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情辞关系实践分析
时间:2022-06-10 03:49:24
导语:语文教学中情辞关系实践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本由“情”与“辞”相互交织而成,“情”可以理解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辞”包括语言、结构与逻辑。情辞相生,互为表里,融为一体。回归文本的情辞关系,共情与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维度。共情教学借助语境创设,培养学生共情能力;思维教学探寻“有意味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建构。两者同时进行,相互渗透,不可偏废,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辞关系;回归文本
一、“情”与“辞”的关系
“文本”(text)一词来源于西方,原义为“编织、联结”,是西方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保罗•利科(PaulRicoeur)认为:“文本就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dis-course)。”[2]当前“文本”一词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符号学、新闻学等多个领域。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3]他认为,文本由“情”与“辞”相互交织而成,“情”是经线,“辞”是纬线。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与生活经验等,按照课程标准与课程计划精心选取的优秀文本,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一般具有典范性、审美性与思想性,可以说是情辞兼具。“情”可以理解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辞”包括语言、结构与逻辑,“情”与“辞”构成文本有机的整体。“情”是灵魂,“辞”是载体,辞以情发,情不动则辞不发,情由辞显,辞不发则情不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情辞相生,互为表里,融为一体。“辞”指向文本的符号层面,而“情”指向文本的情感层面。《易经•系辞上》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4]古人把“辞”的重要性提到“能够鼓动天下”的高度。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补充道:“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5]也就是说,“辞”并没有脱离于文本内容,“辞”是文本内容的表现形式。哲学家黑格尔说:“文字乃至于其他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6]“情”是最能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内容要素,而“情”的外化是以“辞”为中介的。崔峦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血与肉的关系,人文性是“血”,工具性是“肉”,有血有肉,才能成为鲜活的生命。“情”与“辞”作为构成文本有机整体的两大要素,最能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的特点,这也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深入文本,理解“情”,解析“辞”,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二、借助语境创设,培养共情能力
“情”是文本的生命,是具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一定行为倾向的持久性系统。在文本创作的过程中,从题材选择到语言特色、主题提炼,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7]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例,从低学段的童话、寓言、故事和浅近的诗歌,到中高学段的叙事性作品、优秀诗文,这些文本蕴含的“情”主要观照人与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显示出层次性、丰富性与系统性的特征,有的表达对祖国、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有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引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共情(empathy)属于心理学范畴,指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人格特质。共情教学是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充分调动个体情感、精神因素和想象能力,通过品味文本的“辞”,感受、体验、理解文本世界所承载的“情”,与作者、与自我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促进个体人格、精神、理想的生长与形成。一方面,教师要创设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展开想象,理解并领会文本表达的“情”,实现思想的启迪与生命的融合。“情”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既要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也要将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阅历不足,情感体验缺乏,引导他们“披文入情”有一定难度,教师要从小学生日常生活入手,鼓励他们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要寻找文本与学生内心的契合点,设置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与作者的思想、价值观产生火花,提升共情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还原作者文本创作的“历史情境”,从作者当时创作的境况和心态出发,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入境入情入理,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建构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形成自身的感悟和思考。文本创作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所处时代密切相关,因此对文本“情”的解读倡导知人论世。学生如果不理解文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发过程,就无法产生共情,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流于表面。由于小学生涉世未深,受到自身阅读经验与知识储备的制约,教师要借助相应的信息化手段,或是组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所知、所想、所感得到升华。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认为:“文本的意义,不仅仅是偶然,而是经常超越作者。这就是为什么理解不仅仅是一个再现而是一个生成的活动。”[8]教师综合运用感知、体验、想象、联想、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情,其意义不只在于对作者原意的还原,更重要的是以文本为媒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建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验文本的意义,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升华,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知识建构、情感交流、想象拓展、思想升华等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有助于实现学生对文本意义的重新建构,形成丰富的内心体验与精神境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中“情”元素的深入挖掘。教师要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自然、引向文化、引向社会、引向人生,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与思考,使其在知、情、意、行方面获得全面发展,逐渐形成自我的判断、表达方式与思辨能力。在共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理解,同时顺势进行正向引导,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积极转化。
三、探寻“有意味的形式”,促进思维建构
《易经•系辞下》曰:“圣人之情见乎辞。”[9]共情教学只有与“辞”的教学密切结合,才能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脱离“辞”谈“情”,那么对文本的理解无异于空中楼阁、镜花水月。“辞”由语言、结构与逻辑构成,三位一体。按照童庆炳教授的说法,“辞”即文本“有意味的形式”。[10]如果说共情教学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那么“辞”的教学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甚至可以说是理性价值所在。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规范表达最直接的来源。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作为语言运用的范例,引导学生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等不同层级探寻语言形式的意义,解构语言密码。教师可采取诵读、语法训练、读写结合等语言实践方式,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字、词、句、段反复进行“抽丝剥茧”的细读与品味,领悟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准确、具体、生动地表达文本的深刻内涵,积极探究语言建构在表达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发挥的具体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在掌握文本语言表达的特点与规律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语文思维,同时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积累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要避免花费大量课堂时间进行逐字逐句地过度细读,忽略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习得的知识碎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11]每个文本都是有机的整体,教师要立足整体,将文本看作结构化系统。结构是整个文本的骨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体现了文本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统一。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梳理行文脉络、解析各段落之间以及段落内部的层次、厘清写作思路等方式,探究文本的语篇结构与组织方式,从整体上深入理解作者的谋篇布局如何为表达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服务的,深刻领会文本语言表达的层次性与内在关联性,使学生对文本形成“鸟瞰式”“结构化”认知,提高阅读素养与写作素养。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更多关注知识、情感等人文层面,理性缺位成为普遍现象,尤其忽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充斥着非理性的表达、不清晰的条理、不严密的分析和不合理的推理。李海林提出:“只要承认语文课以‘语言’为核心,就同时承认了逻辑对语文课的意义是‘不可或缺’。一句话:因为语文课要学语言,所以逻辑知识不可或缺。”[12]他把逻辑置于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地位。逻辑包含理性的内涵,指文本内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条理与规律。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就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动他的脑筋的,看作者是怎样想和怎样写的。”“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13]教师要引导学生剖析作者写作思路,从微观层面解析文本内在的逻辑建构,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概括、比较、演绎、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并在阅读与写作中自觉地加以运用。语文教学本身应该是一个充满着人文情感与理性光芒的过程。回归文本的情辞关系,共情与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维度。共情教学借助语境创设,培养学生共情能力;思维教学探寻“有意味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建构。两者同时进行,相互渗透,不可偏废,涵盖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相关内容,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陈莹玉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 上一篇: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实践分析
- 下一篇: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