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10篇

时间:2022-04-01 05:05:48

导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开展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是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促进阅读效率提升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文本细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完成的关键。文本细读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对语文阅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存在的问题

1.教师照本宣科,感悟体验缺乏原动力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教学配套设计为基础的。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文本的难点设计教学方案和策略,并将教师所要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尽可能的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而教师带着这样的教学设计进入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不必进行思考,只是简单的按照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虽然教学参考为教师的教学带来的极大的便利,一旦教师离开教学参考的话,那么教学活动就很难顺利的实施。虽然教学参考在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材文本所带来的多元化的体验,是教学参考这种逐句分析的方式无法全部涵盖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的认识教材文本的重要性,那种在文本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就无法使学生获得多样化的感悟和体验。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没有自己的个性化,也就无法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中。断章取义式的文本教学方式,学生也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对待,其获得的感悟也只能停留在原点。学生的学习心理导致了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以老师课堂教学的进程为中心,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充分的领悟到文本细读的重要性的话,只是简单的按照教材参考进行教学活动话,学生将无法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体验,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2.教师对教法过于关注,对学生阅读学习目的有所忽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而教师则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各种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法、对话教学法等都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使得阅读教学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那么是不是运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一定可以提升呢。比如,小学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朗读教学法,朗读对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的基本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像个别读、齐读、表演读、伴读等各种形式不同的朗读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都得以广泛的应用。虽然教师积极地采用了各种不同方式的朗读,但是并没有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学生的朗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运用的朗读方法不仅很多,而且每天朗读的时间也很多,但是学生有没有明白为什么要朗读,朗读的意义是什么。不管运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方法的意义,就会导致个性化阅读变成了随性的阅读,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就停留在了形式上。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阅读学习的目的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的话,那么阅读教学的目标也就无法高效顺利地实现。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探究策略

1.文本细读首先要进行整体文意的把控一篇整体完整其内容紧密相连,没有移动或者增减的文章才能称之为好文章。细细地品味文章的整体才能体会出文本内在的含义,如果一字一句的读,就无法使文本形成整体的意义和美感。所以,阅读意识的文本细读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所谓的整体阅读,就是要掌握文本的综合、完整的信息,站在写作的角度去审视阅读的内容。语言表达的感情更加的丰富、文章的结构和脉络更加的清晰、从发的体现出文本的语言风格和背景个性是整体阅读的主要目的。文本细读必须要避免出现只见头不见尾的现象,一篇文章有开头就必须有结尾,头尾只见是相互连接呼应的,表达出来的是一个完整的意义。通过文本细读,就是要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小学语文课文时,一般情况下,在阅读的过程中重点都是文本的关键语段,像对大树的描写等,让学生在阅读语句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大榕树的美,而对鸟的天堂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概念的美和热闹这一层面上,有些学生甚至在阅读完成之后就简单地理解为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大榕树而已,并没有充分地关注文本内语言所蕴含的真实意义。如果教师在进行本课的阅读教学时,首先对梳理出大榕树为鸟儿们提供了安静、安全、安逸的自然环境这一行文思路的,然后找出文章的主线,并将其与文本语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细细的品味,最后再关注文章的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存在的联系。运用这种阅读方式就可以使学生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准确地掌握文本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意,同时感受到作者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自然生命的节奏,而学生则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的美。2.对文章细节要进行深入研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开展整体阅读的过程中,必须牢记文本细读的意义和目的。从语言的角度出发细细的品味文本中的词语、段落;仔细的对文本的段落层次、语言知识以及文本前后的关系进行仔细的品味。才能抓住文本的关键和所要表达的内涵,从而促进文本细读效率的不断提升。(1)关键词句的聘品味表达文章的中心和主旨,将作者的真实情感体现出来是关键词句在文本中的主要作用,使阅读者可以准确的掌握文本阅读的重要信息。而这些关键词句往往起到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必须予以文本中具有特殊作用的词句充分的关注,才能促进文本阅读效率的提升。(2)精彩空白处的阅读想象将文本中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意义,通过阅读者自身的想象构建出来,就是阅读文本空白的目的。文本中所出现的空白,是连接文本虚实与意蕴的主线,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不会将文章的重点和高潮一股脑的全部倒出来,而是需要阅读者根据文章所表达出来的含义,自己去感受和体会其内在的意义,而这些深藏的意义,必须由阅读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才能领悟到。所以,大多数优秀阅读文本都会利用很多空白将读者的想象力激发出来,使学生在反复品味的过程中积极地对文章进行思考,对文章所要表达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文本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所要表达的语言文字思想,必须通过阅读者亲身的感受才能充分地理解其内在的意义。现在经常采用的熟读是一种体验文本整体比较有效的方法,只有不断地重复阅读,才能逐步地转变为细读。熟读的目的就是要将文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感悟和体验,在熟读的过程中梳理出文本的行文思路、情感以及其所要体现的核心价值。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过程中,将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细细品读文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多读、熟读文本,逐步地进入细读文本的境界,使学生充分地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和内涵,才能将阅读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

