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时间:2022-10-14 10:59:25

导语: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摘要: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分量,教学这些文学作品,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文章对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进行了探究,主要包括:要在教学中渗透语言文字的魅力,要培养学生学会品读文学作品中的内涵,要加强学生的审美感悟。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学渗透;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1]。因此,应该十分重视文学审美对中学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致可以分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两大类,其中,文学类文本占有绝对比重。这就要求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文学,让学生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古今中外先贤的智慧,真正成长为一名有文学素养的积极健康的人。

一、品味文学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两个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这两者不可偏废,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相辅相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即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文学作品,体会作品的内涵。着力于语言,着意于精神,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优势,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如,在教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杜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然而他的一生却辗转飘零。他四处求亲告友,好不容易盖起了一座茅屋,但是在八月的某一天,刮来了一阵秋风,把屋顶上的茅草都掀去了,此时下起了大雨,这一阵风雨让杜甫产生了忧思,面对现实,他才创作了这一首千古绝唱。因此,学生想要学习这首诗歌,就一定要体会到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有哪些地方描述了秋风?学生会很快答出“怒号”“卷”,从这两个词语当中,大家感受到了秋风的猛烈、无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而后面的动词“飞”“洒”“挂”“飘转”“沉”等,形象地刻画出了茅草被狂风卷走时的画面,让人心中更加感受到一位老人在屋外看着秋风把茅草屋上的草卷走时的着急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而茅草被秋风卷走,杜甫依然可以把茅草捡起来重新修理屋子,可是却有一群小孩子把茅草抱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一个“老”字,体现出了杜甫的心力憔悴,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愤恨。秋风把茅草卷走,偏偏又赶上了下雨,“雨脚如麻未断绝”中“麻”字形象地说明是雨点的密集,而“冷似铁”也让读者感到了诗人生活的窘迫,以及后面“长夜”这个词语,表达出诗人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苦难的心情。

二、培养阅读习惯,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会使语文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真正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渗透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真正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标题阅读法”。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深入思考标题的含义,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体会作品的内涵。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如,在教学杨绛的《老王》这一课时,教师就要抓住文中的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引导学生思考“谁是幸运的?”“谁是不幸的?”“为什么是愧怍?”等问题,然后回归文本,进行归纳概括,达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在对话中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三、进行美读吟诵,加强学生审美感悟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加强学生的审美感悟,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温度,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如,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不要单纯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修辞运用,而要为学生讲解诸葛亮在创作时的心情,以及“北定中原”的决心,让学生在朗读时做到感情充沛,抑扬顿挫。文中的“危急存亡之秋”“益州疲弊”等都说出了当时的环境,“开张圣听”表达了诸葛亮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通过这样的诵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因此,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引导学生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从而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诵读实践中来。

四、结语

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学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文本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合理恰当地采用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逐渐地文学渗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者:胡明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何小娟.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9):31-32.

[2]刘景学.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J].中外企业家,2013(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