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研究10篇

时间:2022-10-29 10:06:28

导语: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研究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研究10篇

第一篇

一、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把语文课变成一门艺术,让学生感觉新鲜、新颖,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审美感,猎奇心,首先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实施师生角色转换,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载体。其次以“自主学习,以学定教”的模式来取代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单调乏味,毫无生机活力的课堂演变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充满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让每一朵花绽放的更加美丽,以促使学生从“厌学”到“学会”到“会学”和“乐学”的转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地走进语文活动当中。

二、营造和谐环境,为课堂展现光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老师必须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摆脱胆怯,畏缩,逆反心理。首先唤起学生配合老师,主动探究,敢于质疑,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切忌不要打消学生好实现自我的积极性,老师一句激励的轻轻话语,一个亲切淡淡的微笑,一个充满深情真诚的动作,一个充满智慧、巧妙的点评等,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效应是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温馨的环境,不仅为学生提供愉悦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生活、视觉的体验,陶冶学生对语文审美的情操,铸就阳光健康心理的养成,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例如,在上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之前,老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情境,(1)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有几次?(2)这样描写的寓意刻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你从这些背影描写中有什么样感受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踊跃的立即去阅读教材、资料,然后彼此交流、研讨,调动了好奇心,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很快得出答案,学生绝大多数主动举手发言,四次背影的描写分别是:怀念父亲时,望父买橘时,父子分别时,别后思念时。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思考的非常到位:这几次背影的描写可以用朱自清的三次流泪来描写父子之间至深的相怜、相爱,通过父亲买橘时感动之泪,父子惜别时惆怅之泪,阅读父亲家书时思念之泪,来表示对父亲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之情。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情境时,我发现有的女生脸上已经挂满了晶莹的泪珠,说明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已经被故事情节深深感动了,也折射出孩子对父母亲的热爱和感恩之心,增强了自主阅读的效果,同时也感化了学生的心灵,也体现出课堂的高效性。

四、以小组为单位,倡导自主学习模式

我观摩过的示范课,公开课,基本功优质课大赛几乎都离不开小组讨论这个环节。但有的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看起来热热闹闹,似乎有哗众取宠之嫌,也有的小组合作体现了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进行合作讨论,取长补短,有记录员,有中心发言人,而且讨论的问题形式新颖,效率高效。例如:在教学《杨修之死》时,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讨论“杨修的死因”“杨修和曹操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客观地评价人物形象,进而在突破文本难点的同时,也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五、推行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

先学后教最大特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校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协同模式,协同模式就适应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协同模式促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平台,进而使课堂主体逐步转变为学生。协同模式要求有三案:导学案,检测案,诵读案。这三案提前分发给学生,要求所有的学生课前必须针对三案预习语文课本知识内容,有的放矢的查阅相关资料,填写好导学案的基础知识,做好相关的课外阅读,做好诵读案,例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时,我就要求学生课前自主探究三案。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文本;结合教材思考陶渊明先生的性格特点,了解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作者以“五柳”为号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等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以确保课堂能够实现高效。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三分教,七分学。老师不论如何苦口婆心,慷慨激昂的卖力,但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只能算是低效,甚至是无效课。只有开展自主学习,感悟语文,入情融情,以主人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使语文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绽放发散思维的乐园。

作者:李彩虹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梦溪中学

第二篇

一、加强思想教育,改变学生观念

学生的厌学情绪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改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很多学生认为课堂时间是学习时间,课后的时间是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不愿意用来学习。其实,阅读也是一种很好地放松身心的形式,可以调节学习的压力。错误的想法不纠正,学生就永远不懂得自主学习的意义。自主学习虽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一定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益处,但总体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目光不能太过短浅,我们学习语文,参加中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语文学习对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文学素养高的人气质会显得高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谈举止间给人优雅的感觉。学生正确看待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结合教材,提供自主学习的方向

虽然有的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愿意自主学习,但不知道从何下手,显得很迷茫。作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少走弯路,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的做法就是结合教材中的内容,给出需要了解的范围。比如在讲解课文《老王》的时候,有一段描写老王生病之后容貌的语句,刻画得极为细腻,形象地描述了老王当时的落魄不堪,也为不久之后老王的离世埋下了伏笔。在带领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阅一些有关的资料,并且在之后的作文练习中,尝试模仿这些手法。虽然学生很难达到作者的水平,但尝试模仿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再比如课文《核舟记》,介绍的是一种传统手工艺,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了解一下这种绝技,看看工艺流程及一些著名的作品,感受一下微雕艺术的魅力。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扩展书本内容,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规定大致的学习方向不是明智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性的形成。在学生逐渐掌握了如何找准方向之后,就不需要再由教师给出方向,让学生进行真正的自主学习。