作者:朱艳玲 单位:山东省临沂朴园小学

参考文献:

[1]杨倩.基于文本细读视野下的鲁迅《祝福》课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2]周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5,(05):57.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很大的锻炼。小学生的语言基础较差,对很多词语的掌握能力不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当中最基本的一门课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欣赏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小学期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绝佳的黄金段,小学生在此阶段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令他们受益终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1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应用为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多理论支持,语文是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是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包括阅读、写作、语言应用等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柔性化教育和人性化教育。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大纲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素材,比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教育,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不高,很多小学生自身的语言基础能力较差,最终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同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素材比较单一,大多数教材规定的阅读材料,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局限性,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2.1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小学教育主要是作为启蒙教育,即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阅读教学就是朗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对各种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学习,比如课本中的课文,是主要的阅读素材,对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的应用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学习素材比较单一,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老旧,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爱好。在素质教育时代,教育理念的改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教师应该要明确新课标的要求,明确现代化教育理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肯定。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一原则,对传统的教学素材进行改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性,从而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有阅读文本的动力,而有了动力之后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例如我们在教学《九色鹿》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读写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帮国王写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的百姓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这样的练习正好与开头的皇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能让学生站在国王的角度来写这个皇榜,这样的阅读练习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同时还能让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提升。2.3拓展阅读素材的范围阅读的关键在于素材,很多小学生本身的语言基础能力比较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很多语文课文会失去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则必须要对阅读素材进行丰富。除了语文课本,还可以不断拓展阅读素材,比如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品,如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很多作品都很适合小学生阅读,还有一些国外的童话,如《一千零一夜》等,也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素材,通过其他不同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可以涉猎更多其他的知识,从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爱上阅读。另外,在课后也应该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比如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有趣的素材,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素材进行阅读和理解,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在阅读之后还要让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可以举办读书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不错的阅读作品,在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水平。2.4抓住中心,让学生学会阅读阅读一篇文章,总要明白文章说了些什么,哪些是对全文内容或段落的精练概括语句,这就是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抓住中心,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春天来了》一文写了春天到来的各种景象:小溪欢快的流着;草儿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着动听的歌;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真是曲尽了散文诗那个“散”字的妙处,但是它神不散,因为它将许错综复杂的描写都环绕一个主旨,即春天来了。“春天”二字总领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楚,不乱,不繁。作者从四个角度概括出了春天的特点。一是从大自然的变化方面直接说明(“小溪欢快的流着”“草儿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着动听的歌”),二是从人们的表现、感觉去描写(“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春天之美写不出,先以小溪、小草、花儿写之,再用鸟儿欢快的歌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衬托出“春”的美和作者欢快的心情。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领会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的感受,从而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阅读不仅是要对阅读的材料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素材之后,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很多小学生自身的语言基础能力较差,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很有可能是盲目阅读,并没有真正掌握阅读技巧,从阅读素材中也没有学到相关的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学会引导,一方面要给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比如让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学会思考,对于一些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进行备注,做好读书笔记;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学会总结,对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能够真正从阅读过程中学习,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结束之后写读后感,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时代,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小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更新,丰富学生日常阅读的材料,并且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真正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史晨霞 单位:河北省唐县史家沟小学

参考文献

[1]宋婷.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新课程:小学,2015(10).

[2]董玉杰.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J].学周刊,2016(9).

第三篇: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摘要: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大量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来将丰富的知识和自我的修养以及认字能力增强的提升过程。阅读既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又能够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因此,小学语文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对于自我修养进行有效地培养,既要将自我进行丰富和增加见识,又需要有大量的阅读量,这就需要学生必须要从小就将阅读的能力养成。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对于人才要求也在逐渐地增高,而掌握技术能力之一就是阅读能力。因此,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重视起来。教师在进行小学的语文教学程度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在其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将小学生阅读的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针对阅读兴趣而言,可以说是将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提升及培养的内在力。教师在小学教学的语文课堂上,应该结合学生规律的认识和生活的经验以及年龄的特点等,根据有趣和创设的真实以及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将学习的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具有活跃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借用实体的情境,将学生的细致观察进行帮助和引导,致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逐渐地理解。特别是常识课文,对实体的情境进行创设,更能够将学生阅读的兴趣得到有效地激发。例如,学习《要下雨了》时,对于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及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现实的大自然中,让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对下雨以前,动物的一些活动特点,学生真正地去了解,从而学生将这种引起观察及体验融入到课文当中,就是生情并茂。教师在进行小学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教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本身的主导作用尽量地发挥出来。对于学生语文教学的课堂,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认真阅读,教师应该用栩栩如色的言语对课堂的气氛进行渲染。例如,学习《美丽的公鸡》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漂亮的大公鸡播放给学生看,并且配备语言的描述:这只漂亮的大公鸡抬着头,挺着胸膛高傲地走过来,好像一个绅士。语言会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产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既要对学生的阅读知识进行教授,又要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教授,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成。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后,在课余的时间,可以将杂志和报刊等进行自主阅读,将阅读课文中心的思想尽快地掌握,理解课文中的内涵。学生的引导者就是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将阅读的方法浸透进去,让学生将一些关键词和句找出来,在进行阅读当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具有启发性及优美的句子摘录下来,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分析,将作者写作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地体会,教师还应该对学生阅读后的感受进行鼓励,致使学生理解课文能够加深,还能够提升学生本身表达的能力。例如,学习《病房里的故事》时,对于吉姆窗外的描述,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笔标出来,再从吉姆的描述中,分析吉姆是个什么人?对于人物的心理,教师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推测,从窗外一些景象的描绘,可以看出吉姆是乐观而具有向往的人。

