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文学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12 06:16:00

导语:新课标文学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课标文学教育论文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服务于生存需要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它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用较丰富的文学情感来调节在激烈的经济生活中的快节奏,用较高的文学修养来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袭,用较犀利的文学艺术眼光观察世界,用较锋利的文学艺术手法改造社会。这就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热点,同时也成为了教学的弱点、难点。

长期以来,对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分析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或者把学生们赶进教师的“陷阱”里,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薛毅先生在《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那套阐释体系也能把经典作品讲偏讲歪,讲得味同嚼蜡,刻板无趣,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大词概括,再加上阶级局限、消极面,就完事大吉,天衣无缝了。里面就是没有人,没有人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教师教学生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像上帝一样审判芸芸众生。他们说,《项链》批判不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是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这样一来,那个女主人公活该倒霉。这样一来,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那套阐释的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这种教育现状决非个别而是较普遍的现象,作为第一线的教师,笔者对此是深有感受的。

我们知道,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很难设想,一个心灵狭隘、思维单调、情感枯竭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文学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而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经验去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去感受去感悟作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的指导意见是这样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标准”中强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教师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强调的是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不是教师的“教”。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种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却绝不是正确的最终答案。这些知识在被个性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讲毫无意义可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用我们对知识的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的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以此来决定自己的学习的取舍性与取舍度。学习者在学习时,脑袋决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一张白纸。在学习者脑袋中,日常生活形成的经验已构成一个预结构。所有学习者都是以学习者现有的经验(即认知的预结构)作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生长点,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土壤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预先经验,不能把新知识作为一座凌空飞架的桥梁,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来自于学习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的。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这种建构的完成。

文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有个性,甚至有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个性的、多义的乃至不确定性的东西,决不是用一些统一的大概念能概括得了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的却正好相反,千千万万个读者只有一个路瓦栽夫人,只有一个鲁四老爷,只有一个王熙凤,个性化的东西被概念化了,文学性被政治化了,人性人情的东西被理性化了,审美的意识被格式化了,难怪我们的文学课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那么,文学课应该怎么上呢?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也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我很赞成张炜先生的说法,除了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等技术性的部分外,课堂的分析、由分析而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结论是不应太多的,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成一场文学盛宴,即搞成一堂集体欣赏课,尽可能地诱导每一学习者,让其个体经验复活,活生生地,一个一个地从群体中分离出来,让具体的生命有了具体的感动,而不是把大家的感受搅在一起,模糊化,统一化,格式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为主体服务,为每一个学习个体提供更大经验、思维空间的发起人、主持人和导航者,引导学生达成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因为文学教育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建构来完成的。

这正如《学记》中讲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目标、方法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提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示范,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让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让他们完全融进作品之中,陶醉于其中,在“走进”与“走出”中完成与作品的对话,完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

当然,这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决不是一种无序的绝对的自由谈,它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基础,那往往会浮于表面,课堂上似乎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收获,文学教育者的目标还是无法实现。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培养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阅读品质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诸如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等,不一而足,这里不再赘述。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也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而文学教育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学教育的路子还很长,需要更多的有志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共同探索,我相信这条路子会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