体空泡变性。

3讨论

本组尚见文献中较少提及的3例脂肪组织浸润管壁纵肌层和2例输卵管周围炎并伴明显扭曲与粘连的病例。上述病变可能影响肌肉收缩及管壁蠕动,使孕卵受阻于管内而受孕。

一般认为使用IUD引起异位妊娠的原因,与置器时间的长短及并发盆腔炎或输卵管炎有直接关系。Edelman[1]亦支持这一论点。本组使用IUD者异位妊娠发生率达14%,且随使用期限的延长,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加。但Ory[1]则持相反意见,认为从未用过IUD的妇女与使用者发生异位妊娠机会相等。最近亦有人认为[2],子宫内膜由于对IUD产生一种反应性介质逆流至输卵管而阻止孕卵的移植,也可通过前列腺素的作用使输卵管收缩过度而影响孕卵的移行。本组IUD病例输卵管黏膜电镜所见的损伤性变化,可能与使用IUD产生反应性介质或并发输卵管炎有关,由此也可影响其正常功能而致孕卵移行障碍。Chi[2]研究指出,所有绝育手术中异位妊娠率为6%~15%,本组为8.8%,与文献报道相符。其发生原因与绝育术后形成输卵管瘘管或再通有关,本组见瘘管形成6例(5%)。

本组除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9~12w)外,其余均为6~8w,常于停经后发生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而间质部妊娠的病例出血量多且伴组织碎片排出,这系输卵管间质部位于宫角肌壁内,其胎盘剥离后经宫腔随血排出。

近年国外学者对早孕妇女血、羊水标本检测雌二醇(E2)、孕酮(Pg)、泌乳素(PRL)、hcG、妊娠β1特异性球蛋白(SP1)等,以分析早期胎盘的发育状况。Quillaume[2]比较100例宫外孕和69例宫内孕,认为血E2、hcG水平下降以及PRL升高提示异位妊娠的可能。Barmea[3]比较38例异位妊娠后亦支持上述观点,并发现E2和Pg可低于正常妊娠50%。Wolf[4]认为E2和CA125水平下降不仅提示异位妊娠,如伴Pg下降可有预报先兆流产的意义。因此,提出假说:异位妊娠的绒毛生长及其供血环境,不利于hcG和性激素生理代谢环的活跃分泌,而由垂体和蜕膜组织分泌的PRL在妊娠凋落时仍有节段性滞后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品南,林晓华.输卵管妊娠临床病理研究.中华综合医学月刊,2004,2(3):251-252.

2石一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学研究进展.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4):196-199.

3TagJI,MooreJ,WalkerJJ.Ectopicpregnancy.BMJ,2000,320(4):916.

4GraczykowskiJW,SeriferDB.Diagnosisofacuteandpersistentectopicpregnancy.ClinObstetGynecol,1999,4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