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五大标准
时间:2022-03-25 05:59:00
导语: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五大标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1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
达到这样一个尺度表明学生的思维方法的特性。即自主性和个性。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是主动获取而不是被动获取。表现了学生主动学习、自己吸纳知识的过程。尤其在网络教育的环境中,学生这种自主性和个性,将跨越时空,由被动变主动,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热情。正如台湾一位学者说过: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用户的主动性得到空前扩展。“阅读”的过程充满了选择性。当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力,作为用户的学生就能在获取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并在图书馆传播者的指导下由用户自己建构。在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环境中,能选定并联通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学生就会在信息海洋中遨游。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还能考虑获取所需要信息的成本和利益。在考虑所需信息的可用性时,能够通过多渠道的方式来搜索信息,如图书馆图书借阅、异地使用资源、通过网络手段获取网上资源。这就是说,对所要获取的某种信息,用户会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去获取,最终决定取舍信息。
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的一方,要思索的是如何去挖掘学生素养的潜在能力,使用户在图书馆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其价值能力得以兑现。兑现是多元性的表现。因为学生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和参考程度是多元性的。如与指导教师交流某个课题;学生之间在课堂中讨论和最终确认的研究课题及其它信息需要;对课题的确认和理解归纳在反复执行过程中从探索一般信息源到课题熟悉程度的探索;对所探索认可的信息源使之条理化,并且对各种类型的信息其潜在的资源价值得到认同,如多媒体、数据库、网站、数据系统、声像、低价文本等。这种对信息选择和参考的多元性,正是用户信息利用能力的表现。
1.2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有效而又高效这意味着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关键的一点是能选用最适当的探究方法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能建构和完善有效的检索策略,运用各种方法检索在线信息或个人信息。在这样一个执行的过程中,学生个体的行为要有可行性的技术方法。它展示着学生个体的检索技术,也表现了用户的信息加工能力。作为用户,通过自己掌握的技术方法,在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环境中,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确定网上信息搜索的范围和重点,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搜集和获取,而且对所索取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组织和创新。
在用户与传播者双边能力互动中,作为图书馆用户的学生,要展示其获取文献或网络信息资源的效率,关键是其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当用户具备这种能力时,我们不禁要自问:图书馆人在这方面又如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双方都要面临的是人与计算机。图书馆是网上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承担着信息传播的重任,必须懂得怎样提供服务,如提供数据服务、数据查询、数据传递以及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因此,图书馆要重视人员和用户的培训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进行网络技术、网上资源利用、各类常用软件使用与服务的培训。通过浏览器下载资源,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用FTP进行文件的传输,下载网上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杂志,将下载资源归类、整理,使信息有序以提供良好的服务。如果用户的需求能力已经具备,加之信息员处理信息技巧有序,双方无障碍的提供与选择的合作,图书馆网上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将井然有序。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将真正实现共建、共知、共享的完美。
1.3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
这一标准展示了学生所选择的信息是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来获取的。这是学生具备信息分析能力的体现。也是信息素养核心能力的体现,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由计算机素质、图书馆素质以及批判性思维构成。具体表现在高效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吸收、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以及表达信息、创造使用信息的能力。能从所收集的信息中遴选出信息文本的中心思想,并能运用原始的标准来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在综述和评价信息当中具有创新理念。如写出高水平的信息文摘、构建新的假设所需要补充的信息、对新旧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等。
图书馆用户具备信息资源的分析能力,就能在信息资源的海洋中游刃有余。这表明在提供或者是获取的活动中人是主要的,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这是提供者和用户双方都不可缺少的。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去看,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不是纯粹的技术性服务,而是在网络环境下面对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有深度、研究级的信息服务。信息人员面对浩如烟海但鱼龙混珠的网上信息,就是要开发新技术去甄别、去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也应该建立更多的数据库、提供有序、有用的信息。再者,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最佳结合应当是人脑与电脑。人机结合实现两者互补,既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处理,也能进行信息的提炼加工。事实上,凝聚更多智力的信息产品更具有价值,更受用户欢迎,能对用户有更大帮助的是信息服务机构付出的智力劳动。
1.4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的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
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这表明学生用户已经显示出其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凸现,是在知识积累基础上创新的表现。它的效果在于能用一种组织内容并运用一种有利于目的的实现和有利于作品或表现形式的格式。比如学生用户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即将知识与技能整合,寻找信息、评价信息、对新旧信息进行整合
,选择一种有利于目的实现的表现形式,再将设计与信息交流、创新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展示学生个体创造性的一面,并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如学生的毕业论文、创作的作品、调查报告、综述、毕业设计、大纲等。
图书馆人的创新是在其现有的环境中实现的。一个先进的图书馆应当是拥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图书馆员的文化信息机构。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优秀的信息传播者应当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信息传播者当他在利用WWW技术开发各种数据库、根据读者的需求编制导航系统、建立特色数据库、利用最佳网点、最佳路线与方式帮助读者查询信息等一系列的服务时,其服务的过程也是创造和创新的过程,他的潜在能力也在实际发挥。
1.5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告法律
