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3-11 11:23:03

导语:多模态话语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模态话语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应用

[摘要]本文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讨大学英语听力学的设计方案。旨在突破现有教学模式下的瓶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多元识读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框架;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2009)。多模态是意义表达的形式,而多媒体是其最终在物质世界的实现方式。随着信息科技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的多模态资源和体验彻底颠覆了传统以纸质媒体和文字单一模态为主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并使得多元识读能力成为信息化社会下学习者的必备素质要求之一。因此,基于多模态理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成为教学改革的必要因素之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极具多模态特性,与多模态教学理念十分契合。因此,该理念的应用为突破传统听力教学瓶颈、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一、多模态话语理论

张德禄(2009,2018)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提出并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该框架分为四个层面: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内容层面下的形式层面包括图觉、声觉、感觉和语言四个形式,都是话语意义表达的形式即模态。模态之间通过有效整合来实现某一交际事件的交际意义。在外语教学中,模态的选择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即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难易度,师生特点和关系,课程目标以及教学条件等来对教学多模态资源进行整合和设计,从而最优化课堂教学体裁结构潜势,获得最佳交际效果。

二、多模态话语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听力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笔者(2019)通过向海南师范大学495名非英语专业生和30名大学英语教师发放问卷,调查本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调查发现,造成学习者听力困难的原因与前人的调查结果(e.g.Wang&Renandya,2012)极为相似,如语速快、生词多、辨音难、焦虑以及缺乏元策略等。此外,听力练习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且课外自主学习行动力弱。从教师层面来看,多模态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已是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局限于个别教学环节,缺乏从多模态化的角度对课堂教学体裁结构进行优化。(二)问题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强调话语的交际意义,把课堂教学看作一个交际过程,通过师生交际实现教学的交际意义。但是不少教师仍把听力练习看作是测试而非交际过程,因此该环节往往模态单一、无趣、增加学习焦虑。此外,该理论框架鼓励师生对多模态资源进行再设计,通过再符号化实现模态的最优搭配和课堂教学体裁的结构优化。如不局限于课本,大胆改造课内外资源,删减不必要的模态和活动;紧扣主题,使教学过程紧密相连;提供多通道的话语表达方式。而老师们多按照课本流程授课,任务量巨大。且各单元内部章节之间关联不紧密,对帮助学生减少听力困难和焦虑方面作用不明显。

