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散文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23 11:24:00

导语:都市散文的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都市散文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苏州园林生命之静家常

摘要:赵践主要聚焦于苏州这个园林城市,和这个“黑白江南”的诗性文化气质相契合的散文,是都市中的怀乡梦,是对迷失在都市荒原中的现代人的心灵田园的寻找。作者在穿越时空的城市漫游中,在对生命之静的泼墨写意以及对“家常”的城市生活近距离的凝视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生命之根,力图内外两个世界的契合。从选材取景到表现的视角,作者都偏重于自我的认识和发现,对日常生命状态的沉思,从这个文化名城中读出更多的人性人情,更多的人生内涵。

自现代散文诞生以来,相对于乡土散文那种根深叶茂、明潮暗涌的势头,那种连绵不绝的浓郁的乡情乡韵来说,以城市为观照对象的散文则相对漂浮和零落,处于一种失忆般无以为据的迷茫状态而难成气候。似乎城市过于密集、现代的高层建筑过于繁复,浓艳的物质生活,紊乱了人们的视听感觉,堵塞了人们的心灵通道,只有一颗锐敏、沉静而博大的心灵,才能穿透这些迷障,抵达生活的根部,凸显生命形式的本然存在。

赵践,一个20世纪80年代初就闯入文坛,曾多次获得诸如庄重文学奖等桂冠的功底深厚的国家一级作家,一个不为任何潮流裹挟,却随时听从生命召唤的清淡素朴的家常女性,近十年来,从最热闹的小说世界里全身而退,平心静气地沉潜于散文创作。在一个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时代,她的温静淡雅的文字,经过漫长的人生积累和沉淀,像最柔弱无骨却无孔不入的水那样,以聆听的匍匐姿态,浸润在这个看似简单却又无限丰富玄妙的生命世界,一小盆花一小片阳光都因与生命相伴相随而绚烂得令人心悸、动容。在赵践笔下,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故而一切都是相通、能够彼此到达的,时间与空间,人与自然,历史与人生。一座城池,一片园林,一个湖泊,一只笼鸟,他们不是彼此隔膜、自在独立的世界,而是与人有着内在的隐秘关联,有着神奇的心灵沟通和精神往返。赵践给我们讲述的,正是这万事万物相遇相逢的故事。

相对于乡土散文作家那种挥之不去的乡村记忆,赵践始终注视的是她生活的城市,熟识的故园,她身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这种近距离的凝视中,找寻自己的生存、生命之根。哪怕是在故纸堆里翻检城市的历史与人的历史,也像淘金、考古那样,以绵密柔韧的文字,在一小块视域里精耕细作,坚执地要在城市生活的浮华人生里去寻找“田园”般的心灵风景线。从赵践获奖的散文集《小城志的一页》篇名里那些赫然醒目的“追忆”“守望”“泥土亲情”“尺半阳光”等字眼流露出的那样一种温情脉脉的情调,似可窥见到作者都市人生里难以释怀的乡土田园梦。

一、园林:生命之静

赵践的散文主要以苏州这个风格独异的文化名城为叙述空间,读解她的历史文化形象、地理人文景观、自然风物人情。作为一个经济和文化都异常发达的城市,苏州没有繁华、富丽、时尚等这些现代城市五光十色的流行色彩,相反,却是一个颇有点儿古朴、内敛的城市。因此,赵践聚焦于苏州的散文也就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都市散文,她和都市的情感是暧昧的,若即若离的,既不认同也不拒绝。就像苏州在城市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中,对自身“古老”的文化形象和身份的那种犹疑和困惑,既想迎合、汇入城市现代化的时尚风潮却又拒绝、坚守。更确切地说,赵践的散文是都市中的怀乡梦,是和苏州这个“黑白江南”的诗性文化气质相契合的,那平和细腻的文字,过滤了外在的喧嚣和浮华而深入了这个园林城市幽静的灵魂。