三、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要懂得设置悬念,让学生的好奇心在课上不能得以充分满足,驱使他们在课后自己去了解相关的内容。要巧妙地抛出足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需要精妙的备课构思,找到合适的悬念设置点。像《出师表》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出自古代智慧者的化身——诸葛亮之手。由于很多学生都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难度较大,不能问一些简单的常识性问题。如果对于文中典故设问,需有所选择。像“三顾茅庐”这个典故的知名度太高,学生肯定都知道,即使设问学生也不会在课后进行相关的知识学习。选择较为冷门的典故,如“白帝城托孤”,虽然有的学生有一定了解,但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生疏的。针对这个典故提问,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准备课堂上需要提出的问题时,要详细了解教材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问题尽量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变色龙》是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作品,很耐人寻味。虽然只是一篇短篇小说,但却直揭人性的丑恶。教师对此提出的问题就可以有一定的深度,具备较强的探究性。在课上不直接给出文章的核心思想,让学生自己体会,课后写一些读后感。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像。

四、鼓励学生,保护兴趣

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难,贵在保持。很多学生可能一时豪情万丈,但过不了多久就放弃了。教师要不吝鼓励的话语,频繁地给予学生肯定。及时的鼓励可以延续学生的热情,也是对学生的督促。主要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教师必须保持密切的关注。一旦学生养成习惯,便不再需要过于频繁地进行鼓励,只需要适时地给出一些建议、指导即可。教师的肯定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聪明的教师应该懂得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结语初中语文学习光靠课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学会在课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前提,有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快速达到学习目的。本文探究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旨在推动初中语文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邵曙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马元九年制学校

第三篇

1.合作式教学及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1合作式教学及其特点

合作式教学作为一种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提倡的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导学习、开放学习、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充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打破以往以教师为本的教学逻辑,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总结。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强调教学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和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活泼,有效提高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效率。另外,合作式教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亲近。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在交流过程中,不仅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及技能,教师也可以更多地体验、总结有效教学理念、方式及手段。

1.2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是目前主流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及生活技能。具体来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保障自身发展,否则学生终生发展会受到很大限制。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及知识更新速度。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实现自己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及途径。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认真听课,课后认真总结,才能事半功倍,在沉重学业负担面前游刃有余。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无论是当前还是长远对学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2.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合作式教学实践策略

初中语文是学生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教学模式呢?又怎样有效通过合作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基于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见解。首先,教师应该从思想上认同合作教学理念。因为只有思想认识改变了,教学实践方式才有可能改变。其次,要给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课堂环境,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才不会有所顾忌,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解,还要独立思考,要注重传授学生学习方式。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可以看出,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课本内容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一定的学习技能。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素养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及逻辑自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及沟通能力。最后,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改善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以分数论高低的评价方式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更注重知识掌握,而不是能力培养。

3.结语

通过上文研究可以看出,合作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虽然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合作式教学,但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方式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同样可以根据自己所授课程做一定调整,并加以运用。最后,希望论文研究能给相关工作者及研究人员一定参考与借鉴。

作者:陈燕红 单位:万年县苏桥中学

第四篇

一、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即激发出学生的语文写作热情,帮助学生培养语文写作兴趣。教师需要多鼓励学生,使其建立起写作信心,帮助学生调动潜在的写作欲望。笔者在教学课堂上,经常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予以鼓励,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写出见解独到的文章,以此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譬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教学中,此单元的写作题目是“成长的烦恼”,在写作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烦恼说出来,在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学生说:“昨天我和隔壁班的小明因为一件事吵架了,我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做朋友,这使我感到非常烦恼”,还有的学生会说……待发言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烦恼,但是我们的发言时间有限,那么请学生们将自己的烦恼以文字表达的方式来告诉老师”,教师还应该多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进文章中,对于一篇好的文章而言,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真情实感,不论是哪种文体,都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要想让文章中充满情感,首先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写作过程中,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鼓励个性化写作,为文章添加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增添文章中的闪光点,使自己所创作出来的文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生的个性化写作,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鼓励学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随笔是帮助初中生练习写作的一种有效文体,该文体在篇幅、内容以及题材上没有局限,这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习作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其次,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心境,要求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主动去探索写作的乐趣。再者,给学生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强制初中生进行语文写作,因为初中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需要给予学生足够宽松的创作空间。

