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创造性培养分析论文
时间:2022-07-10 05:10:00
导语:德育创造性培养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两年来,“创新”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对创新与教育的关系人们作了很多探讨,但在众多关于创新与教育关系的著述中,论及德育的很少。所以笔者认为,要给德育以应有的关注,要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
一、培养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
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的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培养、发展主体的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或者说现代德育应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为目标。
认识这个问题,可从创造性的本质说起。创造性是人在创造活动中的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特有的创造活动的特性。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就是类生活。这是创造生命的生活。生活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i]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就是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性活动与活动的创造性是密切联系着的。“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己本身看作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ii]而人也就在这种创造和改造活动中获得创造性,形成了类的特性,或者说也创造和改造了自己。人创造和改造外部世界与创造和改造自己是同一个过程。不过在概念上对“创造性活动”和“活动的创造性”还是应当作一些区分。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活动的创造性则是活动的特性也是主体的特性,是主体性的表现,具有主观性。人的创造性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化,创造性活动是创造性的外化。二者和德育都有着内在联系。
创造性活动是价值性范畴。创造性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社会性的体现,是创造性的外化。创造离不开社会对其所作的品质评价或价值判断。目前,心理学界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发明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说是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iii]所以创造性活动是“有价值的”的。创造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所以具有人生或文化价值。创造是“具有建设性,而非破坏性或衰退性的蜕化”[iv]“一个江洋大盗或许他有他为盗的创造力。他从小盗而成为大盗亦是人生一种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对己对人终无长期的价值,似可将之排出创造之外”。[v]可见,我们今天所言创造是从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社会发展而言的。因此,创造活动作为价值性活动,理应是道德教育关心的课题,培养创造性不能没有德育的参与。
创造性活动应当包括“道德的创造”或“道德文化的创造”。当下,人们论及创造性活动多指“知识的创造”或“技术的创新”。然而,21世纪,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包括道德观念、道德准则不断变化,原有的某些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有可能过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提出一些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例如在科学道德、信息道德、经济道德、网络道德、生态道德等领域特别需要具体的规范,在这些领域特别需要道德的创造。现代德育不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既有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是要指导受教育者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创造。
活动的创造性是具有多重属性的品质。创造性既是优良的精神品质(心理品质),劳动品质、学习品质,也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它表现在物质生产活动和各种精神活动领域。作为精神品质,包含着创造意识、创造的热情、创造的意志等精神因素,创造是“智情意三者前所未有的表现”,[vi]它对于我们在各个领域做出优异的成绩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发明家的重大科学发现或创造发明,都是他们充分发挥了开拓创新精神取得的成果。科学劳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创造性。创造性又是一种学习品质。创造性学习是对继承性或维持性学习的挑战,是真正的“学习革命”,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的能力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作为一种价值范畴,也是一种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的道德生活中,必须学会创造。这在下面我们分析创造性的心理结构时,再予以说明。
活动的创造性是人的类特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这种类特性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说:“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对他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副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vii]这里的关键是“有意识”。“有意识的生活活动”使“人”成为人。亦如卡西尔所言:“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viii]
现代德育是以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为基础,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中心,进而促进社会的现代化的德育。现代德育必然要反映现代社会中人自身德性发展的要求、反映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把培养创造性纳入德育目标、内容,要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或培养道德主体的创造性为己任。德育的转型就是要从禁锢人的头脑、抑制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灌输性德育,转向开放性的、激发人的自主创造潜能的发展性德育。
二、德育在培养主体创造性方面的任务