园林作为苏州的一个醒目标志,一种城市文化的重要表征,是赵践散文的一个主体审美意象,一个内在的凝聚点、生发点。在赵践之前,似乎还没有人如此体贴入微如此细密深情地解读过园林,如此深入骨髓地“以心灵、感觉来体会把握园林”那“宽大而又深邃的灵魂”①。那些几百上千年的古园,赵践笔下,竟是与我们的“某种人生体验、某种人生梦想神秘地相向暗合”②的敞开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古人活着的灵魂。

赵践的园林素描,重在人和园林之间最能产生心电感应的那些习焉不察的小景致。如一扇临园的小窗,却给你“身在一厅一堂一座湖石假山”的游人无法享有的独特的视野和重大发现,“窥视”到鼠鸟鱼虫等一些隐秘的居民在园中“大模大样”地活动,你会惊异于“素来印象中的小动物的胆怯、鬼祟,原来都是人类的侵扰、干涉逼迫出来的,在大自然中它们本应享有与人类同样的安闲、自由和尊严”。而一道园林的高门槛,在古代门阀士族门前的一装一拔之间、跨出跨进之间,见证了多少事态炎凉和人间悲喜,但对那些在“古园窄小的天地间团团转”,急于寻找“景点”,却不能平心静气地去体会园林的浮躁的现代游人来说,“古园没有可拔的门槛,也没有可供进去的门”③。赵践说,“懂得避,才能与古园相知相应”,那是要避开日益具有商业气氛的纷繁的白天,避开游人如织的节假日,避开热闹的花期和蠢动的人群,甚至避开导游口中有着传奇故事的经典景致,用“心”去感悟才得以进入的一种佳境,一种神遇。

“苏州园林最本质的特色也就是生命之静”,与生命之动的“迷乱狂热”相比,生命之静的别有洞天则是“摈除富贵气、浮华气、现代气”的“另外一种生存状态”。隐居于闹市之中的园林,怡然自得的存在,保持一份不为尘世纷扰的静谧与安宁,一份世外桃源般的梦幻与沉醉,类似于乡土散文作家笔下诗意的田园。在越来越逼仄的城市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里,它也就成为了城里人最后的身心栖息之地,精神的修养生息勃发之地,是城里人亲近大自然的一种梦幻形式:“园子里的一切景物都是为入梦安排的:尺水勺波以梦江湖大海,拳石掌峰以梦万仞高山”。那是“摆脱了心之役、形之羁后的一种彻底放松”④,是一种适性怡情的自在的生活态度和理想。赵践对城市园林孜孜不倦的寻访,竭力去发掘园林所蕴藏优美情感和高贵精神人格,从而摈弃重重规约下的现代人画地为牢的狭隘,追求一种包容一切的阔大的精神境界。

赵践不是一个浸淫于园林文化的隐逸者,她是能进能出的,既能赏玩园林的仙风道骨,也能规避园林对生命的吸附诱惑。她自觉地站在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交汇点上,去透视和反思园林以及城市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在《儿子不肯去园林》一文里,作者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不悦园林者——在父母软硬兼施下被挟持到园林的儿子,不堪博大精深的园林文化之重负的压抑的精神状态:“儿子垂头丧气地跟在我们后面,弓着腰一步一步地登上假山,又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地过九曲桥。这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分明是一个少年老头,或是一个少年囚犯”,“本来他以少年之心自然而然就能感触到的湖石、池水,突然一下子退得远远的,变成他再也无法亲近的古董、化石。”⑤在这里,园林,在人们有意无意的“文化”定位和形象包装下,竟然成了一种阻抑人亲近感受自然的文化壁垒和精神负累,从而压制了人的自然天性。在越来越远离自然的城市生活中,“真实”被各种虚幻的“文化”影像重叠掩映,身在其中的人则时常有被悬空的虚浮感。通过“儿子不肯去园林”的这一“反常”现象,作者对过于精致的园林文化,对人们不自觉地强加于园林的不正常的文化心理给予了令人警醒的反思:“小小的园林几千年来承载着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承载着一个理想王国,一个精神世界。它承载得起吗?”其实这也是作者在生活的虚实之间的自我辩诘。

