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探究

时间:2022-07-15 11:23:34

导语: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针对当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深入探索地方高校汉译英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途径,提出设置文化课程夯实汉语基础、融入文化因子增强跨文化意识、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加实践比重以及校企合作提升市场适应能力等举措,以期提升地方高校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展开与实施,社会对中译外人才的需求急增。各企业急需大量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双语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中译英比英译中的难度更大,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是高校翻译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鉴于此,探讨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问题,无论是从国家需求还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地方与本校实际,主要针对当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地方高校中译英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为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翻译人才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教育和职前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宽泛、培养理念陈旧、高水平师资匮乏、实践比重小、母语文化输入欠缺和职前教育缺失等问题(阳琼,2016)。针对当前地方高校翻译教学的现状,寇鸽(2012)指出了传统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即翻译课课时少、教学内容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的教学以及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等;汪顺来(2016)针对地方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实践型师资短缺、优质生源不足、教学手段单一和优资教材匮乏等问题,提出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队伍等五个方面进行创新。综合以上观点,结合本地区翻译教学实际,笔者归纳出地方院校翻译教学普遍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第一,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我国高校的翻译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教学与市场脱节现象严重。仲伟合、穆雷(2008)针对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广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提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强调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应分层次、分类指导,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要侧重不同的教学和研究内容。仲伟合(2014)系统总结了我国翻译本科专业建设进程,指出了我国翻译专业教育中的七大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五点学科建设意见,即厘清理念、探索模式、突出实践、顺应市场、打造队伍,强调翻译人才培养要做到“质量”与“特色”并重,既要以“质量”为核心,培养懂得翻译技术的专门人才,又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特色”培养学生。尽管上述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翻译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但实际上也反映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因而对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第二,对中西文化对比教学重视不够。翻译表面上是语言的转换,实质上是文化的转换。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传统的翻译教学较多关注英语语言知识、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传授,不够重视中西文化的对比教学,加之学生大多母语文化素养不足,在翻译实践中往往只顾表层意思,而将深层的文化意蕴弃之不顾,导致译文与原文无法实现功能层面上的对等,读者难以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体验与感受,达不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所以,英语教师在翻译课上必须加强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第三,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众所周知,高校中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外语专业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很多教师缺乏翻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实践训练,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对翻译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学理念不清,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还有的教师一人担任四到五个班的翻译课,教学任务重,没有精力和时间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与技能。阳琼(2016)指出:“目前我国翻译师资整体水平不高,高水平的‘双师型’翻译教师数量不多,训练有素的专业化翻译师资队伍普遍匮乏,已成为制约翻译教学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翻译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综上所述,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既有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的,也有教学方法和师资方面的,各大院校必须结合实情,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2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路径

