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实践分析

时间:2022-03-11 11:25:13

导语: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实践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实践分析

摘要: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应成为初中英语教学关注的重要方面。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辨缺席”的问题,提出英语语篇教学应指向思维品质培养。阅读教学应基于语篇、主题,设计探究具有思辨性、创新性的任务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品质;语篇教学;实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由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四要素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并指出“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1]。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协调发展对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培养学生正向价值观发挥重要作用。英语阅读是丰富学生语言知识、提升思维水平的重要阵地,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提高思维水平以及深化思想内涵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引导学生收集与梳理语篇的表层信息,孤立地学习词汇和语法结构,未能发挥思维能力在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联系的作用,忽视探究语篇的深层意义、内涵和价值取向”[2],以至于英语阅读课堂“思辨缺席”。语篇教学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平台,教师应将思维品质的培养融入阅读教学过程,以语篇为依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如引导学生分析、评判文本人物性格或行为,提升思维层次,发展批判思维;创设新情境,指导学生重新架构所学知识,对语篇进行改写或续写,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1以思维品质为目标的英语语篇教学的内涵

思维品质的培养涉及学生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三方面的发展。逻辑性思维指通过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对事实信息进行逻辑处理和理性认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指基于一定标准和客观证据,通过分析、评估、和反思,辩证看待各类思想观点的能力;创新性思维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超越以往认知,建构新意义,创造新成果、新方法的能力。语篇作为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载体,其多模态、多文体类型的特点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篇教学能帮助学生在语言的系统框架内,思考语言形式、结构、功能与意义在语篇中发挥的综合作用,达到对语篇内涵的深层理解,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因此语篇教学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思维品质为导向的阅读教学应以语篇为中心,而“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1]。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对语篇中语言知识和形式的表层理解,对语篇主题意义进行深层探究,在意义产出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下文的阅读教学实践探索研究如何开展语篇教学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发展。

2以思维品质培养为导向的语篇教学实践

在进行初中英语语篇教学时,教师应立足语篇,紧扣主题,设计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层解读语篇,在建构语篇整体意义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下文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8讲述地震的课文为例,阐明以思维品质培养为目标的语篇教学基本思路。课文围绕地震这一主题,讲述了主人公Timmy以自身的勇敢和毅力在地震中生存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震巨大的破坏力,以及掌握自救知识的重要性。文章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地震发生过程中,人们对于地震发生做出的反应及地震给人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二是在地震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以及为自救所做的努力。本语篇教学设计从文本的主题、内容和结构特征等方面着手说明以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为导向的语篇教学思路。2.1聚焦语篇主题,激活学生原有认知,搭建思维起点。教师可播放有关地震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语篇内容的学习兴趣。视频画面的呈现为学生学习和探索该语篇提供真实学习情境。教师可先提出与语篇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在看的过程中,有目的地结合有关地震的背景知识思考以下问题,从而对课文主题有初步认识:Q1:Whatdoyouknowaboutearthquakes?Q2:Whatwillhappenwhenanearthquakehappens?Q3:Howdoyoufeelafterwatchingthevideo?Q4:Whatdoyouthinkisthemostimportantthingtohelpyourselfinanearthquake?[设计说明]地震视频的画面带来的感官冲击促使学生运用背景知识去思考地震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损失,同时也使学生对要学习的语篇内容产生探索的兴趣。设置的四个问题与文本相关,学生在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时,就无形中与语篇内容建立了联系,缩小认知差距。2.2定位关键信息,绘制思维导图,发展逻辑思维。学生梳理语篇内容时,教师可设计一系列与语篇主题相契合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定位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建立文本的系统框架,从而对文本形成整体认识。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以问题中暗含的文本线索为指导,有目的地解读文本内容,聚焦“地震”这一主题词,辐射相关内容,浓缩文本关键信息,绘制思维导图,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提出统领性问题Whatismainideaofthearticle?促使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语篇主要是讲述主人公Timmy在地震中如何得以生存的故事。第二,设置有关文本细节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重要事实性信息,浓缩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问题如下:Q1:WhathappenedtoTimmywhentheearthquakebegan?Q2:WhatdidTimmydo/see/feel/hearduringtheearthquake?Q3:WhatdidTimmydoandfeelwhenhewastrapped?Q4:WhatdidTimmydotosurviveintheearthquake?[设计说明]以上问题紧扣文本细节,引导学生梳理全文脉络,以地震发生的时间为主线,建构文章整体框架并概括、提取主人公在地震过程中的所想所为,以及在地震后如何展开自救的信息,使学生随着问题的推进,对文章主要内容有清晰了解。学生通过运用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将文本信息简洁化,用图标展示语篇结构与全貌。在提取文本关键词并纳入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与文本交流,逻辑思维也在发挥作用。思维导图设计如图1。2.3开展文本讨论,鼓励批判性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这篇课文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的“灾害防范”主题群范畴,规约了学生分析和讨论文本内涵的语境。以语篇为载体向学生宣传防护减灾知识,通过主人公在地震中的所看所为和心理活动,让学生如亲临其境般感受自然灾害的威力,以及主人公如何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在地震中得以生存,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内化语篇语言知识。在阅读该语篇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主人公在地震灾害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并做出评价。通过主人公在地震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与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学生会认识到地震灾害给人类生命、物质财富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学会应对措施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概括主人公在地震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并引导学生对此做出评价,并说明给予该评价的依据和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时间线索梳理主人公在地震过程中为自救所做的一系列措施,再对主人公的作为进行批判性、创造性评价。[设计说明]学生基于已有的抗震减灾知识,整合全文信息,运用逻辑思维对主人公的行为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得到锻炼,而评价作为一项语言输出活动能鼓励学生主动应用语篇语言进行表达。学生评价的观点各异,体现出学生的多样思维在发挥作用。2.4开展读后续写,进行意义产出,培养创新思维。为进一步深化所学,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活动,引导学生将语言知识进行意义产出。读后续写活动要求学生在深层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在主题语境中进行创造性输出。教师可以给出与前文连贯的段首句,给学生留有想象和发挥的创作空间,利用原文的主题情境,给出自己的个性化输出。教师可给出以下段首句:Afterrecoveringfrominjury,IhadaninterviewwiththelocalTVstation...[设计说明]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语言输入量,在续写的活动中,则主动内化所学并加以运用,对语篇进行独特设计。读后的产出活动所要求的连贯与逻辑性能驱动学生重回原文,与作者和文本沟通交流,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从而使续写与原文衔接;另一方面,输出活动的开放性又能鼓励学生跳脱原文框架与限制,进行创新表达。“续写过程是学生个性化想象的过程,是积极灵动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建构、应用、创新等思维活动,发展思维的思辨性、创新性”[3]。

3结束语

该语篇教学设计显示,以主题探究为主线、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应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情境,设计紧扣主题的阅读活动,以层层递进的、具有“思辨性”的问题驱动学生探究文本,深层解读语篇,并能超越语篇,对主题进行创造性迁移,从而实现思维从低阶向高阶的深度跨越。因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依托语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生成意义,促进批判性、逻辑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顾婷婷.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故事阅读任务设计[J].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5):40.

[3]陆霞.高中英语故事类阅读文本的提问设计研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9(7):41.

作者:常雪梅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