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试析论文

时间:2022-12-08 04:30:00

导语:诗歌教学试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诗歌教学试析论文

动物依赖本能自动地生存,饿了就觅食,困了就睡觉,它们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生的烦恼和死的恐惧,没有关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忧虑、苦闷、悔恨、孤寂、失望……而这一切,恰恰是人的宿命!人是唯一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动物,这种思考充满了痛苦和不幸。个体生命是那样的短暂而艰难,又是那么的虚幻和荒诞。我是谁?为什么要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把我扔进这个世界,又在一个不可期的将来把我抛出这个世界?活着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找不到理由,那么,它就会成为死亡的理由。任何事物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才会赋予它意义;人的存在也是这样。诗人的存在就是为这个世界提供价值,诗歌所捍卫的正是人的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类为什么需要诗歌?说到底,就是为生命寻找一个理由。

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鱼会],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巴尔蒙特的理由是“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所以荷尔德林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那么,从本质上讲,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朱光潜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我们本来是能觉出趣味来的,只是因为我们的诗心被蒙上了一层又一层阴翳;但在诗人的指点下,我们还是觉出了,可见我们的诗心未泯。

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一直把她们置于青少年的视野之外。比如说,在刚刚试用的这套试验修订本之前的高中课本中,古典诗词寥寥无几;比如说,前几年,高考试卷中的名句填空突然被砍掉,据说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再比如说,相当多的教师对古典诗词的讲解以及几乎全部训练和测试包括高考试卷中的所谓诗歌鉴赏题差不多是在糟蹋诗歌和教唆学生厌恶诗歌。

如果说老年人的生活像散文,中年人的生活是小说,那么,青少年更应该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是谁斩断了这个因缘?这无异于割断了民族文化的血脉!

当然,诗歌的衰落有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原因,但是,诗心没有理由也不应该随着那个诗歌繁荣的时代的消亡而一同被埋葬。

随着商品社会带来的价值冲击,人们面对一个物质化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实际了,现实功利诉求压倒了一切。然而,物质的富足并不必然带来精神境界的提高,相反,它常常会窒息人们的心灵。

我听说,在西方,人们大多喜欢读诗,一本好的诗集根本无须为销路发愁,而到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雨果、歌德等文化名人的生日或其他纪念日,全国各地会采用各种形式来纪念他们。但在我们这里,诗歌或流于民间各种恶俗的顺口溜,或成为少数圈内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至于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则成了当地人发展旅游业的招牌或为经济唱戏而搭台的工具,有多少中国人知道并且愿意说起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呢?

诗歌确实是不实用的东西。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早已过去,而现在诗歌只会让人在“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变得不切实际起来,在“惜春常怕花开早,匆匆春又归去”中变得迂阔起来,在“云破月来花弄影”中消磨了斗志……

于是,如果谁还沉浸在“吟赏烟霞”中,会被认为不正常;而说谁像个诗人,恐怕更多的是一种讥诮;多愁善感更是一种不合时宜的被取笑的奢侈。现代人早就没有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情怀,没有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淡远,没有了“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雅趣,没有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从容,更没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兴致,没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胸襟,没有“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的俊逸,没有“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豪情,当然也没有“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哀惋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洒脱……

所以诗性的衰颓实质上是人性的萎缩,现代人可以上天入地,生存空间急剧膨胀,但与此同时,心灵空间日趋褊狭。当然,诗人救不了世界,也救不了人心。但是,你可以嘲笑世人的贪婪,却没有理由嘲笑诗人的迂阔;你可以批评世人的意志消沉,却没有资格指责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浩叹。同样,语文教育当然也不可能挽救世道人心,更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但是,我们可以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一切文学都具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正像朱光潜所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一个远离诗歌的民族,算不上是文明的民族。诗歌在当今社会遭冷落的可悲处境,与其说是诗歌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不如说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演变正在偏离“美”的原则,正在向粗糙和肤浅、丑陋和病态的深渊滑落。

让我们来看看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这道试题的A、B、D三个选项均停留在对诗句的简单解释上,勉强涉及到“赏析”的地方则吞吞吐吐、语焉不详;惟有C项试图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分析诗人的“感受”和这首诗歌的“韵味”,尽管不够具体细致,倒还差强人意。但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试题分析(2001年版)》却是这样说的——

“C项中,‘闲敲棋子’确是一个细节的描写,但我们仔细体味一下,约客久侯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十分焦躁。由此可知,C项的赏析是不恰当的。本题的选项应是C。”(第15页)

我觉得这个分析是没有根据的。《约客》这首诗究竟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呢?且看——

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

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呢?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焦躁和烦闷的情绪,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也许曾有那么一会儿焦躁过(这种焦躁情绪怎么会持续到“过夜半”呢?),但现在,诗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也许诗人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

如果这首诗就写了诗人等友人而没等到,因而“十分焦躁”,那还有什么诗意可言?

