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情感智慧价值探讨
时间:2022-04-12 10:38:21
导语:语文教育情感智慧价值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语文教育中情感智慧的缺失已成为限制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发展的一块短板。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出的情感能力,其对欠发达地区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人格培养,师生的和谐交往,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要改善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就必须充分认识语文教育中教师情感智慧的价值。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情感智慧;情感教学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至今停留在较低的发展阶段。这种教育的欠发达不仅表现在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的条件上,更突出地表现在教育的水平以及学生智慧和全面素养的获得方面。从近两年来我们对广东欠发达地区的语文教育调查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期以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已形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问题出在教师教育智慧的缺失,尤其是情感智慧的严重缺位。一方面,教师作为一个个体,其自身的情感智慧与教师信念直接影响着他的教学交往和职业情怀。另一方面教师情感智慧的匮乏必然导致他对学科及其教学过程中最可宝贵的情感资源的忽视。可见,对于改善欠发达地区教育困境,教师的情感智慧具有极大的价值。所谓情感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师生情感及教材文本情感的理性把握所体现出的情感能力。即准确地理解、贴切地表达、恰当地调控与科学地处理情感,并能利用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情感情境进行高效教学的能力。而对于语文教育这一情感性极强的活动而言,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尤为重要,它对打造诗意课堂、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尤为重要的价值。
一、对欠发达地区语文课程的价值
(一)有助于欠发达地区语文情感资源的挖掘。首先,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都是情意深远的美文,蕴含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与体验。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编者也必然会掺进自己的意志与情感,这些都将使得教材内容蕴含大量的情感因素。只有教师对教材文本感情有了深刻的体验感情,与作者产生了真正的共鸣,并懂得将课文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他在课堂中表达的情感才是真挚感人的,也才能触发情感,感染学生,营造情感交融的语文课堂。而在欠发达地区,语文教师备课往往过度依赖教参,有的学校甚至整个年级的语文教师同用一份教案。这样,语文教师自然很难挖掘教材中宝贵的情感资源,更不用说能在课堂上感染学生。情感智慧还是帮助语文教师发现欠发达地区课程资源的一双慧眼。自身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智慧的教师也必然是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其更能敏锐地发现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就如潮汕地区虽是属于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但却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而潮人对国学、古文化、文学艺术,以及海洋文化的推崇更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财富,这些都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但情感智慧的缺乏却会蒙蔽教师发现这些课程资源的双眼!(二)有助于欠发达地区语文情感教学的开展。情感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情感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理性把握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富有情感智慧的教师能够敏感地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并针对学情进行设计,借助它的唤醒功能,激活学生的情感参与,使他们的认知过程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和深刻。而欠发达地区的语文教学,正好可以借助这样的智慧来改善应试教育中学生情感陶冶和精神建构严重匮乏的现状。情感智慧还是一种多模态的表达智慧。语文,不是像科学学科那样可以通过理性、客观的分析来学好的。语文素养往往是在听、说、读、写、思、行等多种信号交织的具体语文情景中通过内隐性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激活文字、图像、表情和姿态、言语、音量、语调等丰富的信息模态,使之在多种信号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来体悟语感,提升语文能力。而富有情感智慧的语文教师正是善于将自身和作品的情感化为绚丽多彩的情智语言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仅在朗诵范读时,能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抑扬顿挫,引人入胜。还能以富有情感的慧眼去发掘文本诗意,唤醒师生的诗情,通过巧妙的语文活动促成师生的诗思与诗语。从而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理解和想象,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沉浸于诗意氛围获得诗意感悟的语文教学境界。(三)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快乐课堂的打造。自古以来,学习本身就被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西方教育者认为,当一个人投入学习时,他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一种强烈的热情、积极、满足、愉悦的情绪情感状态。这是一种治学的最高境界。“乐学”总是比“好学”更能体现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激励作用,它能使学习者达到一种陶醉其中的高峰体验境界。而在欠发达地区,由于长期以来缺失智慧的教学引导,有些学生甚至从未获得过这样一种体验。教师的引导激不起学生的思考,教师预设的问题学生没反应,这在欠发达地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学习以情引情——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用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充满激情的教学言语带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又智慧地借助情绪的感染功能反过来触发自己的教学灵感,使课堂形成良性循环的师生同乐氛围。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学习快乐的源泉。师爱具有激励功能。当教师的满腔关爱通过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是一句激励的话语而有效传递,学生心中就会升腾起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满足情绪,进而大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专注度。同时,师爱还具有情感的正向迁移功能。通常,学生总是因为自己爱与依恋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自然也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巨大的兴趣。当由教师的情感智慧营造的课堂达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爱的效果,满足了学生情感的需要,教师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实现欠发达地区语文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切实转变。
