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性视角探究英语课程思政方法
时间:2022-09-24 03:40:59
导语:从人文性视角探究英语课程思政方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外语教育的背景形势在新时生了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肩负重要使命,不能仅仅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需要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树。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特点,从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方法,并将课程思政作为大学英语构建全球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文性;课程思政;大学英语;外语教育;全球胜任力
一、新时代外语教育的使命任务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定位中,服务于国家的外语教育必然要进行重新规划,外语教育的改革如何适应中国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对于外语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亟待思考的命题。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提供智力支持,支撑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发展。外语教育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国际视野,为中国的人类文明共同体倡议提供人才储备。就目前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对外语人才或者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跟上时代脚步。归纳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试导向造成重技能轻素养的问题,无论是高考英语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都普遍造成了应试导向的学习方式;二是过度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作用,学生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考试或者能在本专业使用语言;三是英语教师本身的认识不足限制了大学英语课程的能力素养培树作用。以上的种种困境皆忽视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本质,必然导致难以达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导向结合,从而达成培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进而培养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专业人才。本文基于新时代对外语教育的要求,力求将课程思政作为贯穿课程建设的线索,而非课程教学的附加和辅助手段,解决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不足的问题。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特点
(一)课程目标的人文性特点。现代的“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以上特点决定了,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形成外语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科学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鉴赏能力等。因此大学英语的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人文知识、语言技能、思辨能力、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性某种程度高于知识技能的目标。因此,从大学英语教学角度而言,要把课程的育人作用发挥到最大,课程思政需要融入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二)课程内容的人文性特点。大学英语课程不是由单一的知识构成的,而是围绕着学生人文素养提高这一根本任务,借鉴吸收其他人文课程知识。具体来说,大学英语课涉及语言、文化、社会、历史、专业知识,听说读写译技能,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等,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内容体系,涉及语言知识点、听说读写译技能线、拓展知识面和学科课程群。其中,拓展知识面是课程人文性思政的主要开发层面。从人文性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意味着课程思政不再是课程附加工作,而是跟随课程教学无处不在的过程。(三)课程方法的人文性特点由于知识体系跨多个人文学科,可拓展方向繁杂难以穷尽,尤其要体现以学为中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因为能力素养的提升是持续的,不仅限于大学学习期间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思政的需求,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拓展所学的意愿、广泛阅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学习有限的词汇、通过四六级考试,是更加重要的教学目标。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法
(一)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全球胜任力。蒋洪新(2019)指出,我国外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同时,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全球胜任力。[1]随着全球化发展,对于全球胜任力(GlobalCompe-tence)的研究兴起。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可以深入地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识别不同人群的观点,愿意与不同的人交流思想,会根据不同情境采取行动。[2]威廉姆•亨特构建了全球胜任素质的同心圆模型(见图1)。有学者指出,亨特所倡导的全球胜任力是基于态度开展的,主要从非判断性反应、开放的态度、承认多样化和认可他人差异来培养;往外扩展,第二圈包含了知识领域的内容,如全球化、世界历史等;第三圈包含技能和经历的维度,如识别文化差异参与全球竞争、跨文化合作、有效参与全球社会和商业事务、评价跨文化行为的能力等。[3]课程思政构建的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可以将课程思政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贯穿始终的策略,而不是附属内容。图2是作者尝试根据全球胜任力的模型为大学英语课程构建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型。一是外语能力,即外语知识、技能。外语教育的基本作用是实现涉外交流,第一步首先要能够交流,那么语言能力仍然是核心能力。二是思辨能力。近些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强调思辨能力培养,实际上课程的人文性也决定了大学英语具有这个功能。思辨能力不仅培养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具备建构新知识的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提出以后,许多高校的课程思政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这是指导学生为人处世的第一步。但是作为大学英语的思政目标,单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不够,因为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的是全球化人才。四是家国情怀。从教学角度来说,家国情怀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基于知识的学习,基于学习,理解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催生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五是国际视野。外语教育虽然是人文教育,但是就其功能来说,实现的是全球能力。因此,形成国际视野是重要目标向度。(二)发挥人文特色育人,整合思政教学内容。大学英语在各个院校作为公共基础课,具备如下特点:课时量大,教学对象范围广,教学时间长,教师和学生互动多。作为公共基础课,具备专业课不能比拟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与人作用。思政资源既可以基于教学内容,也可以是课内学习内容的拓展,或者是教师通过教学方式而展现的思维方式。基于课程人文性,课程思政并非教学内容的补充,而是融于所有教学环节之中,每个环节的思政资源都需要重新考虑。只要是与思政目标模型相关的要素都可以应用。