为什么我们会有“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十分焦躁”的看法?原因是我们习惯于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在今天的人看来,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别说“有约不来过夜半”,就是过了几分钟,也不能忍受,当然就“十分焦躁”了。我们怎么能理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意境呢?我们又怎们能容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百无聊赖”呢?至于“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陶渊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苏东坡,恐怕更要被今人视为恨铁不成钢的“二流子”了。在命题专家看来,约客未至就得“十分焦躁”,那么“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当然就必须“万分失望”了。古人的心情我们永远不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装懂也就罢了,还要强迫别人接受,就更不应该了。

诗歌鉴赏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自立意见,强作解人是鉴赏的大敌,“严刑逼供”“请君入瓮”式的命题思路只会剿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从而实际上取消了鉴赏。本来希望诗歌鉴赏题能给沉闷的语文高考试卷带来一丝灵动的气息,但现在看来,在语知部分、阅读部分、写作部分的命题相继走入绝境之后,诗歌鉴赏题的路也快走到尽头了。显然,这不完全是命题者的责任,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出了问题,进一步讲,这也不完全是语文教育思想的问题,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衰颓的表征。

“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仅要创造一种新的意境、新的情趣、新的语言、新的风格,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新的精神和新的人生,同时他还要在大众中创造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追求。我们知道,大众的情趣永远趋向于肤浅、庸俗、低级甚至堕落。谁来提升他们?在一切历史中,这个责任都是由诗人——真正的诗人和他们创造的诗篇——不朽的诗篇来承当的。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柏拉图曾这样说起过亚里士多德:“我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学生构成它的躯体,亚里士多德代表它的头脑。”征服过那么多国家和民族的亚力山大,却无法征服犬儒第欧根尼,以至于他感叹说:“我如果不是国王的话,我就去做第欧根尼。”有人问丘吉尔:“你认为印度和莎士比亚哪一个更重要?”当时,印度是英国在海外的最大的殖民地,丘吉尔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宁愿丢掉十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的,任何一个民族或者说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都不会忘记自己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精神导师,都会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以滋补民族的灵魂。

趣味是可以培养的,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这项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做着相反的事情。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可以迁就、纵容和助长大众的口味,但中学语文教育不能这样;数理化等学科是解决生产生活中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的工具,而语文学科不是工具,它的任务是培养使用工具的人,或者说是为人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塞涅卡说:一个人可以是好医生、好统治者和好语法家,但没有美德就不可能是一个好人。同样,一个人可以是技术精英、政治领袖、媒体英雄抑或是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但他首先是一个人,如果他的精神是贫乏的、灵魂是空虚的、心灵是苍白的、头脑的混沌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完满和幸福的人。语文教育正是要让人们的头脑、精神直至灵魂变得澄明、丰富、深刻和美好起来。

还是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但由于排拒诗性和诗意而变得干枯、丑陋,让人目不忍睹。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有三个诗歌单元(这册书总共六个单元),与课本配套的读本里也选了大量的诗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恐怕正是试图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打造学生的精神底子,他们的古道热肠让我深受感动,以至于在教学这几个诗歌单元的过程中,我也情不自禁地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的诗歌作品。在备课时,我查阅了有关资料、读了很多诗歌,自己首先被深深吸引了: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出现过这么多伟大的诗人,留下了这么多光辉的诗篇,而他们的生平遭遇又何尝不是一篇篇不朽的乐章啊。我常常呆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的青年学生不背诵1000首唐宋诗词,怎么对得起我们的民族文化?

然而,学生不喜欢。他们没办法喜欢,数理化作业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那有时间和精力从容涵泳;他们没必要喜欢,看看高考试卷中的那两个关于古典诗词赏析的选择题——它们把充满审美愉悦的诗歌欣赏搞得那么面目可憎,读再多的诗歌有什么用?试卷中就那么几分,而且还不用——常常是禁不住推敲,瞎蒙蒙就足以应付了。当然,这跟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吸引不了学生也有关系,但前两个问题不解决,语文教师纵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啊!这是一个讲究实际的时代,对于学校、家长和学生来说,高考就是一切。但是,如前所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高考的杠杆作用,把语文教学导向充满诗性光辉和人文精神的宽途。如果担心学生因为要多读诗书而少做了几道数理化题从而拿不到奥赛金牌从而辱没了国格和民族形象,那么,就把语文课上那些用于繁琐的课文分析和莫名其妙的训练的时间拿来指导学生阅读吧。如果担心讲解和训练少了,学生就不能熟练地运用“语文”这个工具,以至于母语也不会说了,“官样文章”也不会写了,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已经“熟练”到何种程度了——

