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超链接

时间:2022-11-09 10:19:07

导语: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超链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超链接

国学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以诵经读传为主要载体,以促进和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主要目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教育。国学包含的范围很广,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乃至书画、音乐、建筑等,都属于国学的范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国学教育和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分角色读,了解先人睿智

诵读一直都是学习国学文化的好方法,学者朱熹提出:“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展开分角色诵读的活动,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进入到作品的境界中,了解古人的智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分角色诵读的活动,体会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古人的睿智。在学生诵读前,教师先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唐雎是一个小国的臣子,他在面对强敌的时候是什么态度?内心情感是怎样的?你觉得在诵读的时候要如何体现出唐雎内心的情感。”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就会重点体验唐雎的内心世界,并获得深刻感悟。如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他给人有勇有谋、能言善辩、遇事冷静、不畏强暴的感觉。”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说对秦王的感受,学生尝试进行总结:“秦王十分狡猾,目空一切,但是同时这也是一个外强中干的人,所以最后唐雎才会取胜。”学生在分角色诵读中获得了深刻感悟,对古人的智慧有了充分了解。在指导学生诵读国学作品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们先进行轻声诵读,在愉快的环境中感受气氛,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调动情感,获得情感升华,体会作者笔下渲染的内心世界,最后探讨作品中隐藏的精神内涵。在这样的分角色诵读中,学生提升了阅读和鉴赏能力,而教师也架设了国学探究和阅读教学之间的“超链接”。

二、品味关键词语,体验传统文化的风情

在品味关键词语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风味。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常常会忽略一些看似普通,但是实际上却耐人寻味的词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鉴赏这些词句,这样就能促使他们提升认识,发现被自己忽略的地方,然后展开自读赏析,从而体验传统文化的风情。2011年,杭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在学习《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鉴赏其中的经典词句,并借此体验其中蕴藏的传统文化风情。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些看似普通的词句展开赏读。如围绕“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展开赏析,学生可以发现,这里看似写的只是普通的风景,但是实际上却隐藏着传统文化思想。教师指导学生思考:“这个句子展现了苍茫辽阔的场景,这种朴素的白描手法能否体现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学生有所体会:“作者独自在冰冷的湖面中欣赏风景,他感到十分孤独,他此时和山水融为一体,进入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样的赏析中,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内心高洁的情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弯了腰,但是这没有关系,在精神世界中,他们还有慰藉,他们和天地融为一起,抒发内心的哀伤。学生发现这种风情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展现了相同的情怀。结合这样的赏析,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人的内心进行了深入剖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赏析,尝试提出质疑,通过自我问难的方式进行解读。这样学生就能细细品味国学作品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借助信息技术,领略作品意境

由于国学经典和学生之间有较远的距离,所以他们很难沉浸在国学的氛围中进行赏析,因此教师要尝试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到作品独特的意境中。在这种基础上进行感悟,学生就能和作者形成共鸣,进而体会到蕴藏在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被古人的精神世界所感动。在学习《岳阳楼记》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促使他们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教师首先可以展现岳阳楼的风景,让学生对照课文,找到能展现岳阳楼壮丽景象的词句,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等词句。此外在多媒体课件中还可以展示一些和范仲淹有关的背景信息,让学生结合其生平进行思考,说说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受。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学生更好地进入到了情境中,不仅能体会到岳阳楼的风景,同时也能认识到作者范仲淹的内心情感,因此他们也能更好地和作者形成共鸣,体会作品意境。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和国学作品有关的图片、视频,介绍相关的背景信息,这样他们就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在脑海中描摹出作品的独特情境,进而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接受情感的熏陶,从而体会作者丰富饱满的内心世界。

四、开展实践活动,塑造健全人格

学者普利斯里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的时候撤去帮助。要将国学教育和语文教学链接在一起,教师还要认识到语文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到各种和国学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中,给他们一定的帮助,促使他们提升参与感,让其激发自主意识的觉醒,这有助于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学习《论语》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经典词句,从中汲取精神和思想,进而处理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教师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进行辅助,促使学生思考在班级生活中常常遇到怎样的问题,然后思考用《论语》中的哪些思想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将其演绎出来。此外,还有的学生总是不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也看不到他人的长处,即使看到了他人的优点,也常常会嫉妒对方,并没有主动向对方学习。学生认为此时要结合《论语》中的“见贤思齐”来进行反思,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正视自己的问题,也要看到他人的优点,并积极展开学习。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步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围绕国学,教师可以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古诗词诵读类的活动,又或者可以结合古今的思想观点展开辩论活动。教师在组织国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体现出思想性、知识性,让学生在阅读国学作品的同时展开体悟,提升自己的认识。

五、创建文学社团,陶冶情操

为了提升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创建文学社团,激发学生对语文、文学的参与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积极给网站、杂志写稿、投稿,又或者自主参与到班刊的编辑、讨论和印发中。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中,陶冶性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在学习《智取生辰纲》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外文学社团活动中,在活动中首先要展开拓展阅读,尝试阅读品味《水浒传》全文,然后再进行分析思考,尝试评论该小说,撰写自己的小论文。最后文学社团的组长还要整合大家的作品,挑选精彩的片段,整理归档,编写班刊杂志,并刊印分发给班级同学传阅。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他们能积极展开自主阅读,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创作中尽可能地展现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出自己对《水浒传》的独特理解。如有学生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历史上的宋朝农民起义和《水浒传》中的内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点,并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的文章很有新意,成功入选了班刊。组织文学社团能让学生对国学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大量吸收各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并逐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系统性的认识。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编读、赏读、演读、赛读、研读等一系列文学社团活动中,这样也能让他们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国学教育和语文阅读充分结合在一起,形成“超链接”,这样能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活动深入地了解各种国学经典作品,同时也能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健全人格、陶冶情操,获得全面发展。若能积极融合,形成合力,那么学生就能更全面地感受国学的魅力,也更乐于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

作者:王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