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除湿汤治疗婴儿湿疹分析论文
时间:2022-03-02 10:43:00
导语:清热除湿汤治疗婴儿湿疹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所选85例均系我院门诊病例,患儿均为1岁内的婴儿。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龄<2个月5例,2~3个月28例,3~6个月19例,>6个月33例。病程<1周62例,1周~1个月11例,2~3个月8例,>6个月4例。病变部位发于头面部58例,肢体屈侧12例,泛发全身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和疗效标准》。
1.2治疗方法用清热除湿汤为主治疗(本方来源于北京中医院皮肤科)。基本方:龙胆草、白茅根、生地、大青叶、车前草、生石膏、黄芩、六一散。随症加减,便干者加重生地用量,同时也可加熟军;便溏者加茯苓、苍术、白术、生薏米;消化不良者加焦三仙、鸡内金;渗液多者加茯苓、苦参;痒甚者加白鲜皮、刺蒺藜;皮疹以头面为主者加蝉衣、野菊花,下肢重者加黄柏;血虚者可加当归、鸡血藤。头两煎分2次服,第三煎外洗,每日1剂。同时注意,用牛奶喂养的患儿,自己服用,药量较轻,用母乳喂养的患儿,母亲服药,药量同时也要加大,而且也可以随母亲的体质辨证施治,随证加减。
1.3结果
1.3.1疗程以服药2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1.3.2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经2个疗程治疗后,皮损及症状消失,无反复;显效:经2个疗程治疗后,皮损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后,皮损及症状无好转。
1.3.3治疗结果痊愈65例,占76.5%;好转12例,占14.1%;无效8例,占9.4%。总有效率为90.6%。
2典型病例
患儿,男,37天,母乳喂养。因头面部起疹1周,泛发全身3天就诊。1周前患儿满月,母亲高兴过食肥甘厚味,加之饮酒后喂哺婴儿,第二天后发现婴儿头面部散在红色丘疹,家长自认为是婴儿只是因热起疹,未在意。3天后,头面部皮疹增多,前胸及双下肢可见粟粒大小红色丘疹,遂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患儿营养中等,面红,颜面头部、前胸及双下肢可见粟粒大小红色疱疹,尤以头面部为主,部分有水疱,皮肤潮红,部分皮损露出鲜红色糜烂面,渗出液较多,呈黄色,有黄色痂皮,烦躁哭闹,纳可,二便可。同时检查患儿母亲,营养中等,精神可,纳可,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白厚,脉弦细。西医诊断为婴儿湿疹,中医诊断为奶癣。中医辨证为热重于湿,治法以清热为主兼以化湿,给予清热除湿汤去黄芩、六一散,加蝉衣、野菊花、熟军,水煎服日2次,母亲服用,每天2次,第三煎煎汤给婴儿外洗。服药2周后,头面部渗出液减少,前胸及双下肢皮疹消退,已不再哭闹。再服药2周后,前胸及双下肢已恢复正常皮肤,头面部渗出、皮损已逐渐消退。嘱其母亲及婴儿以后注意禁食辛辣,少食鱼虾等海鲜品,母亲禁饮酒。
3讨论
婴儿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体胖婴儿多发。婴儿湿疹在中医文献中称为胎、奶癣、胎风、胎赤等。《外科正宗》记载:“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久餐炙,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为奶癣,流脂成片,睡眠不安,瘙痒不绝”。《医宗金鉴》记载:“此证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有误用烫洗,皮肤其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本病多因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或因乳母过食辛辣食物,致使脾为湿热所困,运化失职,更兼婴儿为稚阳之体,元气未充,湿热之邪袭于腠理,则内外之湿热相搏结即成本病。急性湿疹红肿显著,产生针尖大小的丘疹和水疱,成群地局限于某一发病部位,边缘呈弥漫性,炎性继续发展时,水疱有时融合形成较大的疱,疱破后形成糜烂面,有或多或少的珠状渗液,浆液干燥后形成痂屑,如有继发感染则产生脓疱或脓液。分泌多时,可以从痂缝中流出,甚至将厚痂冲掉。久后炎症逐渐减轻,红肿减退,分泌物减少,丘疱疹不再发生,糜烂愈合,鳞屑消失而愈。部位病例由于不断搔抓,皮肤显著浸润变厚,形成或多或少的苔藓样变,急性湿疹已向慢性湿疹转化。一般认为,婴儿湿疹分三型,有热重于湿的,有湿重于热的,有湿热俱盛的。若湿热之邪与风邪相兼,则善行而数变,瘙痒明显,此伏彼起;若湿热化火,蒸腾津液,则又表现为溃疡流水;患处皮色鲜红,病深日久,病程迁延,湿郁化火,耗伤津血,以致血虚生风化燥,肤失濡养,则成为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湿疹[1~3]。
婴儿湿疹的治疗,首先应祛除病因。湿疹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乳母必须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少吃或不吃牛羊肉、鱼虾等。患儿穿着应以纯棉织品为宜,使娇嫩的皮肤免受不良刺激。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首选外用药,一类是类固醇霜剂,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一类是非皮质类固醇油膏、糊剂;如黄连膏、雷锌膏等。但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这两类药适合年长儿,如类固醇霜剂长期反复应用于婴儿,且应用面积大,时间久,大量吸收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轻者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重则引起全身性副作用;且不能防止复发[4]。油膏糊剂的透皮吸收较差,治标不治本,疗效也不尽如人意。而纯中医疗法,内服外洗相结合,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由母亲服药,克服了婴儿服药的困难,同时也可调整母亲的体质来调节婴儿的体质,收到双方面的效果。方中龙胆草、生石膏既能清热,同时也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白茅根、生地清热凉血,加重生地用量也可帮助通大便。大青叶清热凉血解毒,车前草清热利水,黄芩清热燥湿,六一散(滑石、甘草)清热利湿止痒。诸药配伍,主要是清热利湿凉血。
[参考文献]
1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357-358.
2安家丰,张.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8.
3陈凯.皮肤病中医特色治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1.
4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医学.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172.
【关键词】,清热除湿汤;皮炎,特应性;治疗
[摘要]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本病多因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或因乳母过食辛辣食物,致使脾为湿热所困,运化失职,更兼婴儿为稚阳之体,元气为充,湿热之邪袭于腠理,则内外之湿热相搏结即成本病。而本病患者均为婴儿,所以用药较为困难,若婴儿是牛奶喂养,婴儿自己服药,每天可以少量多次服用。若婴儿是母乳喂养,可以让其母亲服药,婴儿通过其母亲乳汁吸收,同样取得满意的疗效。通过笔者这几年的临床实践,以清热除湿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85例婴儿湿疹,通过2周的治疗后,红斑、丘疹、渗出明显减轻,4周后,这些症状消失。说明用清热除湿汤治疗婴儿湿疹疗效较为显著。
[关键词]清热除湿汤;皮炎,特应性;治疗
- 上一篇:社区老年协会工作者作述职报告
- 下一篇:人禽流感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