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文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共建
时间:2022-09-08 10:55:32
导语:实现文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共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其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途径之一。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具体来说是指在文学领域,如诗歌、小说、评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面对当今“金钱拜物”思想的泛滥,提高人文素质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为重要。文学素养水平高雅或低劣,直接影响到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又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因而,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同构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教学来说是尤为迫切的任务。
一、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综合能力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这种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1]1文学具有审美性。而作为一门课程,所谓的审美性,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特别是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味经典作品的审美内涵,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及知识库存,拓展学生的理解空间,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让学生掌握鉴赏评判的方式方法,提高其鉴赏分析能力。同时,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通过书面口头作业,加强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注重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水平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述世界的能力。在此目的下,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如,在演讲稿《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的授课中,让学生更为系统地认识语言的有用功能、生发促进功能和浪漫功能等。在实践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特别是学生常出现的语言表达错误现象举例分析,综合概括出汉语言的特点及其优势;设情境题,让学生找到最为恰当的语言去表述,以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庄子•秋水》重在让学生理解如何突破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文中阐述的万事万物皆有局限,引而认识到人自身的局限性,追求一种超迈的人生境界。课后,提出“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吗”“你如何理解庄子的相对主义”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举办小型辩论赛,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辩论的方法,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
(二)加强文学艺术的陶冶,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合理优化的知识体系将为大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当前的教育机制管理下,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往往过窄,有单一的偏向。大学语文的课程可以适当地弥补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缺陷。如,在《梵•高的坟茔》的学习中,在游记知识点的讲解后,播放梵•高作品欣赏的相关影片,辅之于绘画基础知识和梵•高生平的讲解,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进行了一定的艺术陶冶。《女孩子的花》可从女性绚烂生命、悲剧际遇和纯真性格的写照中,引导学生体会青年女性对自身命运的紧张思考和复杂的心态,从而引发至自身人生的思考。另外,还可从文中了解关于水仙花的知识。《天才梦》结合张爱玲的生平,感悟“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的烦恼与华美相伴的“生存焦虑”。这是两篇优秀的女性散文,在学习中可加入女性文学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学生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其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业。中华文化的弘扬,对于新时斯的大学生来说,是责无旁贷的。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及文学修养,使其真正担当起优秀文化传承者的责任。
二、传承优秀文化,提升文明品质
大学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即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语文教学应以“以人为本”为宗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而在作为学生走进社会的最后一关的大学这项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语文教学无疑肩负起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学生文明品质的责任。在此理念之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应注重对中华文明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解读,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并结合作品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加以肯定,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
(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树立民族自信心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的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可能产生民族的自豪感,才会对本民族生存与发展更加关心,从而自觉地融入到民族、国家振兴的洪流中。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文”的研习,加深对我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可通过《序二篇》和《家书二则》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序二篇》主要识记序言的文体特征,及其写作手法,进而针对中西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的不同倾向,讨论各自的利弊。通过此文的学习,学生可以较为公平客观地看待中西方文化,树立起扬长避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决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家书二则》中还可以体会一个父亲循循善诱的教导,尤其对个人修养和人生态度问题的分析,所谈问题切中要害,有利于学生们的思想教育。《秦腔》等宣扬民族文化的作品,会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渊源的同时,从历史、文化的层面与高度,深入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充分显示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而培养学生对传统中华文化的热爱,在传承先人的优良品质的同时,更体悟其生命的意志及奋发进取的精神。
