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时间:2022-07-15 04:06:12

导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在中学教育时期,语文学科是重点科目,做好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其素质的提高。本文将以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重点对其实施策略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21世纪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国民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而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其作用不言而喻。近年来,社会上更是出现了一系列语文改革的呼声,小到地方学校,大到国家政府,都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条例。虽然经过几年的改革,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育实际上仍没有发生多大转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及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忽视等。为此,本文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上“满堂灌”或“放羊式”的现象。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被教师主导着,一节课45分钟,其中30多分钟都是教师的讲解。基于新课程教育改革之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还存在以下两种弊端:其一,是教师注重讲解过程,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满堂灌”为主要教学方式,必然会阻碍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课堂气氛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其二,虽然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学会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是,因为教师有限的指导能力,导致课堂中频繁出现“放羊”的情况。基于该学习氛围下,不仅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最终严重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二)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不足。基于考试压力,虽然国家提倡新课程教育改革,但是,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考试内容的讲解为主,没有真正意识到语文学科学习的意义。对于中学生来说,正是大量吸收知识的重要时期,做好该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其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正因为教师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本质,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考试环节来说,主要就是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的本质,那么将会影响到学生基础性语文知识的学习,在语文素质无法有效提高的基础上,综合素质自然得不到有效提高。(三)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教学必备的素养之外,还需要我们多多阅读。不论是纸质书籍的阅读,还是电子书籍的阅读,不论是经典书籍的阅读,还是现下时兴的话题,我们都要有所涉猎,这样既可以使我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使我们和学生有共同的话题。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以及思想上的碰撞。这样的话,教学效率自然不言而喻。

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一)构建有“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每一位初中教师都应该为之努力的重要目标,它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探索并完善教学方法,利用好现代信息教学的优势,为实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不懈努力。想要更大程度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从课堂氛围入手。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地,氛围的营造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树立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感与被重视感,制造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是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只重视讲解过程,忽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那么对于具有复杂性的语文学科来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与辅助者,就必须留给学生大量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学会分析与总结。首先,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注重效率性。针对教材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几个思考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学习。同时,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改变课堂学生不开口“说话”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最后,针对实际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扩展,建构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给予学生更多思考时间的基础上,更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让原本枯燥的课堂生活,变得生动有趣。最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能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学生也能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1]。(二)开展分层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每个中学生都具有自身的学习特点,也会有自身的学习习惯与阅读状况。而教师面对学习能力以及水平参差不一的学生时,就必须提高警惕,并且能够尽量使教学工作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关键是,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刀切”的方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对文章读懂的程度就不同,这就需要老师及时进行引导和归纳,让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其内容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由表象到内在,循序渐进。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刀切”的方式,会有相当多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节奏。再加上有一定难度的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学生在学生过程中自然比较吃力,时间一长,不仅会降低其学习兴趣,而且还不利于教师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发展,以人为本教学方式的出现,希望教师能够正视学生语文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借助分层教学方式,做好全体学生的教学工作,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准自身的定位,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在讲解《桃花源记》内容时,因为学生对于古文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感觉更加吃力。因此,教师在利用分层教学方式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效的提问。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只对重要字词或者是文章脉络有一个准确的理解,然后针对教学过程提出相应问题。而对于学习能力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就课文主旨、句式翻译、内容分析等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增强理解。至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有拓展性地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知识点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自行理顺文章架构,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由此一来,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分层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挥,并且能够互相学习,了解别人所理解的内容,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理解当中。这样不仅全体学生学有所获,而且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2]。(三)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相对于阅读与写作两个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素材阅读,而为了促使学生阅读高效开展,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写作训练,促使知识得以内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读写结合教学,适当进行训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构建高效课堂。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的诗句,而且写作手法独具一格,为此,教师可以针对该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模仿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描写“雪后捕鸟”生动场景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运用了灵活的写作手法,细致入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该类型的手法,进行实际写作训练。又比如大量动词、形容词出现的《社戏》中,描写“月夜行船”的场景,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加以仿写,能够有效促使其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简而言之,虽然当下最紧急的任务就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但是,该项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基于新课程标准之下,为了做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教师就必须正视当下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加强教师以及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采取分层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文燕.精心取舍追求高效———例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科普童话,2018,(1).

[2]谢北平.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2017,(1).

[3]廖华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