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生机制发展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10 02:43:00

导语:学校内生机制发展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内生机制发展管理论文

要正确地认识政府下放办学自主权,就应把它与构建中国学校发展的新的机制联系起来。中国学校发展的新的机制应该是学校内生机制。学校内生机制应由内生动力机制、内生运行机制和内生制衡机制三部分组成。本文探讨的是构建中国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的有关问题,这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其重要价值。

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中国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

1、计划经济体制实际给中国学校带来了发生老化机制

(1)学校发生老化机制是由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特点要求的学校办学无自主权所造成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完全属于隶属关系。通过这种隶属关系,使学校获得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全部资源,例如,经费的拨给、师资的配备、生源的招进、基建的设施、设备的添置,以及其他各种资源。正是由于这种统一体制下的隶属关系,学校只能作为一种有责无权的主体。其功能与职责只能是如何处置已定的各种教育资源。学校即便有主动配置教育资源的愿望和可能,也缺乏实际占有资源和以适当途径参与社会关于物质交换方面的机会,以致造成学校属于静态的封闭系统。当然,我们所说的学校属于静态封闭系统,并非指学校中一切都是静止和封闭的,而是指学校内部的状态是不变的,学校不能与环境发生物质等方面的交流。学校系统中各子系统间虽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但这种交换处于平衡状态。

(2)学校发生老化机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所造成的。

我国由解放后至七十年代末,教育资源虽然由国家统一负责配置,但是国家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我国以占世界教育总投入的0.43%的经费,却承担着世界教育规模的20%的任务,基础教育生均投入只有世界水平的1/25。由此可见,学校只依赖国家的教育资源投入根本不能适应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学校实际上完全陷入了困境。所以说,计划经济体制实际给学校带来了发生老化机制,主要表现在:学校系统功效的明显减退;学校发展速度缓慢、停止、甚至萎缩。

必须指出,计划经济体制给中国学校带来了发生老化机制,除了国家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这一重要原因外,主要还是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这一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只要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对解决教育资源亏缺又束手无策,就一定会发生老化机制,这不是阶段性的局部问题,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正因如此,我们应增强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办学模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为中国学校发展建立了内生动力机制

(1)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使学校由无权的责任主体逐渐转变为有一定权力的办学主体。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资源完全由国家控制的局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方面表现在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渐扩大。办学自主权内容目前主要包括:学校有权在国家有关法规规定下聘用或拒用教职工,有权自主使用各种渠道获得的教育资源,确定内部工资水平、标准和工资分配方案,有权同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各种互助合作关系等等。普通中小学在《义务教育法》规定范围内有权根据本校师资条件及各种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本校教学计划,选择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有权向有关学校推荐,保送优秀毕业生等等。职业技术学校将有权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专业设置、修业年限、教学内容、自编教材等等,并有权在国家有关规定范围内自行决定招生数量、收费标准等等。高等学校有权自行决定为社会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有权在国家法规规定范围内调整本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有权选编教科书,有权独立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等,当然,我们所说的办学自主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之下,学校自主地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需求作出如何办学的决策。自主办学与宏观调控是政府与学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新关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是两者共存机制才使政府控制与学校自主办学处于一个合适的状态,推动整个教育管理机制正常运行。

(2)有一定权力的办学主体使学校由他组织逐渐转变为自组织。

所谓自组织“表示系统的运动是自发地、不受特定外来干预地进行的,其自发运动是以系统内部的矛盾为根据,以系统的环境为条件的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的交叉作用的结果。”①这种主要依靠学校内部及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发展,就是学校组织的目的或目标,在既定的环境中,学校系统在目的点或目的环上才是稳定的,离开了目的点或目的环,系统就不稳定,系统自己总是要拖到目的点或目的环上才罢休,这就是说自组织具有很强的指向优化的内生性。因此,无论在任何环境或条件下,它都能根据组织的目的点或目的环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使组织具有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功能。必须强调,自主权乃是校长等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的前提。人只有在自由状态下才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权使校长等能够确认自己的主体地位,觉得自己比较自由,把活动看作是自己的活动而焕发出极大的热情,增强成就意识,精心考虑自己的情境,计算和权衡活动的后果。自主权强化了校长等办学的自信、自主和自强。

