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研究论文
时间:2022-02-23 09:47:00
导语:遗传算法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遗传算法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生物学家就着手于计算机模拟生物的遗传系统。196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Holland,J.H.教授在研究适应系统时,进一步涉及进化演算的思考,并于1968年提出模式理论。1975年,Holland教授的专著《自然界和人工系统的适应性》问世,全面地介绍了遗传算法,为遗传算法奠定了基础[228]。此后,遗传算法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
伴随遗传算法的发展,其独特的优越性逐渐被体现出来,且各种理论、方法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是,遗传算法的实际应用仍然存在着缺陷,具体表现在:
遗传算法在寻优过程中易出现“早熟”、设计变量增多时效率较低以及结构分析时间长,在线功能差。为此,在实际运用中尚需改进,寻找更优秀的算子和编码方法等。目前,改进的方法也各有优劣,有对遗传算法遗传算子进行改进的,也有将遗传算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的。编码方法有二进制编码、多值编码、实值编码、区间值编码、Delta编码等多种编码方法。在执行策略方面有如下几种方法值得注意: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的结合、遗传算法与局部优化方法的结合、并行遗传算法、共存演化遗传算法、混乱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的噪声适应性问题。遗传算法主要是针对无噪声的确定性环境设计的,在应用过程中,知识的不确定性、训练样本的错误、人为因素等都可导致问题求解环境包含一个或多个噪声。事实上,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测量得到的静态应变常常会伴有一定的噪声。遗传算法的进化过程是通过适应度大小来进行选择、变异、交*等遗传算子操作,从而对个体进行优胜劣汰。然而在噪声环境下,目标函数或适应度带有噪声,不能反映个体真正的适应度。显然,用有噪声的适应度去进化,其结果可能会被误导。在这种情况下,遗传算法的性能如何,怎样改进,还有待深入研究。
- 上一篇:内勤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事迹
- 下一篇:功能主义发展趋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