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时间:2022-02-24 02:46:04
导语: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素质教育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部分语文课堂存在教学模式落后、教育方法单一和师生缺少互动的问题,转变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尝试自主学习教学,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培养;存在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个性,开始成为教学改革工作者广泛关注的话题。个性,通俗意义上来说就是与众不同的东西,是在大众化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独特的内容,展现个人的独特魅力。小学语文是一门想象性和创造性十分丰富的课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在学生个性培养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
1.填鸭式的教育,学生丧失主观能动性
应试教育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面对沉重的升学考试压力,教师不得以或者必须采取信息量大的填鸭式教育。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迅速将自己总结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技巧和写作方法塞给学生,学生只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就足以在考试中获得一个合格的分数。在多年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之下,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个性培养难以进行。
2.单一教育方法,学生易形成固定思维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学生只需要对汉字进行反复抄写、对课文进行反复朗读,就算是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以抄写和朗读为主的单一教育方法很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式,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贾平凹《风筝》这篇课文,突出了作者对童年美好事物的追忆,既有伤感,又有快乐,所以,朗读时要分两种情感,时而语调高扬,时而低沉抑郁。当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这篇课文时,学生由于年纪小,可能会走入朗读的误区,以为本单元《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这几篇课文也可以这样朗读。
3.师生缺少互动,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还存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互动的问题,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说个不停,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堂课上下来,教师大汗淋漓、疲惫不堪,学生却没有听进去多少。教师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课文上的知识,所以总希望多为学生讲一点知识、多传授一些技能,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动”起来,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被剥夺,个性培养从何谈起?
二、小学语文教育如何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1.鼓励自主学习,学会独立思考
教师应当摒弃以往填鸭式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独立解决问题。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几个带有思索性的话题,鼓励学生就与课文学习有关的问题展开自主分析,自己找到答案。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呢?教师可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水罐变化的段落,想一想水罐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变化?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对课文展开自主分析可以发现:水罐之所以变成银的、金的,是因为小姑娘美好的品质。
2.忘记标准答案,解放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个性,首先要解放学生个性,让他们一扫标准应试答案的阴霾,敢于对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与观点。语文学科是极富个性和创造性的一门学科,在对于一些理解性问题上,我们并不倡导一味追求所谓“伟光正”(伟大、光荣、正确)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可以对问题做出价值取向正确、言之有理的答案,都应当给予鼓励。在《南辕北辙》寓言故事中,以往的语文课本一直强调对于那位去楚国的人方向的错误之处进行关注,希望学生可以明白做事情要符合客观规律的道理。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地球是圆的,往反方向就一定到达不了目的地吗?《愚公移山》寓言故事中,学生能不能就两座大山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让愚公一家搬家是不是更好呢?不同的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作文好、有的学生阅读好,还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在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允许学生自由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小学语文实现对学生个性培养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对学生个性化表达欲望的满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在课堂表达个性看法的机会。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教学在实现学生个性培养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都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为小学生个性培养贡献一份力量,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李兰 单位:新疆奎屯市第九小学
参考文献:
田美娥.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3).
- 上一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探讨
- 下一篇:中职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