三、注重阅读,奠定创作基础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初中生的内涵领悟能力和深层剖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抓住文章中心。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既优美又富含深意的文章,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阅读,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譬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中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快上课速度,为学生预留出十分钟的课文阅读时间,使学生可以更深入、更细致地阅读课文,待全体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随机邀请几位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在整个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以创作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见解和感受写出来。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大致上了解了济南的冬天,由于学生家乡的冬天和济南的冬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差异所带来的感受写入文章中。

四、开展热点问题讨论会,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热点问题讨论会,讨论话题可以从今日的新闻热点中选取,在讨论会开始前,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四人组,选出学生们兴趣最为浓郁的热点新闻作为探路主题,之后指导学生按照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筛选、整理。同时,围绕话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次讨论会的主题进行创作。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立意点,间接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写作的动力。总之,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其语文写作水平还在初级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帮助初中生走出写作难的困境。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写作兴趣,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作者:王颖琴 单位:江西省龙南县新都学校

第五篇

一、教学设计之中体现自主原则

周密完善的教学方案是提高阅读教学成效的有力支撑。教师要强化教学设计研究,特别是改变灌输模式,鼓励学生自己去研究分析,更好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将原先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模式,转变为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相互合作、交流探究、总结提炼这样的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原则。例如,在《童年的朋友》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通过自己的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从教学设计改革入手改变这样的现状,将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为自主探究为主的模式,让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充分展示自学能力。首先笔者设计了自主预习环节,指导学生在课前针对这一课开展充分的预习,预习主要包括了解高尔基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读一读“三部曲”,对把握高尔基作品的特点具有积极的帮助。自主预习活动还要自行解决全部的生字词,这些基础性的内容不再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另外还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初步熟悉。其次,笔者设计了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流程,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高尔基的外祖母是一位怎样的朋友,抓住描写的角度与描写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外祖母这位童年的朋友给他留下终身的记忆。这一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课前与课中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成为自主学习的主角,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展学习活动,有效纠正了被动等待灌输的惰性学习习惯,对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帮助。

二、教学过程之中改进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上细化为四个环节:一是提出思考内容;二是组织相互探究;三是开展师生交流;四是共同总结答案。这样的四个环节,让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启发引领指导下开展深入探究,相互之间智慧得到了集聚,重难点也在师生互动中得到了突破。在《枣核》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按照“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悟枣核”这一顺序开展分析,较好地把握文章结构与情感线索,从旧时同窗在美国的事业、生活状况入手,分析和接下来的爱国情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他的思乡之情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这样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了探讨,每个小组还总结梳理出经验成果在班级进行分析互动。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交流,通过把同窗在美国生活、事业的顺畅和心中始终欠缺什么进行对比,进一步衬托出思乡爱国之情在心中的崇高位置,通过内心活动描写以及栽垂柳、养睡莲、忆北海等表现,进一步突出了同窗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深厚情感。在这样的分析研究中,笔者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向的引导,同时还进行细节难点的点拨,让学生从这些细节中,特别是从心理活动、动作描写中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情感。这样的引导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文章框架结构、思想情感,而且也从这些细节的处理中把握到了许多写作技巧。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进一步感悟出海外华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且对以“枣核”设置悬念的文章格局构思具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笔者还引导学生从文章巧妙布局、手法巧妙运用两个方面对这一篇课文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强化感悟效果并内化吸收为创作能力的过程。

三、在教学反馈之中收集参考信息

开展阅读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同学的帮助下认真分析研究、顺利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因为教学中的成效如何需要有力的佐证,教学中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也需要通过教学反馈来加强。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当堂检测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材理解和把握的程度,对教材技巧分析的深入程度,从而为准确客观评价学习成效提供有效依据,也为教师教学调整提供有力参考。还以《童年的朋友》为例,笔者针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任务,选择其中的知识要点进行检查,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其主要内容为: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运用形近字组词方式进行区分巩固;掌握“咕哝、丰润、诅咒、五光十色”等词语;分析课文描写的是外祖母,为什么不直接以“我的外祖母”为题;教材中三次描写了外祖母的眼睛眼神,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感悟出什么样的人物内心世界;结合课文学习体会,开展一段人物描写的想象,以“你昨天怎么把水瓶打碎了?你慢慢告诉我”为题拓展想象为一段对话。以上述内容编制一组简要的测试题,可以帮助学生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要点,了解自己实际学习成效如何,教师也从中获得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如果有薄弱环节可以在下一节课的学习中进行拾遗补缺,保证了教学不脱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事关整个教学成效高低,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创新,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研究,更好地提升教学成

作者:张华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级中学

第六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获得途径及原则

1.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获得途径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取有着多种的途径,主要就是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来获取,还有就是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学习进行获得,还能够通过个人的反复实践进行获得。