据笔者了解,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一般开设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两门课程,这两门课各开设1个学期,每周2课时,共计64或72课时。有些学校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散文翻译、诗词翻译和地方特色文化翻译等课程,这些课一般开1个学期,每周2课时,总时数一般为32学时。根据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针对地方院校课时有限、大班授课(人数在40人以上)的特点,本文提出如下建议:2.1设置文化课程,夯实汉语基础。对翻译实践而言,不管是做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是必备的基础条件。而要培养汉译英翻译人才,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汉语语言功底。从整体上看,地方院校大多数学生英语基本功不扎实,汉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不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深,甚至有学生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只需学好英语,汉语水平的高低无关紧要,这些都是阻碍汉英翻译能力提高的因素。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地方高校一般会单独开设翻译课程,并没有设置与培养目标一致的相关课程,如中国文化、中西文化对比等。基于以上现状与认识,学生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很难用准确适切的语言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长此以往,学生汉英翻译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鉴于此,一方面,高校有必要在翻译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汉语的重要性及其对今后工作的意义,强化其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如教师通过案例讲评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母语水平高低对翻译效果的影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汉语基础对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夯实学生的汉语基础,如中国文化概论、唐宋诗词鉴赏、经典散文选读等,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2.2融入文化因子,增强跨文化意识。我国经典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融入这些文化因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其文化自信。笔者通过与省内外同行交流得知,当前大多数地方院校所用教材都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使用有本省特色或自编教程的学校极少,加之部分教师教学任务重,在授课时大多囿于教材,很少融入其他内容。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可以在案例分析与实践中融入经典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此举目的有二:一是《论语》《道德经》、唐诗、宋词和名家散文等经典作品与英语课堂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西文化对比意识和跨文化意识,还有助于学生从中吸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从经典作品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熏陶。同时,教师也能润物无声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可谓“一举多得”;二是地方特色文化是当地文化的瑰宝,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增加这些素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厚植家国情怀。2.3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比重。鉴于上述所提到的地方院校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翻译人才,各大高校还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思维路径,在教学方法或手段上加以改革和创新。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应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和手段。慕课的兴起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高校充分利用资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优势。尽管慕课的兴起并不是完全针对翻译教学的,但与其他课程相比,慕课的全球性、跨地域性、跨学科性等特点与翻译学的重合度可能更高,它不仅为教师素养的提升拓宽了渠道,也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韩慧敏,2016)。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还应充分利用慕课平台,构建慕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增加汉英实践训练的力度,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将慕课运用于教学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教师将优质慕课资源运用于教学,即让学生课下学习慕课,教师在课堂就重点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导实践,这样就延长了学生实践训练的时间;其二是教师组建教学团队自制慕课,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翻译课教师作为学习者利用慕课平台跟进课程,了解慕课的授课模式、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制作慕课所需的软件和信息技术等,完善知识结构和课程构架,为自制慕课做准备;第二阶段,教师与同行协作制作慕课,从教学内容的选定、授课的重难点到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间相互切磋,完成慕课的制作,再通过试播加以完善。自制校本慕课可以有效实现课堂的翻转,学生课前学习授课内容,减少了课堂讲授的时间,相应增加了实践训练的时长,从而缓解了汉英翻译课时少的局限,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慕课运用于教学,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教师而言,不仅解决了课时有限、大班授课带来的困难,还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对学生来说,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且由于慕课的使用能延长实践训练的时间,因而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创新教学方法或手段并非只有慕课这一途径,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翻译工作坊、案例式、互动式、研讨式和项目驱动式等方式,博采各种方法的长处,在教学中灵活加以应用,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让教与学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样且成效显著。2.4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市场适应能力。校企合作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之一。加强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努力目标,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因,并通过实践提高翻译能力和职业能力,有效地实行人才与社会、企业的无缝对接。第一,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学校可以让企业人员参与课程设置、教材选订、授课内容、考核方式、评价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以便学校能按照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同时,学生通过承接翻译实务,可以掌握相关的翻译和信息技术,有效训练自己的应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培养人际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主动服务能力等新时代背景下所需要的语言服务能力(任文,2018),并通过市场评价发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从而补齐短板,提高市场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定向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从业能力,也便于企业从中挑选到符合需求的人才。第二,建立双边合作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学校将行业人员“请进来”做兼职教师或开设讲座,这可以让学生预先了解翻译行业规范与标准及未来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从业意识,明确努力的方向,为将来顺利适应岗位需求铺路;另一方面,学校要想培养“双师型”教师,还要让教师“走出去”,例如派英语教师到企业挂职或接受培训。教师通过在企业的工作锻炼,能够深入了解行业对人才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从而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作出相应调整,使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总之,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与社会对接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职前意识的养成,也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结语

综上所述,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地方高校必须结合本校实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革新,找准适合本校实际的发展方向,探索有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学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时展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慧敏.论慕课视域下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90-93.

[2]寇鸽.从社会需求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外资,2012(18):270-272.

[3]任文.新时代语境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再探究:问题与出路[J].当代外语研究,2018(6):92-98.

[4]汪顺来.浅谈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转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6):14-16.

[5]阳琼.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2):164-165.

[6]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8(6):4-8.

[7]仲伟合.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2014(4):40-44.

作者:阮红波 朱文凯 詹彩霞 单位: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