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10 11:13:00
导语: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分析了高职教育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限制高职教育资源整体效益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高职教育资源优势的服务性教育理念。
关键词: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服务性教育
一
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事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总和。物力资源可以理解为包括直接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被称为教学资源,如教室、教学资料、实验实习基地等;而那些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各种资源被称为非教学资源,如校园环境、公共交通、生活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无形资源,也有人将其称为软资源,它包括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即品牌资源,学校长期积淀的文化资源,学校的制度资源,学校的办学特色资源。人力资源主要指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需求分化,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分化,政府大力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从高等教育资源中分到了自己的份额。
有专家认为通过8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经完成了规模的膨胀,基本的资源投入已经完成,现在是高职教育回馈社会的时候了。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规模膨胀仅仅表现在物力资源的快速增加,如新建的校舍,宽阔的校园,先进的实验实习基地,而大学之大绝非在于此。
我们把目前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第一、高职发展中的人力资源整合。尽管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岗位已近饱和,但师资队伍无论结构,层次都无法满足社会的期望以及高职教育实际的需求。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社会评价或者运行状况来看,高职教育的软资源仍然处在相当低的水平。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仍然处在相对弱小的地位。而相对丰厚的物力资源,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的限制,在不同层面被分割成相对封闭的区域,限制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第二、高职发展中的社会资源整合。高职教育办学主体集中在一定区域上,形成一个以大学为核心的,包括多种服务机构在内的,具有以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为整体功能,并具有一定环境特征的社区。基于服务社会这一理念,高职教育要发展,就要处理好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就要认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很多思想原则,诸如创新精神、“共赢”思想、“和”的境界,兼容并蓄的态度等等。
第三、高职教育体系内部资源共享与整合。教育内外部的状况促使高职教育资源通过整合实现新一轮的发展,而且这种整合不仅仅停留在高等教育内部,它包括与市场其它资源的互动和整合。我们在这里探讨服务型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资源整合问题,是希望寻找到一种新的机制,激活有限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完成高职教育无形资源的积聚,充分发挥高职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完成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全方位互动,实现它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二
限制现有高职教育资源整体效益的瓶颈又在哪里?我们认为:
首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探索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机制、途径的现实意义。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分析,自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都是在国家体系下建构的行政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层级的、重点的、划块的,由于受到原有的国家计划经济发展的制约,高校对教育资源的支配也就局限于行政体系,基本保证教育的体系内管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经济部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关系的直接性,决定了职业教育涉及的部门宽、受制约的因素多、受众范围广等特点,远比普通教育复杂。国家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教育与劳动就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政府和企业与学习者之间、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之间等等,都构成了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然而,现行体制却对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资源发展战略造成较大障碍。例如,国家层面上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有两大主要部门: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两家分别规划、分别管理。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体系和就业培训体系等等,均前后分属两个部门管,由于有些问题上难免有部门利益、各自立场和自我保护倾向,因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难以互认,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难以融通、课程内容难以衔接、职业学校资源和社会企业培训机构的资源难以共享。多头管理下的隶属关系,行业、企业、各级教育部门多头分散管理,分别计划、分别调整、重复办学,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很可能出现结构失调、增减失衡、资源不足或浪费等问题。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发文,正式建立“部际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应该说是管理体制和机制上一个不小的推进。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是这样规定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从国家到地方的沟通和协调得好的地方可以看出,有些地区职教调整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冲破了封闭割据的围墙,或是体制之外的其他有利因素,或是上一级领导的统筹力度使然。其次,从高职学校教学管理层面分析,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缺乏文化积淀,运行方式仍然是传承了普通高校的模式,因此存在着与普通高校同样的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问题。过细的条块分割,相对的封闭保守,限制了高职院校的整体效益。例如,我国学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专业同名的教研室)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与专业实体相关,在进行专业教师编制核定中,往往根据适当的生师比,由专业学生数推出专业应有的教师数,实验室设置也有类似问题。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关系的直接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主要受制于岗位需求,而非学科体系,必须保证专业的适度灵活性。因此,专业设置带来的制度缺陷,对高职类院校产生了更多的困扰。虽然一些学校通过在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以外,创立新的专业来适应岗位和职业迅猛发展,满足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的需要。但是创建一个正规的专业需要可观的人力和物力,如房屋、经费、师资、设备、行政人员等,需要件件落实。这样就使有限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进一步被分割,束缚。
还有,束缚主要来自僵化、封闭的管理体制,只有通过制度的创新,才能冲破樊篱。构建区域服务型教育体系,核心理念就是高等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服务型教育体系希望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超越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制度,创新高等教育专业、学科制度,打破传统的专业、学科分离的制度构架,建立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为载体,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途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平台。服务型体系的政府统筹机制打破了传统层级管理,在建立部际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要实质性地协调各个相关部门,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协调和落实,整体化推进资源共享。政府统筹和理顺机构,是解决分割和交叉管理的重要环节。
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职服务性教育体系抓住了上述问题的症结,从教育体系入手,突破资源整合,把以往静态的资源分配转化为动态的项目、基地、学科协作或者独立承办;把以往行政的分配体系转化为企业的、政府的、学校的、教师的协作共享;把原来的一级行政资源分配转化为多级的高校分配体系。
宁波市政府在建构服务型教育体系上,建立由教育局牵头,发改委、科技、财政、人事、经委、劳动保障和相关行业等部门参加的宁波市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或副秘书长召集。其职责是:统筹规划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和紧缺人才培养;确定专项资金分配原则;审定人才培养基地的验收结果;研究决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的重大事项。政府创新推动了原有的国家体系转化,政府宏观协调这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机制保障。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重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对于服务型教育体系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开放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是指最大限度地开放现有教育资源为社会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资源环境制度,就是要实现上述“两个最大限度”的资源配置模式。
服务型教育体系在资源整合上打破了以下制约因素:以基地共建打破原来的高校办学水平的硬件评价机制。不同的高校,教育部规定的评价体系也不一样。为了建立新的资源共享机制,服务性教育体系加大基地投入,全面建设共享性的产学研基地。基地逐年加大投入,形成资源共享的发展机制。“根据宁波市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和发展模式转换的需要,2006年至2010年期间,着重建设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模具、IT产业、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经管经贸、金融保险等10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服务型体系打破专业壁垒,以就业为导向,组合新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课程体系。通过5年左右的改革与建设,建成10个与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地方经济服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充分发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带头与辐射作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宁波市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全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上一篇:政府领导班子述职报告(县)
- 下一篇:看守所检察监督调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