人文类课程具有隐性课程的性质特点,更加能够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实现思政目标。1.利用教学内容自带的思政资源。外语教育的语料本身内容丰富,涉及文学、历史、文化、社会、思想等人文社科内容,富含丰富的思想文化价值,处处可以思政。只要是有益于学生形成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资源都可以利用,包括传授历史文化与社科知识、批判性比较分析中外文化、挖掘思辨话题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联系社会时事热点、融合教学内容与院校独特的文化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等等,都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资源。2.联系时政要闻,动态拓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身是静态,但是与国际形势、国家发展、外交形势等等时政要闻话题和观点密切联系。动态拓展教学内容,联系时事,譬如疫情期间,联系外国态度分析中国的舆论立场和外交政策等,指导学生学会基于国家民族视角长远看问题。3.拓展跨文化教育素材,培养跨文化意识。对于涉及外国文化的部分,引导学生反思文化本位问题。采用思辨的视角对比中外思维方式、社会、文化、历史等。跨文化教育理念提出之初,就强调文化本位。实际上,任何人对于他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都是基于本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于外国文化的学习,反观民族文化,理解中国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人文思辨能力。人文思辨能力是课程思政的工具,也是达成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全球胜任力的途径。人文主义思辨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于客观事实和经验做出合理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4]人文性思辨有明显特征:一是思辨的结果不是为了求得唯一正解,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二是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辨的过程,对所主张观点进行辩护性解释和说服性论证是维护观点的主要说理方式。三是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证明一个科学定理等,而是为了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产出导向法、翻转课堂、研究型教学、自主学习能倡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和方法,鼓励优化语言输出,充实语言输出内容,立足国家和人民利益,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思辨过程本身就是思政过程。(四)建设第二课堂,构建有效思政环境。目前各个高校都把第二课堂建设作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利用各种比赛和活动来提升教学成效,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创造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来说,参加第二课堂比赛能够展示能力,从而带来强烈学习动机。除了提升语言技能,更是以高投入的方式使他们短期内迅速提升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第二课堂活动是有效思政的途径之一。1.第二课堂竞赛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近年来比较常见的第二课堂竞赛形式包括演讲、写作、阅读、辩论、跨文化情景、模拟联合国等。外语教育的传统课堂学习形式包括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训练,强调互动的讨论、角色扮演,也可以加入即兴演讲、辩论、模拟联合国等丰富的实践形式,通过与第二课堂教学的融合,实现全程育人。第二课堂的形式本身也是课程思政手段,例如,一个优秀的演讲者立场要坚持为国为民。一个出色的辩手需要兼听则名,以极端立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将第二课堂竞赛活动的教学形式融入教学,将有效促进课堂语言输出的效率和质量,也是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2.第二课堂竞赛与活动的话题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树。以“外研社”演讲、写作、阅读、辩论为代表的各种第二课堂活动竞赛命题津贴当代社会时政问题,自带思政作用。通过对于话题的设置,使第二课堂培养更多具有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锻炼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文化感知交际能力,外交谈判沟通能力,领导组织协调能力。教师在第二课堂竞赛中要发挥脚手架作用,引导学生感受中外文化的碰撞,关注国内外热点资讯,掌握最新的热门英语表达,融入思辨性、拓展性和创造性等关键要素,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树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3.第二课堂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除了竞赛类二课活动,大学英语课程还有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包括校园广播、英语歌曲比赛、公益视频录制、模拟学术会议等。学生通过以英语参与各类实践活动,锻炼语言能力,直接获得涉外活动的真实或模拟体验。情景模拟类的第二课堂助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过程,就是将学习者需要沉浸在虚拟或真实的跨文化情境下,完整经历社会实践探究和实践活动,从而体验跨文化交际的全过程。同时,这些活动的成果展示会营造与话题相关联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人文性育人的成效。(五)展现人文关怀,以教师自身情感态度感染学生。基于人文性特点,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国家、人类、文化、文明、历史等各方面密切相关。上述学科涉及话题往往涉及教师人生经历、观点态度和情绪体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很容易受教师的情感态度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体验会有意无意地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思政意识指的是教师要有效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教育任务,有意识地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帮助学生有效认识及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对中华民族增强情感和态度的认同,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进。课程思政也是教师自我培养的学习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必须自己首先不惑,思路清晰,立场坚定,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首先必须教师进行思政学习,自身先具备全球胜任力模型中的家国情怀、跨文化能力和国际视野,尤其要夯实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赞同,形成民族情感和民族自信。一个情感上健全和谐、态度上三观端正的老师,会把对教学内容的正确解读、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注、对工作的热忱、对学术的严谨等种种态度融于教学,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的本质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大学英语的人文性特征自带立德树人属性,与课程思政需求不谋而合。从人文性角度探究大学英语的思政策略,不仅能够实现课程思政,而且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实现本科教育四个回归。
参考文献:
[1]蒋洪新.外语教育的人文之道[A].民族复兴的强音[C].2019(8):135.
[2]丁晓婧.PARTI什么样的学生具有全球胜任力?[J].上海教育,2016(3):27-29.
[3]刘扬,孔繁盛.大学生全球素养:结构、影响因素及评价[J].现代教育管理,2018(1):73-77.
[4]鞠金城,韩泽亭.以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思辩能力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改革与内容体系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6):14-16.
作者:应慧 马少静 谢天宇 单位:海军潜艇学院
- 上一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翻转课堂研究
- 下一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