(3)办学自主权确立和巩固了校长在学校中的领导地位。

我们还有必要对办学自主权力结构进行分析。办学自主权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决策权。在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下,学校领导根本没有决策权,但决策是直接关系着学校工作和事业的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前提和基矗拥有在国家政策法规范围内的学校工作的决策权至关重要。学校领导者在履行其各项职能时都离不开决策,都必须在决策的基础上进行。二是组织权。组织权就是学校领导根据学校事业或工作的需要,对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岗位分工和人员使用等等作出安排的权力。只要组织编制合理有效,学校内部合理分工,就能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服从于学校统一的目标和指挥。人们期望学校是干部、教职工利益共同体就有可能实现。三是指挥权。所谓学校领导的指挥权是指学校领导向其下属部门或个人下达命令或指示等,为实现决策、规划中规定的目标和任务而进行各项活动的权力。学校领导的指挥权是实施领导决策或规划、计划等的必要保障,如果没有这个保障,学校领导者便无法完成自己应有的职责和使命。四是人事权。人事权是对其下属人员具有选拔、录用、培养、教育、升降、调整、任免等权力。有了人事权,才能把下属人员的岗位、前途和待遇等和学校领导者的认识与态度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学校领导者强化自己的一种威严,这往往是保证和提高学校领导效能的重要基矗。五是奖惩权。奖惩权就是学校领导者根据其下属的功过表现,进行奖励与惩罚的权力。这是学校领导对其下属进行统辖的重要手段。六是控制权。学校领导不仅要指挥,而且要控制全局,通过及时地调整或协调,使校内各个部门、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步调一致地配合起来,以便顺利地完成任务,达到既定的目标。七是监督权。学校领导者不仅要进行决策、指挥、控制等,而且还必须进行检查监督。监督就是对已有的决策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等对下属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及时查明和纠正各种可能产生的偏差甚至错误,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4)办学自主权力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的学校发展机制。

政府将办学管理权一部分下放给学校领导以后,由于校长等是学校全部管理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是整个管理活动的自觉控制者,校长作为学校的“发动机”的功能有了空前的有利条件而可以大大发挥。有可能使学校逐步由静态的封闭系统转变成动态的开放系统。当学校不适应外界环境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时,为了维护学校自身的生存能力,学校可以改变其结构及行为方式而加以适应,学校可以按照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自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保持和扩大学校适应性和自身发展的空间。就是说,这样一种变化极大地强化了学校自我发展的期望,增强了学校自求发展的推动力。过去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学校管理的主导思想忽视了学校群体的“内因”及其作用,这是一大缺憾。现在则不同,具有一定办学自主权的学校领导为学校发展所思考的侧重点已不再是在“等、靠、要”的外部下功夫,而侧重于如何从群体内部下功夫,如何促使群体行为的合理化、积极化以及绩效的提高。诚然,不会也不应放弃对外部因素的努力,但这主要是通过内部条件的作用来争取外部条件被吸纳,争取闯入教育资源配置的队伍,争取在社会范围内以及在教育资源配置中有自己学校的一席之地。力争自己学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这样实际上也是不行的。因为,在一个比较完善的体制中,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必然是对等的、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给予校长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也就要求校长等人对学校本身的自我存在和自我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学校有了更大的自由,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5)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的界定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所谓内生机制,就是学校领导在国家政策法规宏观调控的范围内和在国家承担义务进行必要投入的前提下,办学自主、责任自负、条件自创、发展自求的机制。必须指出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已不同于计划经济时的调控,已由直接的、预定的、事无巨细的干预变为间接的、方向性的、宏观式的干预。只有国家承认了发展规律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学校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内生空间。