主体创造性发展的价值引导是德育的首要任务。创造性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我们要有效地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又使人们的聪明才智用到对人类、对社会有价值的创造中去,不做对人类、对社会没有意义的事,更不能做对人类、对社会有害的事。2000年8月5日,在接见六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充分肯定了知识创新的巨大作用,同时强调指出:21世纪科技伦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国内有学者提出,创新人才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共同特质是:“应有着多元的价值观、注重自我实现的人生观、民主化的政治观、强烈的竞争意识、紧迫的危机感、开放灵活的处事态度。换言之,创新人才不应有单一的价值标准,不以个人利益和需要的获得与满足为人生理想,不以极端的权力为政治追求,不拖沓,不懒散,不麻木,不呆板,不自我封闭。”[ix]因此,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过程中,必须坚持价值观的引导,以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影响青少年,培养他们关爱人类、关心自然界的品质。
在培养创造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德育承担着特别重要的任务。创新精神包括开拓进取精神、求真精神、探索精神、挑战精神、冒险精神、负责精神、献身精神等等。进入21世纪,在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特别需要这样的开拓创新的精神。如同贝弗里奇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创造者应有的开拓品格是:“事业心和进取心;随时准备以自己的才智迎战并克服困难的精神状态;冒险精神;对现有知识和流行的观念的不满足;以及急于试验自己判断力的迫切心情。”[x]培养这样一些精神,是很复杂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对此,《学会生存》一书说得非常好:“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xi]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增强自己的创造意识,坚定自己的创造志向,具有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的欲望。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无事业心、无责任感、无使命感、消极被动的精神状态,决不可能有什么创新可言。
培养创造感,德育有着自己的优势。因为德育是人的思想情感交流、沟通的过程,它的一个特定目标就是要培养情感方面的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称作创造感,“生产革新者、发明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教师、运动员、象棋手、作曲家等等都有创造感”。[xii]由于创造过程的进行和创造活动的成功,可能产生安慰感、愉悦感,以及精神振奋、欢欣鼓舞等积极的情感体验。贝弗里奇在描述了科学发现中所可能产生的创造感:科学上的新发现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它产生一种巨大的感情上的鼓舞和极大的幸福与满足。不仅是新事实的发现,而且对一些普遍规律的突然领悟,都能造成同样狂喜的情感。正如克鲁泡特金所写:‘一个人只要一生中体验过一次科学创造的欢乐,就会终身难忘。’”[xiii]当然,创造感也包括一些消极的情感。例如,当创造活动遇到挫折、困难、失败时,也会产生失望、紧张、不安、沮丧等各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强大动力。俄国科学家包特金叙说自己的创造热情道:“新颖的工作方法、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工作本身的教育意义是那样吸引了我,使我从早到晚与青蛙打交道……。我几乎忘记了生活中的一切。”[xiv]培养创造感,要重视体验学习。而体验学习主要应当通过各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行,对学生而言,就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反思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体会自己对待活动的情感态度。
创造性活动也是高度复杂的意志活动,德育要帮助、指导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包括目的性、独立性、坚持性、耐挫性等意志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明确的目的是首要的意志品质。独立性就是要不屈从多数人的压力、敢于冒犯权威的见解、不受既有理论的束缚、不受成规的暗示。坚持性就是能够长时间地、毫不懈怠地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处理好创造活动与生活、娱乐的关系。在创造性活动中,耐挫性就是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有这些意志品质的养成,既需要进行心理教育,又需要依靠道德教育,依靠实践的锤炼。
三、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做贡献
1.改变我们的德育及整个教育的行为,建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德育。
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儿童观或学生观,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能。30年代末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创办的育才学校里开展了“育才创造年活动”,1943年,他发表了《创造宣言》,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xv]
其次要全面地看待学生。日常把语、数或理、化等成绩不好的学生叫“差生”,这是极其片面而有害的。加德纳的研究认为:人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这七种智能同等重要”。七种智能都是“生命的心理潜能”,都应当开发。又说,“每个成年人只有一种智能可达到辉煌的境界”,“每个人的身体本身都具有非凡的创造性”,[xvi]如果把一个语、数成绩不好但爱好体育的学生叫做“差生”,那为什么不把一个身体运动智能差,仅语、数成绩好的学生叫“差生”呢?又为什么不把那个数、理好,但不善交往、自我认识差的叫做“差生”呢?这公平吗?在衡量品德问题上更难以说清楚什么叫“差”。一本《美国教育学基础》中曾指出:“能够被认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常常被他们的教师看作是不努力,无进取心,不能令人满意的学生。”[xvii]而有一些所谓“调皮”、“淘气”的学生品质并不坏,却往往是创造潜能高的。这类学生常常精力很旺盛,爱动、爱捣乱,应当引导他们把精力用到正道上来,给他们运用和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差生”的说法,是一种社会标定。被标定为“差生”的学生,往往丧失自尊、自信,走向自暴、自弃,真的向着差的方面发展。而如果教师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正确地引导、积极地鼓励他们,就会促进他们的发展,表现出积极的“罗森塔尔效应”。
2.把培养创造性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
