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研究
时间:2022-10-19 09:56:21
导语: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学生在阅读中只有融入了真情实感,养成良好的情感素养才能对阅读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更好的记忆,无论是对于汉语语音的情感投入,还是对阅读内容的情感投入,都会在更大程度上引发学生与语文的情感共鸣。鉴于此,对中学语文阅读情感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探讨,希望对有所需要的读者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
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其中一个宗旨就是对学生的认知目标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认知目标离不开情感的投入,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语文阅读教学者要对情感目标进行良好的把握和控制,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和进步,甚至使情感从最开始的外部控制最终达到内控的效果,让情感的投入成为自然和习惯,使得情感教育效果大大增强。
一、将课文中蕴藏的情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我们强调语文阅读教学者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并不是要脱离文本这个基础,而是将情感的挖掘放在文本之上,语文阅读中的文字内容都是存在情景和场景的,所以教师在详细分析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的基础上,要自主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进行良好的引导,使得学生情感得到激发和融入,同时也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培养和增强。如,鲁迅的《故乡》结尾一句话发人深省,“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指出新生活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这是作者情感由衷的表露,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能激发他们潜在的斗志和勇气,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追求的真实情感。教师可从多渠道加以引导,如采用多媒体从视觉上加以感染,从听觉上加以熏陶等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感情,这样使学生自然融入作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与作者心意相通,共同入境。对于像《皇帝的新装》一类戏剧性较强的文章,还可用分角色表演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入境生情的良好氛围。
二、以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
1.投入真情来感动学生。老师作为学生的指南者,只有老师投入真正的感情讲课,才能让学生投入真正的感情听课,如果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注重以真情实感来教学和引导,将会直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使得教学更加顺畅。在正式讲一篇课文之前,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其中具有情感吸引力的情节和场景挑选出来,在这方面上做做文章,教师将情感融入课文中,带着自己的情感和体会向学生讲课,使得学生受到感染,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活泼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主动地学习势必会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同时对情感教育也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2.以激情感染学生。中学生正值生长发育时期,不仅仅是在生活中需要激情,他们在学习中也需要高度的激情,尤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必须满腹激情,依靠自己的激情来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切切实实将自身的感染力传给学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老师的讲课中来。当然对于老师来说,用激情和热情来感染学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必须口齿清晰并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语调不能一成不变,给学生一种单调的感觉,而是要跟随课文中的情节进行语调的变化,对于富有激情的内容要使用高昂的语调,反之则使用平缓的语气和语调。3.以体态语言感染学生。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不会单纯依赖于语言来教学,而是在如何运用自己的体态语上下足功夫,在讲解一些优美课文的时候,教师应该表现出向往、憧憬的深情,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手舞足蹈,这样就会让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中来,激发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和富有感染力,同时,学生们的情感能力也自然得到强化,可谓一举两得。
三、运用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并融入情感教育
1.巧用导语。在开课前运用恰当的导语可以使这节课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使学生更有兴趣参加到这节课的深刻内涵的研究当中。在中学生的阅读中,最让他们头疼的就要数文言文了,面对文言文学生很容易望而生畏,甚至绕道而行。巧用导语会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孔乙己》,可让学生讨论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让学生的情感品质碰撞出新的“火花”;教学《愚公移山》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当前国家建设或个人的实际,学习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的精神和毅力。2.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亘古不变的真理同样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如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已经走进课堂,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老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时候,要对多媒体设备进行适当的利用,力求发挥多媒体声画具备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
作者:冉旭霞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阴国恩,李洪玉.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15.
- 上一篇: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 下一篇:自主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