内生动力机制是指学校自求发展赖以进行的基本原理以及反映这些原理的各种发展政策、制度、措施等构成的体系及其所体现的发展控制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包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学校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领导班子校长组阁制、校长职级制、校长工作民主评议考核制、教职员聘任制、发展校办经济厂长责任制等都是学校发展内生动力机制的载体的组成部分。随着办学自主权的逐渐扩大,这些载体的活力将进一步强化和激发起来,以至逐渐形成上述学校发展的一种新的机制。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应由三个部分组成,这就是:物质动力机制、精神动力机制和信息动力机制。

学校发展的内生物质动力机制已不再是单一的国家投入型,而是国家投入、社会教育资源可入和学校自筹补入相结合的复合型,是有形投入与无形投入的结合型,是开源节流的挖潜型,是着重提高投入效益的效益型,是显形投入与潜形投入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型,是目标均衡但过程非均衡的相对非均衡型。学校发展的内生精神动力机制是政治导向力、文化导向力、道德风气导向力、个体间相互影响力与利益驱动力的聚合以形成特定的学校文化力或精神价值观。衡量内生精神动力机制的标准应是全员自觉忠于职责、致力于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自觉管理、融洽的人际关系和遇事的自我调节等。

此外,强调利益驱动前精神动力的领先性、一贯性和连续性,强调奉献精神。学校发展内生信息动力有其相对独立性,是其他动力所不能代替的。如今,学校自求发展,没有信息的传递是不可设想的,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革命将成为主宰现代社会的力量。信息社会实质上是信息价值越来越高的社会,信息的社会作用就在于其增值价值。未来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信息的竞争。提高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提高掌握、传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从外部来的信息多了,知道了自己的落后,从而发愤图强,急起直追。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也是如此,信息愈能主动占有就愈有办学动力。目前,尽管我国学校发展的内生物质动力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的任务十分突出和急迫,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或淡化学校发展的内生精神动力机制和信息动力机制。否则,既失去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特色,又将导致学校教育不能按“三个面向”去发展。实际上我们要想强化学校发展内生物质动力机制,就必须同时重视强化学校发展内生精神动力机制和信息动力机制。因为没有坚强的精神动力机制,人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任何关系学校发展的物质需要问题都将不能很好解决;没有信息动力机制,即使学校干部和教职工有巨大的积极性和振兴发展学校的热情,但因信息不灵而大量失去发展机会。所以,学校发展内生机制的三个部分的完整性、同步性绝不能人为地破坏。

二、校长领导方式的调适与中国学校发展的内生运行机制

1、校长领导方式对实现自求发展的办学目标的重要作用

校长办学目标是把构成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观念、目标、组织、人员、士气、信息、财物、时间、环境等基本要素集合起来,进行合理优化组合,使之变成有组织、有系统的状态充分发挥各要素之间的积极相关作用,以最小的代价,去争取最大的办学效益,更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

为要实现上述各种目标,校长就必须要采取一种领导方式,而这种领导方式是出于校长对于手中自主权力认识并要为这种权力目标服务而产生的,不是校长任何行为或任何领导方式所能起作用的。这就是说,校长必须要采取基于对办学自主权的认识理解并适合办学自主权特点需要的运用权力的新的行为方式,即适应性的领导方式。由此可知,校长实现办学自主权的目标必须通过校长领导方式这个中介,没有这个中介或不适宜的中介都将影响办学自主权的运行与目标实现。必须承认这是建立学校发展的内生运行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内生运行机制是指学校在自求发展过程中校长等领导成员与教职工之间相互联系的满意联结关系及其运转方式。校长领导方式是实现校长领导职能的保证,是提高校长工作效能的重要条件,是实现校长领导目标的桥梁。