创造性人格包括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心理学说,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创造性、创造精神是创造性人格的本质方面,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以及对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教育的根本。进行一些思维创造技法训练、传授一些具体的创造方法,也可能暂时显示一些效果,但是不能舍本求末,抓住了枝节,丢掉了根本。这可能与理论上的误导有关,即误以为创造性就是创造力,创造力就是智力,智力就是思维能力,于是满足于搞些思维训练和小发明、小制作。创造性是人格内在的整体性特征,如果忽视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从长远说或从根本上说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要培养创造性人格就要培养各种创造性人格特征。这方面国内外都有很多的研究。例如吉而福特的研究认为,创造性人格特征有八个方面,其中除智力因素外,如自觉性和独立性、求知欲、好奇心、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兴趣、幽默、意志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又如麦金农对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共400人的研究表明50%以上的人都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品质:智力、独创性、坦率、直觉性、理论和美学兴趣、掌握造就命运的感觉。不同领域内的人才,其人格特点又有所不同。国外的许多学者分别研究了不同领域创造者的人格特性如艺术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建筑家的人格特性,其中包含了许多智力品质,但更多的是情感、意志、性格方面的品质。我国学者王极盛研究了学部委员们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他经过大量的资料分析,认为创造性人格中的非智力因素有情绪、兴趣、意志、性格四大类52种。他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发挥创造性作用大的因素,前五位是事业心、进取心、兴趣、勤奋、求知欲;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创造性的人格因素发挥作用大的前五位是事业心、进取心、求知欲、勤奋、意志。[xviii]在人格特性中也有一些不利于发挥创造性的因素,较突出的如从众性、褊狭性、刻板性等。培养创造性人格应该包括形成和发展人格结构中那些积极的、有利于创造才能发挥的因素;防止和克服消极的、妨碍创造才能发挥的因素。
3.解放儿童的创造性,德育自身应是解放的。
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任何人。”《学会生存》一书提出“教育即解放”,“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xix]早在1944年,陶行知先生就呼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xx]他针对固有的迷信、成见、不准小孩自由活动、不准小孩提问、用频繁的考试占满儿童的时间,等等,提出了“六大解放”。这些对德育培养创造性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是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因此,现代德育应是解放的德育。
解放儿童创造性的德育自身应是富有创造性的。创造性的德育革除传统模式中的陈腐的、僵化的东西,创造和运用先进的德育思想、德育内容、新颖的方法技术和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如果德育自身是有创造性的,就会是富有魅力的,就会创造出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为了改进我们的德育,提出以下建议和设想。
(1)解放的德育,其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和谐的、合作的关系,即“我?你”对话关系。解放的德育不是道德权威对受教育者的道德驯化,而是在教育者的组织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正如保罗?弗雷尔在其《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一书中所指出的:“在驯化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总是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的‘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应当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这是一个往来不绝的连续过程。这是一个谦逊的和创造性的运动,在这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必须参加。”[xxi]
(2)解放的德育要求形成友善的、宽容的集体氛围。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培养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友善的、宽容的、鼓励创造性的集体氛围,学生有“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xxii]是学生创造性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性的成长、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
(3)解放的德育,其实施方式是生动活泼的。
它不是物化的、模式化的,而是人格化、多样化的德育。学生是人,不是物;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装“美德”的口袋,学生是精神主体,是道德的主体,是有思想感情的人。教育不是物的标准件生产,也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教育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过程。解放的德育实行人格化的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实现《学会生存》一书提出的教育理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生活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xxiii]
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德育。在开放中吸纳新的时代精神,锻炼受教育者的思维批判力、道德选择能力、创新能力。
它不是只重视道德认知,忽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而是道德的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创造性不仅仅有智的因素,尤其是要有创造的精神,包括创造感、创造的热情和创造的意志。解放的德育不是单纯的说理教育,而是把理性的传授和指导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学习、形式活泼的道德践履结合起来的德育,是完整的德育,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德育。
它不是保姆式,而是自主式的德育。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它对学生放手,它相信学生的能力。它吸取少先队、共青团富有创造性的雏鹰行动、手拉手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的丰富经验,它让学生自己去践行、去体验、去创造。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xxiv]祝愿我们的老师们在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 上一篇:市政法队伍训练大会上的讲话
- 下一篇:市政协论坛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