三、多模态话语理论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设计

《大学英语视听说》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课程,贯穿一、二年级四个学期。但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听力能力较弱等原因,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老大难。为了探索多模态话语理论对听力教学的作用,突破教学瓶颈,笔者以本校2018级非英语专业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通过前后测发现,两个班学生的成绩均有一定的提高,但班级间成绩无显著差异。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实验组比控制组更享受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提高、焦虑减少。笔者依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张,2009),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进行多模态教学设计。根据课本(《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版)》1、2册)每单元主题,设立教学目标,并筛选部分关联紧密的课本内容,结合课外资源,进行课堂结构和活动的再设计。为了更好地阐释多模态话语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将以第一册第五单元RelaxandExplore为例进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再订立。本单元原有四个教学目标:假期类型、表达喜好、介绍中国的一个城市、餐馆点餐。前三个目标的关联相对紧密,课本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推进功能。但由于涉及的城市较多,语言知识点零散,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太清晰,因此无法及时总结所需的关键词汇和表达,不能有效减少听力困难、辅助口语产出。且匹配的教材内容严重超过课时。因此,笔者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精减为一个:介绍海口。该目标可细分为两个方面:城市介绍的方法;海口印象。根据目标,挑选最密切相关的课内外资源进行再符号化和组合,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最终服务于“介绍海口”这一教学目标和任务。此外,将目标背景设立为海口市,不仅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操练环境、丰富多模态学习体验,也能帮学生了解语言学习的意义。(二)课堂结构的再设计。根据新的教学目标,笔者对课文内容进行筛选,主要选择第二大部分Listeningtotheworld,其中又分为sharing,lis-tening和viewing三小部分。该部分在内容上与教学目标一致,且内容小节间关联相对紧密,难度适中。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播放一个简短的海南英语宣传片,以此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和体验。然后引出课本78页的九个问题作为整堂课的提纲。这九个问题包括城市名称、交通方式、旅行休闲方式、旅行的时间、饮食等话题,既是对单元第二大部分重点内容的概括,也是学生介绍海口时的内容和方法模板。以海口为目标对象,并根据这九个问题展开课堂教学,不仅能避免教学环节松散的弊病,也能不断强化学习目标。每个问题难易程度不同,因此时间、资源和模态设置也不同。其中,有关旅游休闲方式的问题(即Whatdoyouprefertodo?)是重点。因此,该部分重新整合了课本四个小节的内容。首先播放viewing部分关于阿根廷的视频介绍并完成部分练习,以此让学习者进一步直观体验城市介绍的方式和内容,并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且视频内阿根廷的生活与海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极具借鉴价值。第二步,根据sharing和openingup部分,制作图片,设计图文匹配活动,以此扩展休闲方式的词汇。第三步,教授“Iwentto(aplace)forsth.withsb.in/on(time)”(即,“和某人在某个时间去某地旅行”)这一句型,并通过练习sharing部分第三题进行句型强化。以及通过练习第四题习得表达评价的词汇。第四步,使用listening部分的表格听力题对学习过的休闲方式和评价表达进行强化和扩展。并总结和练习句型“Iprefer(todo)sth.because…”(即,“我更喜欢这样的旅行方式,因为……”),第五步,初步尝试整合已学知识来介绍印象中的海口。该问题部分主要利用课本资源,对其进行批判性地使用和设置,充分调动多种模态如听觉、图觉、语言辅助师生交际,扩展多渠道表达方式减轻听力压力,自然融合多元识读和听说技能。课后,学生按小组拍摄一个“介绍海口”的实景视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真实世界,体验语言学习的意义。这一任务中,学生能体验各种模态,尤其是课堂严重缺失的感觉,并学习批判性地使用各种模态和多媒体技术完成任务。总之,课程结构的再设计是为了服务“介绍海口”这一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听说读写不再是无关的单项技能训练,而是有机结合来服务于同一交际事件,产生交际意义。而模态的选择和组合则根据各环节的目的和难易程度决定。简言之,简单的环节一般采用两种模态组合,如图片和文字、文字与声音等。而较难的重点部分则调动多种模态进行补充和强化,必要时可将已有资源进行再符号化,更好地辅助学生的听说学习。最终将课堂教学和资源形成有机整体,实现课堂结构优化。(三)教学资源的再符号化。“再符号化涉及在不同的语境或阶段对意义的重新符号化,即用新的符号来实现多模态语篇的意义。”教师们可以将已有的模态资源根据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进行模态的改造,服务于自己的教学目标。该单元话题为介绍城市,而视频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因此课本的视频资源被选择使用。课外视频资源则用来刺激学生图式知识、活跃气氛、直入主题。用文字直现九个问题,并在每个环节重复出现相关问题,通过凸显这一视觉模态,不断强化学习目标,使教学环节更为紧凑。而在处理听力任务较重的“休闲方式”问题时,由于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弱,容易焦虑,则需要对课本资源进行模态改造和重新组合,使之互补和强化:先用视频加关键词凸显主要内容和语言表达;再将听力匹配题改成图文匹配,以节省时间;此外,先学习听力练习里的重点句型再通过听力题去巩固句型知识,减轻学生焦虑和困难、集中听力重点、助力口语产出。学习者通过多渠道获得信息,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也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张,2009)在其他较简单的环节中,如城市名、交通方式等,多利用课外资源,使用图片、文字这两种模态,提高教学效率。总之,模态的选择和组合的方式才是获得最佳交际效果的关键。

四、总结

笔者发现,教师们多根据课本的流程对某些环节进行多模态资源的补充,主要表现在开篇和作业阶段,因此经常造成开篇讨论和作业展示环节很热闹,但中间练习环节沉闷、学生分心等情况。同时,教师们鲜少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改造课本资源、重设教学环节。因此学习者代入感较弱,学习环节不紧凑,学习目的不明确。其实,多模态资源和手段在现代教学中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如何有效使用多模态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最佳交际效果,还有待更多的思考和实验。

参考文献:

[1]Wang,L.&Renandya,W.A.Effectiveapproachestoteachinglistening:ChineseEFLteachers’perspectives[J].TheJournalofAsiaTEFL,2012(4):79-111.

[2]游戚东梦,刘忠喜.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8):85-86.

[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15-20.

[4]张德禄.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J].现代外语,2018(6):731-743.

作者:游戚东梦 吴文妹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