二、对欠发达地区学生人格培养的价值
(一)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学生的情感智慧的培养。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成长应该是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的。但在欠发达地区,许多家庭中家长知识贫乏、观念陈旧,不注重孩子情感智慧的培养。而学校教育又过于偏重认知训练,情感教育同样缺失。这样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仅使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严重拖了认知能力发展的后腿。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情感智力的培养,努力帮助他们更多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心理安全,形成一种以认知与情感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要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智慧的目的,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方面情感智慧赋予教师理解学生情感的能力,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给予妥善的引导,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情感智慧让教师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个性。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就应当是什么样的人。只有教师对自己的人生与教育事业满怀热情,在教学交往中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生活投入热情。(二)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学生审美情操的陶冶。培养学生正确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这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与任务。语文教材文本是集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于一体的宝库。但欠发达地区的语文课堂过度注重应考训练,而忽视用语文之中美去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导致相当多的学生感受能力低下、情感世界苍白、想象能力贫乏,进而制约了其语文素养及整体人格的全面发展。学生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产生精神愉悦,必须摆脱直接功利性目的束缚,以自身心灵自由解放、多种感觉因素充分激发为前提。而富有情感智慧的教师总能用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解放心灵,增加审美感受与体验,使他们的审美情操得到自然地发展。审美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它是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识别、想象、理解并由此而产生的直觉性情感活动和形象性情感活动。因此,要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在教学中,富有情感智慧的语文教师能够在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审美联系,给学生开辟审美想象的通道。这样的教师能够细心察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变化,并按照美的规律,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来传达美的信息,从而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获得愉悦,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健美的心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在语文审美教学中,学生的审美体验来自教师审美体验,而教师体验的美则来源于教材、生活和人生经历,这种体验越深邃,传达时就越能引发学生更深刻的美感。富有情感智慧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他们对教材中的美的感受,对欠发达地区生活中的美的发现,都会在审美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己的作品中去创造美,从而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三)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学生创造性智慧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鲜明个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学生对问题认识视角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手段的新颖性等方面。当今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几乎都步调一致地把培养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力和创造性作为教育追求的首要目标。创造性也是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意义解读是处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任何读者的理解和解释都是站在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位置,以特定时期的观点和视界去理解历史事件与文本意义,这种创造性的阅读和理解就会为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多元化奠定了认识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模式却跟这样的标准相去甚远。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教师总是优先满足考试指挥棒的要求。灌输式教育、题海战术,一成不变的“流水线”课堂同样充斥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此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成为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教育“产品”,最终必然导致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缺失。怎么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创造能力的健康发展?罗杰斯提出了两个心理条件:心理安全,即摆脱周围人的排斥、歧视和心理上的威胁,处于和谐、宽松的气氛;心理自由,即无拘无束地从事创造性活动。而教师情感智慧的发挥正是创造这两个心理条件的关键。拥有情感智慧的语文教师总是能够洞察情境、洞悉事态,因而不急不躁,对学生充满关爱,而这,正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理安全的必由之径。在获得心理安全的条件下,学生则敢于积极合理地表现自我,更愿意打破桎梏,接受新知。从而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施展的空间,个性化创造力也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三、对欠发达地区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发展的价值
