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辨析教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06 03:44:00

导语:阅读文章辨析教学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阅读文章辨析教学管理论文

一篇好的作品,不论放到任何时代,都有其实用性。文如镜子,胜似镜子,它既是历史再现,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读一篇文章,就是认识一段历史,体验一段情感。每一位作者写出的文章或是表情达意,或是说明一种道理,也可以是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一个时代的主流。因此,在不同的时代阅读同一篇文章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教育效应,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改变教育观念,转换师生角色,敢于放弃那种千篇一律地要求学生一定按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学习,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还学生以读者的地位,真正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鼓励学生智慧的、精彩的,有个人意味的多元化解读课文。

一、先读进去,再想开去

教师在教学语文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引领学生把握好课文的主要目标,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在已理解文章思想的基础上拓展开去,想自己所想,各抒己见。比如说,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所反映的是十九世纪作者所看到的广大人民深受苦难,贫富不均的现实。课文通过写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把幻想与现实作对比,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命运的悲惨。有一个学生在课文情感拓展延伸,谈谈自己的感受时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了解到了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不能乱花,钱是来之不易的。课文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因为在大年的那一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分钱,所以不敢回到家中。可想而知,要挣到一分钱是多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

多好的理解,学生把安徒生童话跨越时空,变成了今天要节约、珍惜每一分钱的教育读本。学生在读中感悟,赋予课文新的生命活力。

二、阅读理解,立体思维

学习语文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允许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尽量挖掘出课文中饱含的寓意。记得这样一个思考题:一棵树上有三只小鸟,猎人用枪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按人们常规的思考,答案是还有两只。但是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树上同时栖息的三只鸟,打死了一只,另外两只早已飞走了,怎么还会有鸟呢?另一种答案:打死的那只飞不了又没有掉下来,还在树枝上,因此,还有一只。如果说第一种想法是正确的,那么第二种和第三种答案就是这道题的“歧义”。是出题者出题时始料未及的。那么我们读一篇课文就要鼓励在常规的教学内容中发现新的寓意。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重点抓住大榕树的茂盛和树上鸟多鸟欢来启发学生,认识这是一种欣欣向荣的生命现象,从而体会生命力的伟大。可是,当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时,有学生说: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是因为那里的人们有环保意识,保证了大榕树的生长,调节了自然生态的平衡。我相信,只要我们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整个地球会变得比天堂更美。这是教学中的水到渠成,学生信手拈来的表现。

三、敢于质疑,勇于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肯定学生通过学习而得到的体验与启发,只有关注孩子的独特的心灵体验,尊重孩子的思维差异,才有可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九义教材课本的课文《三味书屋》是一篇讲述三味书屋的布置和鲁迅小时候在这个地方勤奋学习的一段故事,表现了书屋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鲁迅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好学的精神。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是鲁迅要求自己“时时早,事事早,丝毫不敢松弛地奋斗一生”。可学生在讨论时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同学认为:鲁迅用“早”字来警醒自己勤奋学习是好事,但是,他在书桌上刻字是不对的,这表现出他不爱护书桌,不爱惜财物。学生的思维结果也许有失偏颇,但是学生能有新的认知视觉,敢于探究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语文教学善于打破课内外的界限,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对发展学生的阅读探究素养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