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学生思政教育缺失的反思
时间:2022-09-27 03:26:46
导语:语文教育中学生思政教育缺失的反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语文教育的内容以及其优势
1、语文教育的内容
所谓的语文教育,实际上就是关于人文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非常明显的人文性特征。特别是大学语文,通过对一些经典美文和诗歌的赏析,将其中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分离出来,极大地滋润了学生的心灵,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也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出正确引导。
2、语文教育的优势
首先,高校语文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学生以后面对社会、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思想上的指导。所以,高校语文教育之所以存在,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高中语文,它通过直观的、感观的方式将故事中的情景表达出来,其感染力不是其他阶段的语文教育能体现出来的,学生在这种感染力下,也能够通过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其次,高校语文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高校语文教育更多的是侧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在即将踏入社会时,最应该提高的就是实践应用能力。语文教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听”、“看”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是互为促进的,一旦两者相互结合,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最后,高校语文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身为每个中国人民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青少年是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通过对各种文章的赏析,很容易让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思政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1、思政教育的内容
思政教育是为了实现最终的社会目标,对大学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使其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思政教育的特点
首先,思政教育具有组织性。思政教育是为实现我国最终的政治目标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内容是辅助实现我国伟大的民族复兴目标的,而不是随便制定的,其最终的理想结果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思政教育具有时代性。思政教育的美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对青少年的思政教育就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和认同,展现出时代的活力和勃勃生机。再次,思政教育具有系统性。只有系统性、完整性的思政教育,其内容才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连续性、系统性的影响,才会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改进。长此以往,学生才会形成一个坚定的提高思想道德的目标。最后,思政教育具有目的性。思政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的“四有”新人。
三、反思语文教育中思政教育的缺失
1、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难以融合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对语文教育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对语文教育认识不够深刻,不够重视,对语文教育的偏差就可能会导致思政教育的不完整性和限制性。对语文教育的定位不准确主要体现在:第一,语文教育的边缘化。目前许多高校对语文教育都保持着一副或有或无的态度,都将语文课程列入了公共课程,没有将语文教育列入重点教育内容之内,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学生放弃了语文这门课程,也减少了一条提高整体素质、培养思想道德的途径,造成语文价值观上的重大偏差。第二,许多高校领导阶层对语文教育不重视。这个体现在相对其他科目,学生的语文成绩总体偏低,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应付问题。这就在总体上导致了语文教育定位的不准确性。对语文教育定位的不准确性,就会使得思政教育的出现偏向性错误。
2、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出现脱节现象
一般来讲,我国的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内容上相互贯穿、相互融合,在形式上相互渗透,在作用上相互促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无法认识到这一点,甚至存在着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互相分离的状态。这些高校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还在受传统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束缚,没有创新意识,仍旧在以常规的教育方式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常规的思想教育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学生而言却是强制性的灌输,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的。常规的思想教育是脱胎于语文教育的,但从实际上来说,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关联。大学语文教育是根据故事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进行情感体验,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吸收以及故事本身所传递的情感,学生更能够被吸引、被感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个人。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脱节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阻碍。
3、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历经几千年都不曾改变,我国的教育传授正是有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教学质量和效果才得不到较大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惰性,自我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在下降,对于思想道德的教育的认同感降低,就会逐渐遗忘,思政教育的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因此,我们不应该只受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逐渐培养创新意识,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的局面。
四、针对在教育方面的缺失,提出的使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的策略
1、准确定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高校语文教学进行准确定位,要重新审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将语文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实现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发展,这样有利于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地对语文教育进行定位,语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对学生认识道德品质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引导和启迪作用,将两者联合起来共同发展,才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正确选择。
2、挖掘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
语文教育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情感饱满,内容积极向上的文章或者诗歌,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和认识,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学习,学生更能够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对客观世界的描述找到探索世界的方法,总结客观规律,尊重社会现实。另外,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励志的例子,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为实现自我目标和理想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拼搏精神,这更能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积极心态,提高道德素养,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3、增强创新意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已经不再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有创新意识,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进行多元化教学。高校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教学方法也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以课堂为主,选取更多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们进行赏析和品读,一般情况下选入语文教材的以励志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题材的较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是极为有效的。同时,在语文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作文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作文写作能够进一步抒发学生心中情感和感慨,以文字的形式来记录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内心感受,体现内心的情怀,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升华。综上所述,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力量,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同时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更是体现两者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反思当今教育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教育中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还有一定的缺失,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护新一代的健康成长。
作者:钟昱 单位:四川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思考
- 下一篇: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