2、校长领导方式调适的背景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校领导体制有四个特点:一是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培养规格、招生考试等方面,都是全国统一规定,各校统一执行;二是集权,教学怎么搞、学校怎么办,决定权都集中在教育行政部门手里,而作为办学实体的学校却无法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三是封闭,学校内部自成一体,缺少与社会的沟通和调节的机制;四是呆板,与此相适应的校长领导方式只能具有执行型的特点,形成十分严重的一切唯上的思维方式。校长的领导方式缺乏变革性、灵活性、自主性,这种严重的唯上压下外软内硬的领导方式若不变革,若不调适怎么适应改革开放走向民主化的今天?所以,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校长首先思想开放,领导方式首先要变革。我们知道,变革性总是优于僵化性,多样性总是优于单一性。如果我们继续试图以一种领导方式干到底,哪怕是最好的领导方式,结果也只能使校长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受到遏制,使其失去生命力。我们必须看到调适校长领导方式的问题,已不是校长个人选择不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改革问题,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一个关系学校能否改革深入的大问题。

3、校长领导方式调适的主要依据

教育管理哲学认为:“教育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变革活动。因为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要素是不断变化的,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人员状况等环境也是发展变化的。教育管理者要实现对客观对象的真正现实的管理,其管理目标和计划就要反映对象的变化,协调活动就要使教育系统内外因素的配合在变动中趋向合理,要不断通过信息反馈实现其动态控制,要根据教育系统变化了的情况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改变不合理的规章制度”②。这是强调应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不同的领导方式。当然,在运用权变理论领导方法时,校长要把握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要使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既要强调特殊性,但又不能强调得过份,自主不等于闹独立,不是否认普遍性,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对于上级指示,既不要离经叛道,又不要机械地执行,要结合校情区别不同情况加以变通处理,大胆创新,学习先进经验。

办学自主权扩大以后,校长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办学目标与个人目标如何整合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办学目标的制定与实现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强调;另一方面随着校长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学校成员的自主心理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强调。不整合这两个自主性及目标问题,将会在学校改革的新形势下出现混乱无序的老问题。这个问题靠权力是解决不了的。实践证明,校长只有高度重视心理投入才使这个问题能够获得解决。所谓心理投入就是干群每一个成员都以主人翁态势对待学校的事业。这种心理投入越高,办学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整合就越快越好,增强团结,增强内聚力,增强义务感和责任感。那么,怎样解决心理投入这个问题呢?这主要从校长调适其领导方式入手,只要校长领导方式具有变革性和适应性,心理投入的问题就一定有解决好的可能。

4、校长领导方式调适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校长领导方式调适是服从于并服务于学校发展整体目标的,所以,校长必须纵观更大的全局,以更高的视角来考察摆正自己学校在社会或大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弄准本校的实力实情,确定学校可持续发展方向。要正确处理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全过程和各个阶段的关系,使其把各个相互联系阶段有机地统一起来,实行学校发展的全过程领导,把实现校长自主办学的中长目标与当前目标正确地统一起来,正确地揭示整体特性规律和变化趋向,树立整体观念,力求达到学校全员心理投入与整体的优化。

(2)目标导向原则。学校发展的方向是由其正确的目标决定的,所以,校长应根据学校内部的实际情况及其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使整个学校活动向统一方向发展。正确地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和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对实现目标的全过程,进行各种调节控制,以消除管理诸因素之间的不和谐现象,消除管理过程各阶段各环节之间的不和谐现象,以及加强它们之间的配合能力,从而在向目标的挺进中达到和谐发展、健康发展之目的。

(3)动力导向原则。形成办学动力,这是校长办学责任的核心内容。因为没有强有力的动力制约因素,很难使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持续而有效地运行下去。值得注意的是,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三个动力要综合协调运用,特别要注意随着时间、地点、条件及心理要求的变化,三种动力的比重也要随之变化。校长要及时洞察和掌握这种变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辩证关系。

(4)灵活原则。校长领导艺术水平主要由其灵活性来决定。灵活,但要确实可靠,就是要有把握。灵活能够增大领导工作成果的可能性。灵活,就是要抓住时机,看准时机,当机立断。灵活,要注意准确性,否则下不了决心或不该下决心。灵活,要有坚定性,作为校长,指令发出,只要方向没错,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坚持下去。

