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名词的范畴分析论文

时间:2022-01-11 02:26:00

导语:时间名词的范畴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时间名词的范畴分析论文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符号具有形式、意义、内容三个方面,语言符号也同样具有形式、意义、内容三个方面,它是“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语法学家们对语言符号的研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在研究中,当代语法学流派无论是形式主义还是功能主义都承认语言事实中有句法因素、语义因素、语用因素。现代汉语语法学界根据符号学的思想从“结构、语义、表达”的角度对现代汉语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从中建立了三个平面理论: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本文以三个平面和三种因素作为理论框架讨论现代汉语时间名词的范畴问题。范畴可以理解为最高意义的抽象和概括,无论是词汇意义还是语法意义都离不开用范畴来表达,可是由于人们对语言现象的抽象和概括的角度不同,因此也就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范畴。本文对时间名词的描述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大体分为三个范畴:指称范畴,组合范畴,表达范畴。

(一)指称范畴

当从时间名词的指称意义来看待范畴也就是从语义因素考虑时,我们建立了指称范畴。指称范畴又包括向范畴和量范畴两个次范畴。

1.向范畴。按照时间名词自身表示时间意义是否具有方向上的规定性,我们可以继续分为有向范畴和无向范畴。以说话时间为分界点,如果时间名词可以表示过去的时间或表示现在的时间或表示将来的时间,也就是它指称的时间具有一定方向性,我们称之为有向范畴。指向过去的时间名词称为后指时间词,如“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过去”、“大前年”、“前年”、“去年”、“大前天”、“前天”、“昨天”、“目前”、“当初”、“上周一”、“上周日”、“上个月”、“大上个月”等,指向现在的时间名词称为中指时间词,如“现在”、“今天”、“今年”、“当代”、“此时此刻”等,指向未来的时间名词称为前指时间词,如“将来”、“明年”、“明天”、“后年”、“大后年”、“后天”、“大后天”等。请看例句:

(1)明天学校组织一年级的同学去博物馆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前指)

(2)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将来会有更大收获。(前指)

(3)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中指)

(4)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母亲节。(中指)

(5)那场损失惨重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上周四。(后指)

(6)前年的粮食产量比今年低百分之二十左右,应该认真分析原因。(后指)

我们所说的前指、中指、后指,都是以说话时间为分界点。与说话时间重合的时间是中指时间,在说话时间前出现的时间是后指时间,在说话后出现的时间是前指时间。可是我们不一定老拿说话的此时此刻作为分界点,这个分界点可以发生转移,有时我们可以把分界点转移到过去,有时我们也可以把分界点转移到未来,例如说“汉代”,以说话时间而论“汉代”属于过去,应该是前指时间词,但是我们说“汉以前”和“汉以后”的时候就是以“汉代”作为时间的分界点了,此时“汉以前”是后指时间词,“汉以后”是前指时间词了。同样,时间的分界点也可以移向将来。

有些时候名词自身没有时间方向上的规定陸,既可以表示过去也可以表示未来,我们称之为无向范畴。如“上午”、“下午”、“星期一”、“星期日”、“一天”、“十天”、“五点”、“四月”、“六年”、“上旬”、“中旬”、“下旬”、“立春”、“雨水”、“大寒”、“春节”、“端午节”、“圣诞节”、“某一天”、“有时”、“随时”等。

(7)别担心,我下午一定来。(前指)

(8)老陈,请你对下午发生的事给领导一个解释。(后指)

(9)丑媳妇少不得有一天要见公婆。(前指)

(10)有一天,忽然想起要还这把雨伞,后来又给忘了。(后指)

(11)听说,这栋大楼秋天就能盖好。(前指)

(12)我们秋天一起去香山看红叶的事你还记得吗?(后指)

2.量范畴。从数量角度对时间名词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两个次范畴:时点范畴和时段范畴。时点中的“点”不一定是极短的时间,也可能是相当长的时间,只要是根据一定的基准表达的时间的位置就可以归人时点范畴。当然这个“点”在数量上并没有确切的上下界限,如“一点钟”、“两点钟”、“今天”、“昨天”、“明天”、“前天”、“后天”、“一月”、“今年”、“明年”、“去年”、“前年”、“后年”等,而时段范畴不强调基准只强调数量,通常表示某件事情或情况发生在一段时间里或者某件事情的经历过程在一段时间内,与“点”一样这里的“段”也没有确切的数字对它进行界定,可能短也可能长,也就是说长短不是确定时段的标准,而关键在于它是否在具体的言语表达中体现了并且主要体现了一定的时间量。请看例句:

