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的运用
时间:2022-03-10 04:50:04
导语: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传统的中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师过于关注成绩,注重词汇、语法知识的机械性练习,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而任务型教学法的中学英语阅读活动的课堂通过读前、读中与读后的三个阶段任务型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阅读活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建议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侧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作为中学生重要课型,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就尤为必要。
1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1.1理论基础。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教育者基于二语习得研究发展而来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是交际教学法的延伸。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说”。Krashen认为学习者只有接受大量可理解性且略高于现有语言知识水平的语言输入,习得才会产生。即“i+1”,“i”表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水平,“i+1”表示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水平。基于输入假说理论,输入时即教师教学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学生现有的语言知识水平,通过变化性互动来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这就是任务型教学法所强调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大量变化性的活动来增加语言知识的输入,进而习得语言知识。1.2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习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学习任务来完成学习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不仅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语言知识的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语言知识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语言是用来表达情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提倡以形式为中心的机械练习,更侧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参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语言知识。教师还应该意识到为学生创设变化性的活动,促使学生在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1.3任务型教学法的步骤。Willis把任务型教学法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任务前阶段,教师引入任务,介绍主题、开展学习任务所需的词汇和短语等内容。任务中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三方面。学生以一对一或小组形式来执行任务,并准备向班级同学报告自己是如何完成任务,最后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在此阶段中不给予过多的指导。任务后阶段即语言聚焦阶段,包括分析和操练。教师就学生任务中表现给予反馈,带领学生操练语言难点。
2任务型阅读活动设计原则
阅读活动即任务是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阅读活动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2.1目的性。教师在进行阅读活动设计时,应从学生的目前的语言认知水平和需要出发,考虑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此,阅读活动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目前的语言认知水平,又要符合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需要。2.2真实性。语言和情景真实是任务型教学法的要点。只有语言和情景真实,语言的使用才能恰如其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活动的设计时,为学生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更能激发积极性和兴趣。脱离课堂,学生也能在现实生活中自如地运用自己在课堂中所学。2.3层次性。教师在阅读活动的设计中,要注意活动难度的梯度。阅读活动的安排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在读前阶段,学生只需完成猜测文章主题或词汇等简单的活动。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头脑中建立简单的框架。在读中阶段,学生可以进行略读和寻读等略复杂的阅读活动。在读后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阅读中所知进行一定形式的产出,即进行复述、角色扮演和写作等难度较高的活动。2.4合作性。任务型教学法提倡合作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成阅读活动即任务的过程中注重合作学习,也应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分享彼此对文章的理解,扩宽知识渠道。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5多样性。任务型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多样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任务的多样性。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3任务型阅读活动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步骤和任务型阅读活动设计原则,任务型阅读活动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阅读前阶段,学生通过预测题目、预测内容和熟悉话题等读前活动对文章有大致的了解,构建自己的内容图式。阅读中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略读、寻读及根据所读内容画图等一系列读中活动,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能完成信息转换活动。阅读后阶段,学生通过复述、角色扮演、讨论、写作等读后活动总结文章内容,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能以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见解。3.1读前活动。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阅读理解的实质就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本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与文本信息进行建构,形成相应的图式。由此,学生的背景知识被激活,且有利于学生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部分教师不注重读前活动,在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环节,没有读前活动或一带而过。由于我国中学生的母语并非英语,且对英语本土文化和背景知识了解不多,所以,跳过读前活动,直接进行阅读容易造成误解。因此,读前活动对于中学生学习英语阅读是必要的。读前活动不仅包括提问这一种方式,还包括信息查询、预测内容、头脑风暴等。在读前阶段,教师可以选用一种或几种方式。读前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影响后续阅读活动的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丰富,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资源。课堂也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输入,学生也可以给教师反馈,达成课堂上的双向互动。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读前活动中,给学生安排对某一个话题的信息查询与收集。学生呈现的方式可以有小作文、演讲、讨论等。学生收集的信息可能是社会生活、环境、教育等不同方面。全班同学展示不同的成果有助于开展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和减少了阅读文本的难度。题目是整篇文章的中心的浓缩,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基于文章的题目,学生可以分组或全班讨论来预测文章的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传递的情感、文章的主旨等。根据题目,学生还可以相互讨论围绕文章的主题,文章中可能出现的重点词汇。图片是文章的生动的画面展示,是对文章思想的另一种表达。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或图画猜测文章内容,而且图片记忆比文字记忆更深刻和难忘。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时候,这种情景就叫作头脑风暴。即学生以小组形式就文章的主题进行讨论,进行发散联想,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运用头脑风暴作为读前活动时,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关键词或讨论的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列出与此相关的词汇或话语,最后把集思广益的结果呈现出来。3.2读中活动。读中活动是学生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学生不仅要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还要对文章信息进行转换和评价。读中活动包括略读、寻读和“转换机制”活动等。学生在教师组织的一系列有效的阅读活动中,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略读即快速阅读,又称为跳读。略读的内容包括:文章的标题和副标题、文章的开头结尾、每段的开头或中心句等。略读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文章中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寻读和略读一样,都是快速阅读的方式。不同的是,寻读是从文章中快速找出特定的信息,例如:时间、地点、人名、数字等。寻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略过大量的信息,找出某些特定的需要的信息。当不利于保留的文本形式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时,能够被很好地保存并拥有。这种把信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方式我们称之为“转换机制”。即学生根据文章的结果或主旨画图、填表、排序、边读边记笔记等活动。3.3读后活动。读后活动首先给学生提供了梳理文章信息,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进行评价的机会。其次,通过读后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了解其他同学的见解和教师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最后,改写和角色扮演等读后活动帮助学生把输入信息转换成输出信息,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口语等方面的能力。改写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之后,以自己的理解,换角度对文章进行第二次写作。若学生只是单纯地阅读文章,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将被忽略。学生在读后活动中,对文章进行改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角色扮演是将文章中的信息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的一种交际活动形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促进沟通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把文章中信息内化为口语,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了口语交际技能,也增添了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复述是学生在对文章理解基础之上,通过归纳、总结以自己的话语再现文章的内容。由此,复述不是简单地背诵文章。复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认知、归纳和总结能力。
简言之,学生通过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的任务型阅读活动,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运用习得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0-71.
[2]范海军.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9-10.
[3]李玲.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5):333.
[4]Krashen,S.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1985:18-20.
[5]Willis,J.AFrameworkforTask-based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23-26.
作者:丁英涵 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 上一篇:中学英语写作评价问题与对策
- 下一篇: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阅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