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与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的耦合

时间:2022-12-03 09:08:55

导语:生态化与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的耦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化与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的耦合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特质。大学英语教学应兼具课堂的生态功能和思政功能,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在探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化的同时,结合高校课程思政,以改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现状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成效。

[关键词]课堂生态化;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耦合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外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外语需终身学习,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地的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着重点。从国际化的视角来说,高校的英语教学应该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仔细梳理培养目标和措施,从而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英语灵活应用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效。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1]总书记也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2]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整个过程,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导向,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和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指的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人文性的核心指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任何语言背后都隐藏着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多取材于英美原文,基本上反映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英语教师更应领会理解总书记关于思政元素的精神,认真学习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4],认识到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把价值观的塑造和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实现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耦合和统一。

二、进行生态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在很长时间里,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现象仍然是: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学生被作为一块“白板”,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组织和安排来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或满堂灌教学,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很多高校盲目地追求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重视考试技能的培养,忽视语言应以实践为主的学科特点,忽视学生的体验过程,把学生的语言能力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没意识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学习积极性。大学英语课堂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和谐平衡,是一种宁静祥和、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生态课堂,这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愿望。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追寻一种生态化的发展。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从生态学角度来探讨如何构建绿色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追寻一种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同时融入课程思政,以满足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教师和学生所期待的发展态势。生态课堂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需求、个性差异以及学习欲望,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最终实现教学和学生个人发展相统一。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明显差异,教育生态课堂注重的是学生的自由发展,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占据主动位置,课堂是和谐而开放的。对于师生关系来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处于更加平等的地位,进行多维互动与交流;对教学内容来说,其拥有开放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收获信息,完成意义构建,师生都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对教学环境来说,生态课堂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生态课堂这一学习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英语教学创新思路,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意义,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进行生态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三、生态化课堂教学的相关概念

生态化课堂教学就是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和生态价值观探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符合生态逻辑和生态规律的发展。根据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对生态学进行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众所周知,生物的生存都需要阳光、水、空气、热量等物质,不同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需物质及能量还有其它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是物种的生态特性。长久以来,人类的繁衍生息和各种活动对环境资源带来极大影响,人类急切需要利用生态学知识来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人类便可以拥有更为舒适的生活,拥有更为宽广的发展前景。人类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反过来环境也在对人类造成各种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复杂。所以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社会在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学分支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及方法运用于教育学之中,是教育学和生态学交叉学科,它综合运用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也研究人的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关系,然后采取各种不同的对策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从微观层面讲,学校、教室、教学设备及学生座位的分布等对实际教学产生的影响都属于教育生态的范围,当然也包括目标的设置、智能、方法、评价体系等。生态课堂是由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三要素构成,教师和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两大主体,扮演不同的主体角色,课堂环境既包括物质的层面,也包含精神的内容,我们把它称作课堂生态环境、教室环境或课堂氛围。学生和教师是生态课堂的两大主体,相对于课堂生态环境而言,师生这两大主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生态课堂既包含自然生态的属性又包含文化生态的属性。课堂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之间,课堂生态主体之间,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课堂的各要素共同发挥着维护课堂生态平衡的作用,生态结构由此形成。生态课堂具有以下功能:

(一)规范功能

课堂生态是由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构成,对于整个自然界来说,这只是其中的小生态。生态化的课堂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并极大影响生态主体师生双方的发展。课堂的规范功能大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态课堂作为一个系统,它多方面连续不断地对师生的观念及行为产生影响,充分体现出对师生课堂活动的规范。二是课堂生态具有独特性,理想的生态课堂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参与,由此产生办学的主体规范,可以为广大学校提供最基本的标准,特别是物质条件标准。

(二)促进功能

生态课堂内涵丰富,班级的学习气氛、班内人际关系及其群体两方面对课堂生态主体的成长作用十分明显。当班级内部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致性较高时,学习氛围便会相对稳定,有利于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班级人际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不断沟通交流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并形成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班级群体,这些人际关系和群体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谐的人际关系、相处和睦的群体对课堂的主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滋养功能

建设绿色生态课堂是理想的课堂状态,生态课堂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和广大学生。自然界中的生态园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日照、充沛的养分,宁静的大自然滋润着有生命力的种子和种植者。同理,生态课堂则要有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相处和睦的集体、丰富的知识滋养着师生共同成长。

四、生态化课堂与课程思政的耦合

(一)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教材内容,筛选出教材中包含的适合思政教育的语言素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隐藏的思政元素,适时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时事新闻等,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不单单是利用图片与音乐来教学,而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借助于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各种信息给学生传输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一些英语词汇时,教师可以事先在网上搜集相关图片,在教学时给学生播放,让学生一目了然,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也更牢固。另外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和教学相关的视频、电影,比如对教学有帮助的经典影片或英文歌曲,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的应用是生态化课堂构建的必然要求,它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激发其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三)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英语学习是枯燥的,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生态课堂构建的要求来营造出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可以设计情境表演或者组织语言游戏来展开教学;或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教师充当裁判员;或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小组抢答教师的提问,获胜的小组给予奖励,而失败的小组派出学生到台上表演。这样的课堂真正将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英语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

(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生态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实现教学目标就应当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应当以英语新课程改革标准以及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要求作为指导,确定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把一些较为轻松的学习任务逐一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完成。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采取分组策略,结合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分配任务,引导他们自己去合作、探索,之后再由教师统一点评和补充。

(五)创设开放的语言环境

开放语言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使用英语授课,同时多提出一些近期的热点话题让学生讨论,或者要求学生观看某一部美剧或电影后,在课堂中和教师交流剧情。开放式的语言环境和教学策略,让学生不再觉得英语枯燥;另外,还要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果学生表达不畅也不能直接打断,而是要采用鼓励赞许的方式督促其进步。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外,还应当鼓励学生之间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兴趣小组,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共同进步。

五、结语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学校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研究生态课堂,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思路研究与课堂有关的要素,并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去研究和管理课堂。将生态化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提出了新的目标与前进方向。教育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由发展,符合学生健康发展的特征,课堂变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生态课堂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于润物无声中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以利于学生健康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4]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

[5].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作者:李华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