这一标准的关键是具备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要懂得与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道德、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并能遵守法律、规章制度和有关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的礼貌和网络行为规范。应当具备较为准确的判断力,如能判断和讨论基于纸介和电子文本环境下有关隐私和安全问题的讨论,懂得知识产权、版权和合法使用带有版权的资料。同理,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的用户也需要有信息道德意识。用户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是用户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较好地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才能使学生用户具有信息免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和信息腐蚀。
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机构,有必要思考的是:图书馆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服务过程中,怎样建立一个符合信息时代的信息伦理机制,使传播者和用户懂得如何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尊重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信息隐私、防止信息垃圾及信息污染,不传播不良信息等,这表明对传播者也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行为规范。
总之,在获取信息和信息加工、信息创新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用户和传播者的双边活动。用户和传播者在互动中双方的信息素养能力是相得益彰的。用户要求的提高,必将对信息传播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纵观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其精华在于: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获取与创新能力的凸现、强调公德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它归纳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能力的实际意义。这与目前我国学者对于21世纪高等教育学生提出的信息素养能力教育和培养观点是大致相同的,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信息素养标准,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在培养用户与传播者互动能力途径上下功夫。2贵州地区高校馆用户信息素养培养问题
针对贵州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现状,要培养和提高用户与传播者互动中双方的能力,笔者提出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尤其是对贵州地区高校图书馆人及用户。
2.1承担培养用户信息素养的重任,传播者要加大以能力为核心的继续教育
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者,在与用户提供和获取的互动中肩负着培养用户信息素养能力的重任。因此,加大以能力为核心的继续教育是能否胜任的关键。
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把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2002年7月8日,国家人事部部长张学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大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继续教育力度。能力建设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迫切需要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继续教育要围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来展开,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人际协调能力……”。
这些重要的讲话都表明了在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图书馆要加大以能力教育为核心的继续教育,要有计划地实行继续教育。专业人员能力培养,要在强调知识、原理、观念的基础上,重视吸纳、驾驭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获得意识的提升;在强化思维训练的同时,注重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岗位技能锻炼的同时,弥补未来职业生涯设计的不足。
总之,图书馆人的继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契机。传播者只有通过岗位培训、参加培训班学习、学术研讨会以及到高等院校学习和实习等不同的形式,提高自身素养,才能肩负起培养用户的重任。
2.2培养用户信息素养能力,需要图书馆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加强计算机教育的力度
图书馆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到图书馆来工作,逐步改变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较低的状况,尤其要引进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的人才。图书馆决策者要强化图书馆人的网络意识,尤其是在边远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传播者更要注重计算机应用教育,在了解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应用,从实际出发注重掌握其应用方法和技能。在懂得本专业领域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重大变化即2002年上半年开始实施新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一系列改革措施和计算机教育的新格局来看,表明计算机普及的第三次高潮已经来临。图书馆员接受计算机、网络化教育的培训、参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提高馆员信息素养发展的趋势。
2002年8月,贵州省举办了“全省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知识大赛”,这是一次普及计算机基础、推广计算机在图书馆应用的活动,也是贵州高校图书馆展示自己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次机会。这次活动使贵州高校图书馆人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在图书馆应用的重要性。
2.3高校图书馆重视和加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已迫在眉睫
贵州省有的高校图书馆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有的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每个学期的文献检索课比较零乱,也无教材,这样势必削弱了学生用户对文献需求的能力。从培养用户信息素养能力这点来看,任何一所高校图书馆、学校都应该将文献检索课正式纳入学校各专业的必修课,尤其在高年级。包括开课面、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都要有规划、有设计方案,并确定该课程的目标和目的。
笔者认为,文献检索课的内容要改变只注重介绍传统服务的文献检索内容,要增加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开发、加强用户的技术应用内容。除图书馆利用方法、文献基本分类科目、图书馆目录使用方法科目、视听设备使用方法、各种工具书使用法等外,还要增加的内容应有:(1)开设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讲授网上应用技术,开展Internet导航。(2)对网络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进行导航辅导。(3)书目指导、数据库检索方法和经验讲授、帮助用户制定多种数据库的检索策略。(4)对电子出版物的介绍和使用。(5)通过计算机与用户交互,提高用户理解和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等。文献检索课应从大学一年级起开设(一年级用户可采用讲座、选修课等形式)。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图书馆专业人才是文献检索课师资的首选。尤其是师范院校要加大信息教育的力度,信息化教育要渗透到各科教学。文献检索课的目的是重点培养用户对图书馆的利用能力,对媒体的认
知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运用网络的能力。
图书馆通过文献检索课教学、讲座、提供场所等多种方法对用户进行信息知识的教育,培养和提高用户信息素养能力,正体现了传播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精神,在与用户双边互动中肩负的培养重任。
【参考文献】
1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现代教育技术,2002(3)
2程亚男.图书馆服务新论.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0(10)
3刘兹恒,张久珍.对我国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0(7)
4熊川等.民族智商问题——中国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电脑报,2001-10-15
5董焱,刘兹恒.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6)
6刘梦溪.信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图书馆杂志,2002(10)
- 上一篇:加拿大图书馆事业发展
- 下一篇:我国教育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