(5)民主原则。办学自主权的另一重要内涵是加强民主。校长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之参与管理过程。群众参与是校长依靠说服疏导使其理解去影响学校成员,而不是仅仅依靠职权。在讨论中沟通认识,以求统一行动,在双边沟通,平等讨论协商中,校长的主张影响着教职工;教职工的认识、质疑和见解,又影响着校长,以修正错误,增强正确性和科学性。教职工由于自己的见解得到校长的尊重和采纳,又觉得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产生更大的积极性。(6)创新原则。没有创新,校长工作就失去适应性。创新,就是破旧立新,淘汰校长领导方式中的任何失效性成份,创造更加适应的领导方式。校长的任何领导方式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适应与不适应的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新的方面由小变大,旧的方面由大变小,而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一种新的领导方式或完善的领导方式就出现了。

三、校长权力制衡体系与中国学校发展的内生制衡机制

1、校长用权的内制衡体系

(1)预先制约。预先制约是对校长产生和用权之前的制约。要确保校长及其用权能体现学校成员对其进行选择的期望。(2)过程制约。过程制约的形式主要是监督和形成性评价。①有效监督。②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办法有五种,一是定性评价法:即对校长的述职报告中的工作情况做出概括化的评价。二是分段评价法:如对校长用权能力评价、用权态度评价、用权绩效评价等。三是分层评价法:即分为上级评价、同级评价、下级评价、群众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四是比较评价法:即与同类校长比较、与同一地区校长比较、过去和现在比较。五是重点评价法:即从校长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工作成效四项指标中对某项进行评价。(3)反馈强化制约。反馈制约也叫过后行动制约。就是在校长用权行为之后,用实际结果与用权制度要求或标准进行比较。

2、校长用权的自制衡体系

(1)用权行为要自律。校长要对自己用权的全部行为进行自觉的自我约束。要以党性原则自律,一切用权要代表学校的根本利益;要以公仆自律,处处以公仆身份来维护和创造学校整体的利益。(2)用权过程要章律。校长用权尤其是重大决策要坚持程序化、制度化、责任化,特别要带头执行领导班子制定的一系列制约性条例。(3)用权活动要明律。校长用权活动要公开化、扩大透明度,以利于更多的人加以监督。

3、强化制衡手段

(1)行政手段。上级领导部门对校长等人的用权以不同程度的否决权、决定权、审议权、裁决权、奖惩权等来制约其用权的不当。行政手段的单一性在于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指令只含有一个硬性方案,别无选择的余地,因而,行政手段的这一特点加强了它的制约力量。(2)聘任手段。上级主管部门有权根据有关规定解聘滥用职权的校长。它是以聘任协议书为依据,同样具有制约力。(3)经济手段。这是用经济利益的增减来调整校长等人不正当用权或取得用权显效的一种制约奖惩手段。它具有非强制性,是一种间接制约手段。(4)精神手段。它不是以强制服从为前提,而是通过思想教育、批评讨论、民意测验、公众舆论、榜样感召等方式,通过理论、道德、情感、民意、传统作风等作用,来影响校长用权行为。它是软制约,慢效果。但一旦生效,则特别持久。(5)法律手段。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用权行为规范来制约校长等人用权的一种手段。它具有预防性。总之,由行政手段、聘任手段、经济手段、精神手段和法律手段等构成的校长用权制约的手段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只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其效果才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校长用权的制衡体系所反映的实质是学校内部各种力量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不具有对抗性。只具有预防性、约束性和指导性。制衡体系反映的不仅是权力与意志的相互制约关系,而且是民主性的体现,又是民主权利的保障。校长权力制衡的目的不在于限制校长大胆行使办学自主权,而是限制其权力异化。

让我们以更加勇敢的新姿态来营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发展的新机制吧!

注释:【1】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2】黄兆龙《现代教育管理哲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1】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2】黄兆龙《现代教育管理哲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