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运用
时间:2022-04-03 08:51:50
导语: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
孔子曰:“好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没有良好的探究氛围,就没有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而教师指导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景,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此产生了许多问题,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解决,于是综合实践活动也就产生了。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庐山云雾》等课文中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吸引了学生,文中介绍的内容远远不够满足学生的欲望。因此,一个以祖国风景神秘的景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产生了。学生在课外书中、网络中自主探索收集了许多有关祖国风景神秘的景区内容,获取了课文中没有的知识,走入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更快乐地接受了新知识。
二、点燃兴趣之门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有主动性,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浓厚兴趣的支撑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劲头也会愈来愈足。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生真实世界为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如《孟母三迁》《倾斜的伞》等,为学生设计了几个他们感兴趣的自选课题,通过自我的实践寻求答案,获得感悟。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对“父母之良苦用心”有了更深的体会,为理解课文埋下了伏笔,因此设计奇趣而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课前实践活动,可以促进课堂的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自主活动、深化创新
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为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们能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让其自主创造力得以提升。
教材中有许多时代性、教育性很强的课文,学完后,学生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以《大自然的启示》一文为例,学完课文后,学生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我引导他们以“家乡环境状况及保护措施”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观察了当地的居民小区、街道等,访问了科学老师、年长者、医生及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图书馆、网络上收集了大量资料。活动结束后,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受到了教育,也意识到了环保的紧迫性,即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他们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标语,创作宣传画、手抄报、环保小儿歌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课后通过设计延伸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语文与综合实践结合教学,这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我们还要大胆探索下去,只有在多渠道的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以良好的心境主动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汪萍 单位:新县特殊教育学校
- 上一篇:新高考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转变研究
- 下一篇:综合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