“高考是高水平的考试,但我们非常不解的是竟有这样多的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母语作文。许多作文语言的基本功差,连话也说不清;有些学生热衷于使用欧化的语句;一些考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写不顺,错别字过多……学了12年语文,竟然无法用母语通畅地写一篇800字的文章,竟然无法让人从中感受到母语的美。”

“今年的高考作文仍旧反映出中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他们辨析问题多数还停留在‘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谁对谁不对’上,缺乏理性高度,极少能从人文高度认识诚信问题,充斥在议论文中的,仍旧是大量的假话大话空话,官腔官调,文风恶劣。为什么29万考生中没有人能写出纵横天下、大气磅礴的文章?在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一个学了12年语文的高中毕业生竟然毫无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人文素质能合格吗?”

“从总体上看,29万份作文试卷大多数是缺乏书卷气的,简而言之,不像有文化的人写的,不像读过书的人写出来的。

以上几段文字出自江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主办的《招生考试报》2001年第2期(总第463期),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大段引用,是因为它的确说出了实情。

我们知道,江苏省还是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其情形尚且如此,全国的中学生、我们这个民族的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就可想而知了。

中学诗歌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

比如说讲宋词,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两宋词坛的概况:

从北宋初期的二晏(晏殊和他的儿子晏几道)、欧(欧阳修不但诗文出名,词也是北宋一杰。他的作风富丽婉转,一往情深,如《蝶恋花》和《临江仙》。)、张(张先,字子野,因为他的词中名句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所以又自称“张三影”与柳永同时。)到柳永(“奉旨填词柳三变”),都是婉转委曲的风格,自从苏轼出而词有了豪放的风格。晁无咎说:“居士词,人多谓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内缚不住者。”此外北宋词人之著者,有秦观(字少游,集婉约派之大成,蔡伯世称:“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唯少游一人而已。”如《踏莎行》)、贺铸(字方回,吴梅说:“北宋词以缜密之思,得遒练之致者,惟方回与少游耳。”如《下水船》)、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吴梅说:“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为万世不祧之祖。”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批评道:“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惟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与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李格非的女儿,赵明诚的妻子。她的名作《声声慢》,张义端称其“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人,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以上都是北宋巨子,其他负盛名的,还有王安石、李之仪、黄庭坚、张耒、陈师道等。南渡以后,国势大变,因之词到南宋,一变而为雄放,或者一变而有颓废之风,这完全是政治背景的关系。苏轼之作风又盛行一时,辛弃疾、张孝祥就是这一派的代表。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刘潜夫说他“大声镗嗒,小声铿訇,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禾农]丽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辛词的豪放者如怒涛排壑,而细腻者又尽幽咽之能事,确是南宋一大宗匠。如《贺新郎》、《祝英台近》等。张孝祥(字安国)纵笔直书,横放无涯,他的《六州歌头》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南宋词人中词如周美成者,有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范成大评他的词“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南宋重琢句而求雅正者,尚有吴文英(号梦窗)、史达祖(号梅溪)。此外,如陆游的词也颇有豪放气,陈亮、刘过有辛弃疾之风,陆游、陈亮之《水龙吟》,刘过的《沁园春》,皆是名作。[注]以上材料均来自《词曲》一书(蒋伯潜蒋祖怡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再比如说,讲苏轼的作品时,应该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一方面,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但不是冲突与反抗),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时代的内心苦闷。”(《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著)“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如果没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北宋那个特定的时代,那就没有苏轼。所以,要读懂苏轼,当然还有李杜韩柳,就不能离开时代、社会、民族和人;反之,读苏轼就是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读中华民族,读世界,读宇宙和人生。

“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古人早就讲过,但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习惯于把它们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并且还贴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标签,随意曲解、阉割、糟蹋,把历史上的这些敏感、智慧的“头脑”简单化和庸俗化,让他们在我们的心里一次又一次地死去,变成古董和标本。

但是,《诗经》没有也不应该死,《离骚》没有也不应该死,“汉乐府”没有也不应该死,“魏晋风度”没有也不应该死,“建安风骨”没有也不应该死,李白没有也不应该死,苏轼没有也不应该死,关汉卿没有也不应该死,曹雪芹没有也不应该死,鲁迅没有也不应该死……他们应该永远活在产生这些大师和经典的民族的后代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心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传统就是现代,终了就是开始,死亡就是新生!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即将出台,我们有理由相信,语文教学改革将真正开始,一个回归诗性和人性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呼之欲出。尽管阻力重重,但似乎应该到时候了,应该到让我们死去以迎接新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