(13)我国男篮要在一月参加亚洲篮球锦标赛。(时点)

(14)中国一汽轿车公司一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六。(时段)

(15)你的任务是要在三点钟准时把这份合同书送到第一会议室。(时点)

(16)两个人都在火车站等了对方很久。(时段)

时段范畴可以继续下分,分为约量时间词和定量时间词。约量时间词所表示的时段长度没有上下界限,从语感的角度讲只能估计,如“一会儿”,究竟多长时间算是“一会儿”,人们往往很难确定,事实上也不需要确定。它只表示一个模糊的时间量,以此来适应具体的言语表达和语境的需要。常用约量时间词有“从前”、“很久”、“以前”、“许久”、“好久”、“久久”、“长久”、“多久”、“一半天”、“一时”、“不久”、“半天”、“老半天”、“好半天”、“大半天”、“好一会”、“片刻”、“片时”、“少时”、“一会儿”、“一忽儿”、“不大一会儿?“不一会儿”、“刹那”、“一瞬”、“瞬间”、“刹那间”。定量时间词与约量时间词相对,所谓定量是指人们在主观上能感知、能界定的一类时间词,并对它们有一个把握和认识,如“一小时”、“七天”、“八年”、“九个月”、“次日”、“连日”、“数日”,这种认识和把握不一定精确,但却有限量范围,如“傍晚”、“通宵”、“最近”等。

在时点范畴与时段范畴中,上文列出的例词都是这两个范畴中的典型成员。依据范畴化理论,范畴内部的所有成员是平等的。既然有典型成员就一定存在非典型成员,人们研究范畴常常关注它的中心和边缘,现代汉语中有些时间名词就处于边缘位置,在某些语境中它表示时点,在另一语境中表示时段,其原因是这类时间名词既可以强调基准又可以强调数量,如“商周时期”、“春秋时期”、“汉代”、“唐朝”、“元代”、“民国时期”,等等,通过下面例句比较一下:

(17)南北朝时期是音韵学上“音韵峰出”的时代。(时段)

(18)许慎是我国东汉的文字学家。(时点)

(19)明清两代的韵书就数量来说是任何以往朝代无法比拟的。(时段)

(20)考古学家最近在山西挖掘出一批唐代文物。(时点)

(二)组合范畴

进入句法平面分析时间名词建立的一类范畴是组合范畴,时间名词可以与其他句法结构相互作用组合成各种新的句法结构体而进入句法平面。每个结构体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和分析,对于时间名词我们一方面通过其自身的名词性功能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即分布规律如何;另一方面可以看由时间名词自身组成的结构体的构成成分间的关系如何。前者我们称为句法分布范畴,后者我们称为结构关系范畴。

1.句法分布范畴。时间名词在具体句子的分布很广,可以分别出现在主语、定语、宾语、状语、补语的位置上。时间名词出现在主语位置上我们称之为“主位”,用公式表示T+V+N/(N)。出现在定语位置上我们称之为“定位”,T+de/(de)+N。出现在宾语位置上我们称之为“宾位”N+Va+T或介词+T。时间名词除了可以担当一般宾语外,还可以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常用的连系时间名词的介词有“在”、“于”、“从”、“自”,如“在那天晚上”、“在清明节”、“自一九三三年以来”、“自古以来”、“从今以后”、“从明天起”、“于次日”等。整个介宾短语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在具体句子中可以作状语、定语或全句修饰语。时间名词出现在状语的位置上我们称之为“状位”N(N)+T+V或T,N+V。出现在补语的位置上我们称之为“补位”N+Vb+T请看例句:

(21)昨天是星期天。(主位/N出现)

(22)后天元旦。(主位/N不出现)

(23)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定位/de出现)

(24)去年冬天的那场雪我至今记忆犹新。(定位/de不出现)

(25)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宾位)

(26)刹那间,灵感消失了。(状位)

(27)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状位/N出现)

(28)老半天也不见他出现。(状位/N不出现)

(29)结婚才一个月他就离开了妻子去了上海。(补位)

