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2-07-12 03:44:00
导语: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高校体育是为实施终身体育打基础的最重要的阶段,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一定要围绕着”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这一宗旨进行改革.本文以终身体育理论的提出、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为基础,着重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对终身体育的影响:重视选项课程,取消基础课程;重视个体差异,学会以人为本;重视导向功能,培养积极分子;重视全程教育,加强课外环节.
[关键词]高校体育;终身体育;教改新举措
1终身体育理论的提出
1941年,为《解放日报》的体育专刊题词,提出“开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的口号.1952年,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再次要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3年,进一步明确指出:“体育是关系六亿人民健康的大事.”在的思想中“增强人民体质”的问题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国后不久,我们就形成了“使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的体育方针,中央体委成立初期继续执行了这个方针:“我们认为当前开展体育活动的方针应当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并逐步地使之普及和经常化.”这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成了体育发展的基本任务.也就是说我国的终身体育在建国前就已提出,只不过这一时期学术界没有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没有展开系统的研究.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国际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和国内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体育的重视,终身体育才算在真正意义上被提出.1973年邓小平同志分管体育工作时指出:“中国体育的重点是要抓好群众体育”[1],各专家学者也都著书立说探讨终身体育的问题.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王则珊教授,他的著作《终身体育》和多篇论文均对终身体育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使人们对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认为终身体育就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终身体育从纵向看由婴幼儿体育、学校体育、成人体育三阶段构成,从横向看是由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部分构成.[2]
2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
从王则珊先生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婴幼儿体育和成人体育的中间环节、骨干环节.婴幼儿体育由于时间短年龄小,培养的只能是一种兴趣、一种意识,成人体育虽然时间长,但由于失掉了人生中最关键的学习期,已经没有机会得到长时间系统的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想要从事体育锻炼必走很多弯路.学校体育是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接受的教育,有15—16年之久,如果人的平均寿命为80岁,那么学校体育的教育时间要占人生命的五分之一,而这五分之一的时间将对人以后的生命质量、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3]2007年3月8日下午,教育部部长周济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就教育热点问题与网民在线交流.当谈到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时,他说:“我们想把体育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保证每一个孩子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我们提出一个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4]因此,体育应该承担起,也只有学校体育才能承担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重任.高校是人们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站,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建设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提炼与总结,通篇贯穿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这条主线,体现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这样高校体育就应该根据新的目标、新的任务进行必要的改革,重新认识课程的性质、规定课程的内容,设置课程的目标,使终身体育的意识贯穿生命的全过程.
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终身体育的影响
基于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特殊地位,我们认为高校体育教学能否改革,改革的好坏对终身体育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教学改革中的新举措对终身体育的影响又是深远的.
3.1重视选项课程,取消基础课程大学体育课的内容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拓展,也就是说在中小学阶段最基本的理论和技能都已学习过,因此在大学阶段没有必要再开设基础课来炒中小学的冷饭,让学生没有新鲜感,产生厌恶情绪,因此可以取消基础课,直接开设选项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这样既可增加学生所选项目的学习时间,又可以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为现代教育毕竟是以个性教育、创新教育为主.取消基础课程,只开设选项课我们就能有时间适当地增加体育理论的教学时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体育教育的理解,掌握进行身体锻炼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锻炼的卫生知识.只开设选项课对教材就有特定的要求.每一门选项课都应有比较专业的教材,其水准应在体育专业的教材之下、原基础课教材之上.只开设选项课还应改革考试形式,增加理论考试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将终身体育的知识纳入考试内容,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
础.
3.2重视个体差异,学会以人为本学生是个体的人,体育素质先天就有差异,教学时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因材施教,给学生以人性的关怀.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不管怎么难为了达到“健康第一”的目的也要做.教育学家告诉我们,给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时一定不能太高,如果那个苹果是怎么努力也得不到的,他肯定会放弃的,如果那个苹果只要用力跳一下就能摘下,他肯定愿意做.因此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班授课,为低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达到不同的锻炼要求,这样低级班的学生会对体育有个良好的认知,有了兴趣有了积极性.中级班的学生对所选项目从理论到技能都有个全新的认识,高级班的学生随着技艺的日渐精湛能够参加校内或社会上的一些比赛.这些人不仅能自己积极主动的参加比赛,而且还会带动身边的人参加体育活动,他们是学校体育的排头兵,更是发展社会体育不可缺少的优良精英.
3.3重视导向功能,培养积极分子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不管做什么事情人们都有个从众心里.而这个“众”是谁?应该是体育积极分子和其身边的一个小集体.积极分子有领头羊的作用,他身边的人由于经常和他在一起,受其影响,也有着相同的爱好和兴趣,于是他们形成了一个小集体,当这个小集体做事时,其他的人也会随之而来加入其中,形成更大的集体,换句话说积极分子的作用先有宿舍效应,后有班级效应、年级效应⋯⋯这就犹如滚雪球,会越滚越大的.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很好地运用这一理论培养学生爱锻炼的好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理论运用的是好是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或几个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积极分子,也就是具有导向能力的人.实践告诉我们如果这个班集体有这样的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就多,体育意识就浓,获得的体育理论和技能也多,身体素质好,合作能力强,学习劲头也足.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情况就恰好相反.重视导向功能,培养积极分子,是发展终身体育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34重视全程教育,加强课外环节现在绝大多数高校体育课只开设到大二,大三、大四根本没有体育课.两年的时间,对人生来说是短暂的,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对终身体育来说却太重要了.因为如果没有这两年学生在大一、大二刚刚学到的体育理论就会荒废,刚刚学到的体育技能就会付诸东流,刚刚养成的体育锻炼习惯就会抛弃,刚刚对某种运动项目产生的兴趣就会夭折,刚刚孕育的体育意识就会惨遭遗弃,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就不能很好地链接,就会出现严重的断档,这种断档上的缺失对终身体育来说是致命的,会严重地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因此我们积极提倡大三、大四的学生继续开设体育课,进行高校体育的全程教育.另外加强课外活动环节,让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普及,让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形成体系也是不容忽视的.大一、大二期间学生已对某一项或两项运动有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在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在俱乐部式的教学中肯定有实战演习、有比赛,也就是学生能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实际操作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需要老师的点拨,这又是从实际到理论的一个过程,理论一实际一理论,多个反复之后学习就会渐入佳境,身体就会快乐并健康着.
有人说”身体是1,事业、家庭、工作等等都是0,有了1,它们合起来才有意义,没了1,那只能是个0.”这个比喻很经典!我真的为此叫好,真的希望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同仁们,能够更新观念,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统一思想,将终身体育放在万事之首,将身体健康放在万事之首,真正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949—1981)[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2]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http://www.Eo1.cn.2001—01—01.
[4]两会访谈:教育部部长周济谈教育热点问题http://www.chsi.com.cn.2007—03—09.
[5]教育部教体艺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北京:教育部,2002.
- 上一篇:企业纪委书记述职报告
- 下一篇:金融税务的述职报告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