二、旅人之心:在“动”、“静”之间

对生命的寻幽访胜的随笔式絮语中,赵践的散文流露出一种人到中年的那种内心的清幽、安宁和祥和。然而,一路上你却无法如她那样心平气和,猝不及防的你就被掀动起来了,不时地闪现出一些意外的“惊扰”。说到底,赵践是在动中求静,或者说是以静制动,她那平和、闲散的文调后面依然是一颗藏匿不住的不安分的心,或者说正是因为作者内心的动荡纷扰、狂野不羁,才在文字里有一份对宁静的特别追求。正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要在寂静的满月的夜里,去看看“日日走过的荷塘”,希冀有另一番的光景和心情。赵践的散文一方面是沉静、多思的中年人生体验,另一方面却又不时为少年的激情所裹挟,故而时常呈现出“动”与“静”这两种二元对立、相生相成的生命状态,就像《旧时老周庄》里提到的乡下人称为“显湖”的湖泊,通常状态下,它们都“安静本分地平躺着,但一到特殊情况它们也会像山体似的霍然站立”,“不声不响地欠身而起,仿佛要去够着越飞越近的乌云,天边就像撑起一面阴郁的巨大镜子。”⑥“动”、“静”之间这种大幅度的切换本身,其实也是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活跃的生命感觉的最直接的表现。

在城市旅游业日益发达的今天,“戴着太阳镜、涂着防晒油、更带着心灵上重重枷锁的现代人”不惜时间、金钱和精力四处寻找“风景”,追逐奇山异水,然而却无法与山水风物在彼此观望中相互欣悦爱抚。赵践始终以一颗亲近自然的赤子之心去取景,赵践对自然景物的状写,在内心的祥和、宁静里,处处是自然景观与作者的心性相契合。她认为,“山水不在有名无名,只在是否有灵,也即是说能否亲近、能否感应”⑦。在《九真山写真》里,老湖的“静”吞没了狂风暴雨,一切外在的喧嚣在老湖面前都偃旗息鼓了:“驱赶我下山的,在我脚踝边急促地泛泡沫的雨水一到湖岸就无声无息地被岸草吸收,我的心一下子掉了下去,掉进湖上那深坛子一般的宁静中”,作者以老湖的那种“非外部喧嚣能够侵扰”,“也非内部力量能够打破”的“含蓄、沉静”,以那种“遗世独立般的美,无人领略的美”来映照自己理想中的独立人格和纯美的生命感受,渗透着一股内在的精神人格的力量。

赵践对城市的打量端望也并非静物写生,不是智者般超然物外地静观天地万物,而是以一颗敞开的旅人之心,处处以人在旅途的抒情意象和视角,去观照家居的城市。在家居的散文作家心里,行旅是充满了诱惑的,渴望旅途的“奇遇”,渴望沉寂的心灵被激活,灰暗的生命被突然照亮,如《一个独自享有的旅途奇迹》中,“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一座从未见过的房子,居然会使我产生一种骨肉至深的情感,记忆中那组沉潜的密码被奇妙地触动?”哪怕没有这样实在的旅途,心也在一次次的出发。“船是下水的房屋,而房屋是泊岸的船吗?老屋是被时光被流水冲刷到岸边的黑色船骸吗?”⑧出发和回归作为一组由此及彼的情绪和心理意象,一种永恒的生命状态,在赵践散文里同样具有诱惑。

三、“俗”中真味

深得“俗”中真味的张爱玲在城市的“市声”中寻找到了人生的安稳和踏实,赵践则在苏州这座地域文化浓厚的古城里寻找到了类似乡土田园般亲切的“家常”感。赵践毫不讳言道:苏州是个很“家常”的城市。难道说,这样一种“家常”的文化定位和意蕴,是作者,也是这个城市对生活的理解?是作者和这个城市在逝水流年中力图抓住的真实?

