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堂的运用
时间:2022-11-04 09:12:07
导语:民族民间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堂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他还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活”起来呢?我们知道,中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语文课堂闪亮起来,客观上需要一种本土的、学生熟悉的东西进入语文课堂。民族民间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标识,正是“一种本土的、学生熟悉的东西”,是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资源。诚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1]笔者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巧用民族民间文化这一活的资源,将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自己的课堂之水“活”起来。
一、用民族民间文化使课堂导入“激趣”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2]而巧用民族民间文化可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如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由于边城即今天的湖南凤凰县,与铜仁山水相依、文化同源,在历史上与铜仁同属“边城”,作者祖先世居铜仁,与铜仁渊源深厚,在导入《边城》一课时,首先提问学生:大家在铜仁生活、学习,谁知道铜仁为什么叫“铜仁”吗?在大家均疑惑不解时,向学生讲解了铜仁的来历: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仁锦江铜岩处潜入江底,“见岩足如鼎,中有铜范三教像”,“挽而出之”,遂名“铜人”,并得到朝廷认可,设置了“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打捞出的三尊铜人为儒、道、释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而“仁义”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是儒、道、释三教的共有思想,故在明洪武五年(1372),铜仁人又将“铜人”更名为“铜仁”。接着,道出《边城》作者沈从文与铜仁的深厚渊源后,顺势导入本课。这样,从大家较熟悉且颇感兴趣的历史文化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兴趣大增,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3]事实证明,用生动有趣的民族民间故事导入新课,从一开始就拧紧学生的心弦,把他们引到美妙的故事世界里,可有效地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民族民间文化使课堂教学“有趣”
生活即语文。要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就在身边,就要将原来枯燥的语言现象、语体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等在生活中重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民族民间文化是生动的、感性的、具体的,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凸显,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巧用民族民间文化,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解《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主张为国者要“仁政爱民,广施仁义”时,结合铜仁正在倾力打造“仁义之城”一事帮助学生理解。近年来,基于与“仁义”文化的深厚渊源,铜仁市将“厚德铸铜,仁义致远”定位为城市精神,并倾力打造具有“容人之量、助人之德、成人之美”的“仁义之城”。同时,以“仁”树人,在全市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铜城仁者年度人物”、“美德少年”推荐评选活动,学习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人物,传承和光大“仁义”文化,鼓励人人争做“铜城仁者”。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仁政爱民”思想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滋有味”。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穿插介绍一些富有铜仁苗族特色的婚俗文化,如舅权婚姻和“奔回本家”、青年男女对唱山歌等,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再如,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在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广为流传,后世儿女为缅怀牛郎和织女,憧憬梁孟相敬居家幸福,故将牛郎与织女当初居住的地方命名为牛郎,牛郎镇因此而得名。这一传说故事,为教学秦观的《鹊桥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当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描述牛郎镇版本的“牛郎与织女故事”时,学生可谓为之一振,兴趣大增。在至为重要的作文教学中,民族民间文化可谓“神通广大”。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本地的传说故事,如梵净山红云金顶二佛争石的传说、梵净山九山九壁九十九溪的由来、梵净山“高天三尺”的传说、梵净山九皇娘的传说、梵净山团龙贡茶名字的由来、铜仁九龙洞的传说、玉屏“箫笛之乡”的由来、亚木沟“龙凤呈祥”的传说、杨六郎与铜仁谢桥的来历、铜仁土家风雨桥的传说、思南沙洲节的传说、德江傩公傩母的故事、石阡仡佬族“敬雀节”的传说、松桃牛郎镇的传说等,探寻、了解作为本地历史见证的文物古迹,如石阡县万寿宫、铜仁市东山古建筑群、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建筑群、思南县思唐镇古建筑群、万山特区汞矿遗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把握了铜仁厚重如山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奇妙多姿的生态文化、渊源深厚的佛教文化、影响深远的红色文化、深入骨髓的仁义文化、繁荣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之情;另一方面,也为作文写作提供了“活水源头”,用好这些素材,学生写作时就会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
三、以民族民间文化为课堂“终曲”,使语文课堂“趣”味无穷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对导语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而课堂结尾草草收场,将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挫伤学生的兴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动人心弦的“主唱”,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终曲”,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在这方面,民族民间文化有着“特殊功效”,以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终曲”,可使语文课堂“趣”味无穷。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课结尾时,笔者讲了铜仁本地的一个红色故事———困牛山壮士。1934年10月7日,红六军团途经石阡,在甘溪与国民党军发生惨烈的遭遇战,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包围。红军主力突围后,尚有170多名红军战士在困牛山上牵制敌人。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红军战士宁死也不愿误伤老百姓,被逼到长约500米、高约30余米的一段悬崖边。最后,他们砸掉所有的枪支,毅然集体跳下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人类史上悲壮的英雄赞歌。故事讲完,学生已陷入沉思。显然,这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沁园春•长沙》一词的理解,也激起了学生要“学以造福桑梓地,青年代代换江山”的豪情。事实证明: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没有民族民间文化浸润的课堂是缺少活力的课堂。巧用民族民间文化,则可“激起一池春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者:杨秀琴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 上一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困局与突破
- 下一篇:中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