(二)注重德行的培养,锤炼文明品质当今社会,道德失衡,不管是“我的爸爸是李刚”还是“药家鑫事件”,都表明当代不少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道德观念的严重缺失。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德是每个人立身处事的根本,行是每个人的行为规范。有了良好的德行,才有好的行为规范。好人好事具有典范的教育作用,而人格的魅力更易于感化人、教育人。大学语文教材在文章挑选上显然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主要歌颂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行:待人厚和律己严。此文的学习,除可了解叶老的德行外,更是教育学生以其“躬行君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行为榜样,反思自己,正确看待别人的批评甚至是指责,发挥“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梵•高的坟茔》在文章中引用了罗曼•罗兰的名言:“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他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澹泊”教学中可结合作者范曾淡泊名利,热衷于慈善的高风亮节,就“今天的社会,清贫是否应当提倡”的问题展开讨论。精神没有依附,灵魂也就变得龌龊。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认同,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民族素质整体提高的必要条件,更是塑造文明品质的先决条件。面对金钱至上、道德失范、追逐名利等现代社会浮躁的状况,许多大学生没有了理想,没有了信仰,怀疑真理,怀疑崇高,怀疑一切,崇尚不劳而获,没有踏实的作风,总异想天开要一步登天。崇洋媚外,认为只要是外国的都是香的,不少人甚至把在中文话语中夹杂英文当成是时髦,人与人之间更缺少温暖,社会呈现较多冷漠,人性更凸显了阴暗面。整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就是对财和权的较高认同,极具功利性。要改变这种社会普遍现象,提升文明品质是关键,而人的价值取向更是核心。
三、挖掘励志哲理,引发人生思考
中国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定为自己的目标,中华文化中有大量关于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中国的儒文化是哲学先验论与道德论的融合。它的一个重要涵义是,将伦理道德中心主义渗透于感知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之中[2]2-3。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以“伦理”为核心。在对待人与天地万物、生死鬼神之间关系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强调“天人合德”或“天人合一”的泛道德主义和人本主义文化[3]17。在社会内部的群已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突出强调“伦理”而非“契约”,从而形成了高度推崇个体的道德修养与讲究群体间“关系”的伦理中心文化[3]18。
(一)注重古典文学的学习,引发人生哲理性的思考古典文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征,而且较多地蕴含了人生的哲理。通过学习可以达到自省其身,从而引发对自己的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如,《庄子•秋水》宣扬了“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的超脱旷达的人生哲学。其思想意义在于指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不断开阔眼界,不停止地学习。《论语•先进》则触及了一个永恒的问题,即人应该如何安顿自己的人生。这是现在的大学生最迷惑的问题,却又是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问题。可让学生就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晳四人的回答深入地思考,进而对“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孰轻孰重”“孰去孰取”“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何在”[1]235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这些古文的学习,体会中华文化对个体与社会群体意识和谐统一的强调。
(二)加强现代文学的学习,塑造健全人格现代文学较注重个体的人格价值和人格意识[2]7。不少文章致力于针砭时弊,挖掘社会或民族的病根,批判性地警醒人们对社会进行深度的思考,对自我的人生进行反思。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以一只猪的境遇为例,揭示出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而我们相当多的时候,却于此浑然不觉,安然处之。文章表面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世,警醒人们: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被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人们于此应当有所醒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1]59。马克•吐温则在《给青年的忠告》中警醒青年:要洞察世事真相,保持自己的主见,人生之路须由自己来走;要用心刻苦地根据规矩培养好自己的品格[1]365。《个狗主义》又是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作者严厉抨击把个人主义庸俗化、动物化的时代病症,指出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化进程,甚至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1]64。针对“个狗主义”———“不把别人当人,也不把自己当人”的动物性,结合当今丧失人性的社会事件,如药家鑫事件等,让学生思考辩论,找出事件的根源,从而有所启发。
在《复仇》中旁观心态、看客行为是鲁迅揭示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之一。让学生联系当今,从社会和自身上探究这种劣根性的现象,并对此种现象展开讨论。特别是“看客心态”的分析,并就“今天还需要鲁迅式的‘复仇’吗”进行辩论。最终理解鲁迅式复仇的深意:向看客们“复仇”,实则为对国民精神的“疗救”。当今社会发展不均衡,社会管理、道德教育失衡。近年来发生的机场伤母事件、公务员弃父事件等等,主导者都是高等教育出身的人,这些现象表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走进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高等教育出现了问题。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其可以承担一定的教育重任。因而,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蕴含哲理的文章,陶冶情操,重塑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为建立更为完善和科学的道德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将要面对的是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要有较强的竞争力,作为一个中国人首要的是精通中文,要善于表达,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增加软实力,更好地打造自己的人生。“文以载道”。“文”是手段,“道”是目的,“文”为“道”服务。“道”,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大学语文的教学即是从“文”入手,为学生释“道”,通过学习先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涵养和智慧,激发学生忧国忧民报效国家民族的情怀;通过学习中西方先进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实现文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同构,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 上一篇:语文教学心理素质的培育
- 下一篇:语文教改与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