2.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原则。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策略的实施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主要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是对自主学习实现的基础,能自主制订学习计划以及目标,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符合自身成长的学习目标。自我评价以及自主反馈是对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而自主调节以及自我监控则是重要的实现自主学习的手段。只有将这些相关的原则得到充分重视,才能够实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效益。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应用策略

1.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只有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有效提高,才能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实现。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想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就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发挥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恰当地运用纪律约束功能,对教学的情境实施有意的控制,对知识传授的状况有效控制。

2.对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要将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引入到课堂中来,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学和其他的学科而言,比较注重交互性,所以课堂的氛围对实际教学的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良好的课堂互动是对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例如,对初中语文课程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其中的童年趣事让学生主动回想,并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以“童年趣事”为话题进行演讲,从而学生就会搜集相关的资料主动地进行对资料加以阅读,通过对自己童年趣事的演讲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有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能得以充分调动。

3.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一些有着开放性的问题加以设置,让学生的开放思维在问题的主动思考下得以有效培养。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过程,例如,在《苏州园林》的课文讲述中,可以提出苏州园林为达到图画美效果,具体的设计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在课文中进行寻找和问题相关的答案,从而让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学习。真正的有效课堂管理是学生的内在管理,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来,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总而言之,处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加强初中语文教学的自主学习能够对实际教学的效益得以提升,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这也是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张树雄 朱福争 单位:甘肃省古浪县古丰教育工作站

第七篇

一、加强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每门功课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课堂内容有大致了解,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当前市场上有很多教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把握好预习的大致方向。同时对作者的经历,文章的写作背景都有介绍,让读者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更深的体会。在教材课文的开头,一般都有简单的预习要求,在课文后面,都有一些作业,这些都是文章的重难点。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学生至少要把文章读两遍,有一定程度的理解。除了这些,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置其他的问题。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学习中,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课文写的是父亲的背影,为什么还有1~4段的内容?文章通过哪些事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前两个问题,通过对文章的通读,都能有大致的答案,而最后一个问题,是在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比较高,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从这个问题出发,分析课文,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改变课堂形式,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转换自身观念,对自己的身份重新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学生的领导者。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平等交流前提,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告诉学生该怎么去思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才能记得长久。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促进自主学习。

1.通过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动脑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基础上,通过合适的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课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启发其他的同学,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不可能看清课文的所有问题,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在提问中,师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2.利用现代教学方式,带给学生直观认识。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教学工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多了解园林艺术的知识,向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精致美丽,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成就。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介绍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对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产生由衷的佩服之情,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理论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3.多样化课堂形式,营造热烈的语文课堂气氛。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模式,是将新课改贯彻落实的切实举措。辩论会是初中语文课独特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表达能力,促进了思维的灵活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加深学生的理解。《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愚公该不该移山就是一个很好的辩论话题。有人说移山还不如凿山,打出一个通道,有人说可以修路,直接翻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在组织辩论会的时候,教师要精心的策划辩论赛的形式,制定好辩论会的规则,避免辩论会出现双方情绪失控或者冷场的情况出现。通过辩论赛活动的开展,避免学生思维的模式化,固定化,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很多教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无法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然而,在自主学习中,却能有独特的方式。《安塞腰鼓》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可能有人有疑问,声音真的会那么大那么激烈吗?在课堂中,我们也可以简单的让学生体会一下。由教师来控制节奏,让学生拍桌子,大家保持频率一致。发出的声音直接影响到其他班的教学活动,当然,这种方式要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进行,并且要适可而止,防止产生不良影响,但这种方式可以直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描写的壮观场景,是一种独特的课堂形式。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现

初中是学生追求独立,展现个性的代表时期。只要教师引导方式适当,就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要盲目抹杀。在教学中,多问学生文章中你认为那句话让你感触最深?这句话还有第二层意思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另辟蹊径。让学生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教师适当的赞赏鼓励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质疑自己的见解,“尽信书不如无书”,敢于挑战权威,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严肃,在课下要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促进师生交流。独立思考不是经过一次两次的训练就可以长久养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加以提醒引导,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将学生分组学习,促进共同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独特的见解和不一样的感触,将班级学生分为4人一组,加强他们彼此的团结合作,在学习中互帮互助,互相启迪。即使是古人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再优秀,也有不足之处,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多向他人学习,才能提高自己。在课堂上,对于思考范围广的问题,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小组成员交流感想,然后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汇总各组讨论的结果,对于思维方式独特的小组,发放小奖品,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每个班都有比较懒惰的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让努力的学生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共同进步。总之,自主学习,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积极思考。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喜欢上探索学习的过程,主动去学习。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响应国家新课改的号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运用自主学习理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作者:杨银花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第八篇