(30)让储蓄所的小伙子、姑娘感动了很久。(补位)

(31)自古以来的风俗习惯哪能说改就改呢!(介宾结构作定语)

(32)东东生于一九九七年。(介宾结构作补语)

(33)从明天起,你不要再来上班了。(介宾结构作全句修饰语)

2.结构关系范畴。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名词按照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组合成的结构体中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由于时间名词在功能上属于名词性的,与其他语法单位组合时语义关系比较固定,句法关系分为三类:①偏正关系。由定语和和中心语两个结构成分构成,成分间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关系。如“今天上午”、“一九二一年春天”、“圣诞节的晚上九点”等,这类结构由T1+T2+T3……构成,其中T1>T2>T3……②联合关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位平等的结构成分构成,整个结构的功能与构成成分的功能一致。如“今天、明天、后天”、“过去、现在、将来”、“上古、中古和近古”、“元旦和春节”,这类结构也是由T1+T2+T3……构成,其中T1=T2=T3……③陈述关系。也称主谓关系。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两部分时间名词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如“明天初一”、“今天星期六”、“昨天元旦”等。

(三)表达范畴

对时间名词的指称范畴和组合范畴的分析都是静态角度的分析,当从动态角度即进入语用平面分析时间名词时,我们把它纳入表达范畴。语用平面的时间名词必然体现语言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在交际活动中如何划分时间名词呢?首先,在涉及它与语言结构和语境的关系时,我们是把时间名词作为指示词语来进行研究的。指示词语是指主要用作指示的语言成分,时间名词这一类属于指示词语中的时间指示。“时间指示指交谈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提到的时间。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要谈论各种事件、活动、动作发生的时间:正在发生,已经发生,将要发生。正因为如此,语言中就必定有用来表示相应时间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或语法范畴。”时间名词作为时间指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指示,不仅是在汉语中在任何语言中都存在这种语法范畴。其次,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时间名词除了具有词汇意义、句法意义之外,还具有话语意义。本节主要从言语行为角度考察时间名词的话语意义。

1.话题范畴。从语用角度看,话语结构可以分为话题和说明两部分。话题(Topic),也有人称之为主题,是相对与说明(Comment)或述题而言的。一般认为话题是陈述的对象,是一个句子中被陈述的人或事。当时间名词进入一个话题领域时,它就成为一个话语谈论的中心,此时它就是话题。在表达信息方面,时间名词作话题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信息,即已知的信息。在显性形式层面,时间名词处于话题位置可分为标记话题和零标记话题。零标记话题没有外在的形式标记,往往出现与句首。例如:

(34)星期天我休息!

(35)白天我值班,晚上你值班。

标记话题有多种形式标记,当时间名词处于话题位置时,其后可用句中语气词,如“啊”、“呀”、“呢”等将话题与述题隔开。例如:

(36)春天啊,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语气词前面既是话题,也是主语)

(37)星期天呀,我休息。(语气词前面是话题,不是主语)

另外,标记话题有时使用由时间名词组成的介词结构。例如:

(38)在这十五年里,他上完了小学,中学。

(39)自一九二一年以来,唐放没有再回来过母校。

2.焦点范畴。焦点是个语用概念,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新信息的重点通常称为焦点。当时间名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成为焦点时,它就成为了表达的中心。一般情况下,由于句子的信息结构安排通常采用有已知到新知的方法,因此,以时间名词作为句子的焦点通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试比较:

(40)他在东京住了七年。

(41)这七年他住在东京。

(40)中“七年”是焦点,而(41)中“东京”是焦点。

有时焦点是人的心理上的主观设置,心理重音标明句子焦点的所在位置。心理重音不同,焦点也会不同。试比较:

(42)张涛去年到过天津。

(43)张涛去年到过天津。

(44)张涛去年到过天津。

此例句中的重音不同表明句子的强调点不同。

[摘要]关于时间范畴的界定问题相当复杂,本文仅对时间名词的范畴加以简单的论述。其中时间副词如“马上、刚刚、时时、忽然”等,时间代词如“这个时候、那个时候”等,一般名词如“时间、工夫”等不包括在內。本文尝试用三个平面理论框架作为指导描写时间名词的分类,目的是为了有助于更好地从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时间名词。

[关键词]指称范畴组合范畴表达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