(一)发展教师的整体教育智慧。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是由情感智慧、生命智慧、认知智慧、审美智慧和创造智慧等一系列的品质和能力互相渗透而共同构成。首先,他须具有敏感的、能够读懂他人内心世界的灵性;其次,他应理解他人内心情感的心理及社会意义,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主体性;再者,他表现出良好的分寸和尺度感;最后,他还具有道德直觉。可见情感智慧不仅是语文教育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其生成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它由两个系统组成,即情意系统(或者称非智力系统)和认知系统(或者称智力系统),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是这两个系统的同步或交叉协同作用的过程。经常保持正面积极的情绪能帮助语文教师更容易接收外界信息,思维变得格外灵活、敏捷,头脑显得尤为清醒、明晰,并且提高记忆效果。其次,丰富的情感赋予语文教师相当高的表情能力以及情感感染力,使得教师授课生动传神,能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再现课文中所表现的意蕴。再者,情感智慧还有助于语文教师创造性智慧的生发,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语文教师才能涌现大量的发散性思维、横向思维和各种灵感。(二)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由于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发生的消极反应变得逐渐增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长期卷入需要感情投入的情境之中,导致人在身体、情感和心理上处于一种耗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当前,由于欠发达地区教师薪水太低,缺乏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基础差、纪律差、厌学等问题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致使不少欠发达地区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而且现象日趋普遍。这直接制约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对教学、学生乃至学校均产生了消极影响。虽然欠发达地区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难以一时消除,但教师完全有可能通过自身的情感智慧来克服职业倦怠症。情绪和情感有很大的帮助人类适应环境的价值。[5]当教师难免会有因工作不顺而情绪低落时,而富有情感智慧的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情绪调控能力,懂得通过一些途径进行合理宣泄,正确疏导不良情绪。情感智慧使得教师懂得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既不盲目自大,又不自暴自弃,且懂得欣赏自己,悦纳自己。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积极的心态,缺乏必要的自信,不懂得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中品尝快乐。富有情感智慧的语文教师不会盲目地攀比,而是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他人,从而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和幸福观,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丰富的情感智慧,还能赋予语文教师提高专业品质的动力。只有热爱语文学科的教师才会不断地鞭策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广见闻、多阅读、勤实践,不断发现语文的智慧、情趣和美;也只有热爱语文的语文教师,才会不断反思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地磨砺教艺,苦练内功,努力寻找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品质。改变用旧知识、老经验去应对新问题的“吃老本”现状。(三)和谐师生间的教学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快乐学习、老师快乐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欠发达地区,许多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忙于打理农业,学生从小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长大,因此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形成孤僻而不爱与长辈沟通的性格,待到上学时,又演化成与老师沟通的障碍。另外,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情感生活的丰富,个性的心理也会越来越体现出封闭性的特点。教师、学生是展开教学具体工作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对语文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由于在师生的人际关系中,教师是较为主动的一方,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智慧。师爱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富有情感智慧的语文教师应该有一颗赤诚火热的爱生之心,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倾心投入,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子女那样与学生交往。同时,利用自身的情感智慧去识别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心灵相通,想他们所想,忧他们所忧,喜他们所喜。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分忧解难。在这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语文教师亦能收获良多。当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学生同样也会回报给教师真挚的爱。当学生以成长和进步来回报教师的关心和信任,教师还会收获一份辛勤付出之后的快乐和满足,那是一种教师专属的精神享受和成就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反过来还会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平时交往中情感交流状况,不仅会对教学中的情感交流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也会影响课堂中学生对认知信息的接收和教师授课技能的发挥。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对欠发达地区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人格培养,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其实在很多时候,老师的一种情绪、一份情感就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可以说,对情感智慧的重视,决定的不只是孩子的心理、未来和命运,还有整个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2001.
[3][加]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岑国桢,吴声远.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培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5]金马.情感智慧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罗小娟 陈珊如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上一篇:高职语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育个性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