在通常的认知中,知识,或者说,更主要是书本知识,似乎天然地构成了文化这一概念的核心主旨,而日常世俗生活却被理所当然地排除在了有“知识”的文人雅士们长期把玩把持的“文化”门槛之外,最能体现出文化品性的来自生活本身的声音被推置到了幕后。这里面存在着由来已久的对文化以及知识分子、文人等相关概念的模糊和混淆,对文化的这一误读,把无限生动丰富的文化内涵狭隘化、书本化、凝固化,也是导致以文化代言人身份存在的文人们在文化角色上的这种自我封闭而引发的心理和精神病态。事实上,文化以其对日常生活世界极强的依附性和渗透力,是一个不断生长融合的物质和精神的双向合成过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外在于生活的观念性的既定想象,只有在个人生命体验的意义上被感知,文化才能获取自身的生存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一时的历史文化散文,发展到后来就有些凌空蹈虚了,面对书本和历史高谈阔论,却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面前失语。

赵践对宽广深厚的生活世界是积极介入的,一方面,她的散文具有心象世界的诗意和空灵,富有心灵性和情感性,另一方面,或者说,更主要的方面,她是面向具体而微的生活世界的,从不拘谨于自我内心和个人狭小的天地。而且小说家的出身,使她的散文在面对具体的人和事时,叙写从容淡定,具有坚实的人生内涵,更能显出生活的质感和厚实。尽管是以苏州这个“文化”名城作为抒情写意的基点,但相对于余秋雨宏大的历史时空建构下对文化生命的感悟,赵践则是基于文化的家常性和广泛包容性,尽可能地往“小”里延伸,不在文化上做一些大而空的玄奥文章。她说,“人一生渴望奇遇,渴望轰轰烈烈、不同凡响的业绩,然而却常常是一盆花,一盆时常为你疏懒因而总是半死不活的花,或者是一只鸟,一只你时而喜欢时而嫌弃的鸟,伴你度过生命而你并不自知。”⑨正是这样一种平常心态和人间情怀,使赵践的视线总是牵扯着身边那些凡人俗事,捕捉那些与小老百姓的日常生命状态息息相关的细枝末节,从文化的现实性、人间性和平民化中寻找新的人生支点和生命依托,赋予文化更多的亲近凡俗人生的生命内涵,正如刘亮程所言:“展现博大与深远的可能是一颗朴素细微的心灵,那些存在于角落不被人留意的琐屑事物,或许藏着生存的全部意义。”⑩

赵践以一颗“家常”之心去品读生活,去发现日常世俗之美,对卑微渺小的个体生命,充满了母爱般的体贴、关怀和怜爱,对民间自在自然的生命形态和人生形式,深怀着由衷的亲近喜爱之情,甚至连小镇的神佛,也像是“人类的神通广大的亲戚,热心肠的邻居”{11}。在《民俗的力量》中,那熙熙攘攘的“轧神仙”的花市庙会竟成了一个“巨大的生命场”,“人们互换着生命信息,追求着生命认同”,也最终使作者由一个沉思者的格格不入到融入其中的真实的感动,这“意外收获”使作者突然悟到自己过去耽于玄思冥想的生命像一只“垃圾桶”,收藏“破破烂烂的记忆,死水沼泽中冒泡般的感喟”,而“这街上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渺小的愿望都比我来的真实来的自然因而也就更值得尊重值得理解”。显然,感染并打动作者的,是那样一种裹挟人的沸腾的生命气息和强盛的生存欲望。中国自古就有“大隐隐于市”这样辩证、深刻的生命哲学,书斋里缺少充足的生活阳光的照射,没有维生素的合成,使文人的自我生命形象的呈现常常是苍白、虚弱的,单方面地逃离世俗人生的芜杂喧嚣,并不能够一劳永逸地获得内心的宁静。作者由对民间世俗文化的认同而引发了对文人自我生命价值的反思。