一、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兴趣

兴趣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重要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产生探究的兴致。引导学生善于在探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一是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质疑中探究。例如在学习《说虎》一文时,教师问学生:老虎凶猛不凶猛?厉害不厉害?学生说凶猛、厉害。教师接下来又问:为什么老虎如此凶猛、厉害,却会被人类捕杀?学生们对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所以,教师在平日教学中,要注意以有趣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让学生品尝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二是创设操作式情境,在模拟演绎中探究。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读到描写胡屠户的句子:“把拳头攥得紧紧的……”,学生会提出问题:此处为什么用“攥”而不用“拿”或者是“捏”呢?后来拳头为什么又“舒”过来?教师引导学生在操作的情境中进行动作模拟,让学生在“动”中探究、理解这些问题,这有利于启发学生利用多种探究方法解决问题,激发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是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例如以具体的课文为范本,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学习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文,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之前,一起与学生交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纷纷举手“献计献策”:应该搞清楚本课的生字新词,根据课文的语境进行理解;应该了解课文写了怎样的事情;应该体验课文的情感基调,具体地说,应该理解母亲深沉的爱和母亲的远见卓识;应该弄清文章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就这样,教师与学生一起民主制订学习目标,接下来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整个课堂教师没有过多的干预,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课文的方法,为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再如,在学习《项链》时,教师以本文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要养成四问的良好习惯。即课文写了什么?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为《项链》这篇具体的课文就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如果不丢不赔会是怎样?小说的结局会如何发展?教师就是通过这样的引导,教会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设疑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生本理念,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给学生搭建课堂自主学习的平台。要营造民主的氛围,使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综合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长久,持之以恒。并且,只靠课堂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至课外,抓住课外的预习环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笔者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预习。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教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网、课外教学辅导资料、工具书等对课文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学习本课时,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学生对文本的生字新词、写作背景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掌握与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让学生把在预习当中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提出来,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加以解决。如学生提出了:课文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是小说的主人翁吗?怎样精准把握小说的主题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和进一步阅读找出答案。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水平、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实施课内课外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永奎 单位:山丹育才中学

第九篇

一、让学生自主制订计划和目标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明显区别是现代教育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的。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我总是让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这既是学生的成长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每当开学之初,我就引导学生根据他们自身特点制订学期计划和学习目标,采用的原则是:根据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点制订计划和目标;根据学期目标与单元目标制定个人计划和目标;根据文本特点制订计划和目标。这样,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他们也会自己主动地学习了。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工具学科,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我总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等,有时还让学生自己出考题,考试时,可以看教材、查资料等。这样,学生就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很大挑战,理想的课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成长,在智慧中闪现,焕发异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反思,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让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炫出无限活力。

作者:万静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教育局

第十篇

一、明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投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主实践,主动探索,创造性的学习。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构建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以目标为依据,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让学生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广泛的迁移,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知识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的洪流如何迅速奔腾,仍能运用自学能力迎头赶上。

二、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实践中构建了: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应用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

1.明确目标。在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出符合学生的实际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

2.自学讨论。自学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围绕目标,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一些核心的思考题,创设自学的情境,让学生在自学中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理解不同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3.启发诱导。在自学讨论后或自学讨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学生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想说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教师的作用是“助产士”和“催化剂”,扮演的角色是“促进者”。启发诱导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4.应用评价。在经过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发、指导下,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要把预先设置好的练习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做游戏、抽签问答、接力做题、表演课本小品、抢答竞赛等。练习结束后,进行达标测试,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做到准确、科学、合理,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做到当堂达标。

三、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进入状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如果学生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活动的效益就会成倍增长,诱导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1.引导学生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还要使学生明晰地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当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不应该仅仅单纯地学习这一知识点,要知道这一知识点的作用,意义,它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娴熟地掌握了它会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能娴熟地掌握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当利害关系非常明确地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可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有效地预习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地预习是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佳策略之一,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预热”,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教师要在预习题上下功夫。预习题可以搞得多一些,但题目不要大,不涉及深层次的问题,所提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

3.创设“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所谓“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平,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最有利于学生生成主动学习的状态。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学生具有能够掌握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想转化为现实性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心智活动必然高速运转,各种能力也因得到最有效地磨练而逐步形成与发展。同时,成功的喜悦又必增强自信心与学习热情。为学习奠定了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要注意如果学习材料难度大,学生将其视若天书,学生就进不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反之,如果学习材料的难度过低,或者教学的速度过慢,学生也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作者:韩雪 单位:辽宁省台安县桓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