赵践的散文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的虔诚和感激,对大自然“泥土亲情”般的每一份赐予,都倍加珍惜爱护。如对那穿越城市重重建筑物的壁障,勉强挤进屋来的“尺半阳光”,都有着如饥似渴的期待和欣喜,尽管有时候那只是“手掌般一块小小光斑,有些惊悸不安、闪烁不定,随时抽身出逃的样子——它只是附近高楼上某块窗玻璃的反光,并没有热量,但它立时让屋子生出喜气”{12}。然而,城市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失调紊乱,现代文明的种种顽症,引起了作者深切的关怀和忧虑。以生存环境日趋恶劣的鸟类为主角的姊妹篇《候鸟飞越城市》和《笼鸟之城》,其实是暗喻人类自身危机四伏的生存状态。《笼鸟之城》是一篇文风活泼的小说化了的散文,作者一家从得鸟、养鸟到失鸟、寻鸟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读来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作为全家宠物的老八哥渴望与人交流,想方设法引起家人的重视,一旦得不到即时的回应,便像个孩子那样饱含怨气地连声怪叫;“怀着对树的柔情和渴望”,喜欢栖息在人的头顶上;认真地回应小贩寂寞而有些凄凉的叫卖声,在这种看似可笑的人鸟对话中,既是鸟的寂寞,也是人类自身的孤独和寂寞。尽管极通人性的老八哥对家人百般亲昵依恋,也以一个重要的家庭成员的身份备受全家宠爱,但它还是最终感应到“来自天空,来自大自然的永恒召唤”{13},从最初的赖笼发展到最后夺笼而逃,像个长大成人离家出走的孩子,回归了自然。与寄“人”篱下的笼鸟那被囚禁的可悲命运相对,飞越城市上空的候鸟,作为一种自由的象征,“远离人世的一切浮华、喧嚣和骚动,庄严地行进”,“昭示着自有超越人类狂妄和专制的更强大的东西,那便是自然的尊严和自由”{14},同时也是“窝塞”的“城”里人对挣脱自我和环境的束缚和围困的憧憬。作者始终以生命的眼光,去发现稀松平常的城市景观中隐含着的重大精神命题;在轻灵随和甚至幽默的叙述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那种朴实却真切的理解和关怀。

赵践聚焦于苏州这个园林城市的散文,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市之间的彼此塑造、相互寻找,“在古城漫步是很需要花费时间的,总有什么要牵扯你的脚步,总有什么想吸引你的视线,总有什么沉沉地攥住你——如果你碰巧又是一个极易接受暗示的人,一个极想寻找什么的人。”{15}作者不是以一个游客的身份,从外部去打量这座城市,而是作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城市自身肌体的一分子,从选材取景到表现的视角,都偏重于对自我的认识和发现,对日常生命状态的沉思,从这个文化名城中读出更多的人性人情,更多的人生内涵。但是作者也并没有因此而过分遁入内心,沉溺于完全封闭、局狭的主观自我的心灵世界,而是在穿越时空的城市漫游中寻求内外两个世界的契合,在哲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的融会贯通中,在处处是阻隔的人生里,执著而自信地缝合、构筑一个和谐圆融的城市镜像,既有出世的清幽安宁,也有入世的欢乐欢腾。

①赵践:《艮岳石》,《小城志的一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②④⑤赵践:《人和园林》,《小城志的一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第51页。

③赵践:《园林素描》,《小城志的一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第58页。

⑥{11}赵践:《旧时老周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第112页。

{7}赵践:《九真山写真》,《小城志的一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⑧赵践:《城中隐河》,《太阳》1997年第10期。

⑨{13}赵践:《笼鸟之城》,《小城志的一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10}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风中的院门》2001年版,第415页。

{12}赵践:《尺半阳光》,《小城志的一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8页。

{14}赵践:《候鸟飞越城市》,《小城志的一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第249页。

{15}赵践:《追忆昔日园林》,《小城志的一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