三、抓住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内涵

每一篇课文都有重点之处,都能够通过几组词或者一段话,将课文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使学生阅读的欲望调动起来。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文的重点抓住,用来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学生在进行课文的阅读时,将有关的句子和词语找到,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有效地帮助,从而将小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例如,学习《家乡的桥》时,对于课文家乡漂亮桥描写所用的词和句子,教师应该讲课以前,让学生先找出来,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学生找出词和句子以后,教师给学生再出另一道题,让学生进行考虑,课文对桥描写的词和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对课文认真地阅读,将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认真地探讨,然后,对于学生的解答,教师给予讲解,致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桥的特色。教师在进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将课文的文化思想情感让学生进行领悟及体会,是对学生阅读兴趣进行的培养,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的渠道。例如,学习《一夜的工作》时,为了让学生对简单的办公和简朴的生活有所体会,教师可以用重点词一张、一盏及两把等,来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更加敬佩总理。

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创设阅读情境

愉悦而轻松的阅读环境,可以将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调动起来,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而轻松的阅读环境,致使学生积极阅读的情境得到有效地培养。可以将儿童文学及报刊报纸等比较适合学生的资料,收集提供给小学生,让学生集体进行阅读,将愉悦而轻松的阅读氛围建造出来。此外,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可以对阅读的资料,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让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及看法表达出来。根据文章的内容,教师应该创设阅读情境,将学生阅读的激情激发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理解阅读能力。例如,学习《长城》时,教师应该借助媒体辅助教学,将中国长城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配上文章阅读,致使学生对于长城的伟大具有深入地了解和领略,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受到了激发,对劳动者的智慧结晶得到了深刻地体会。

五、强化自主阅读意识,重视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进行强化,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将各方面的资料广泛进行收集,从而增长学生的见识。课外阅读是对于语文阅读的内容的一个补充,针对课内的语文阅读而言,课外阅读是组成的部分之一。对于学生课外的阅读量,进行有效地增加,不但可以使学生丰富新的知识,还能够使学生视野得以极大地阔展,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有效地培养。对于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得能有效地提升。选择一些知识和文艺及思想好的书籍提供学生进行阅读,对于识别好坏书的标准,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应该结合学生喜欢的性格特点,将一些参考书籍进行选择。例如,历史的故事,少儿的科普,名人轶事以及童话寓言和地理常识。在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中的精美语句和格言以及名人名言和谚语等,摘录下来,不但可以更加丰富学生语文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分析和写作的能力。

六、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起来,使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增长学生的长识,学生在阅读中既有更多的乐趣,又有很多的朋友。此外,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使学生语文阅读健康地发展并得到有效地推进。

作者:姚旭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洪俊娴.浅谈福州市区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赵竹青.小学语文低学段童话寓言文体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4]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5]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203-204.

第四篇: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是一项重点,又是一项令教师十分头疼的难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的关键。为此,教师应该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的教学活动一般是以一篇篇的阅读文本为依托,来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和语文能力的培养。那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何要求,教师又应该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本文将展开探究。

一、新课标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其不仅要求学生要通过阅读学习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并且通过阅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可以说,在阅读教学中,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课程目标”中有具体的体现。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将情感教育注入于教学过程当中,借助师生彼此的情感与信息交互,提升语文教学效度。特别是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为学生划定阅读素材中心思想的常规做法,因为这样的做法尽管可以使学生获得明确的阅读指引,但同时也剥夺了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乐趣,故而教师必须让学生不受影响地实现对阅读素材的自主研读,并从中获得独立的见解,唯有这般,方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真谛所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践行路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使学生通过独立进行阅读素材的阅读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实施写作阅读二合一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有效性得以保证。(一)教师应当注重使学生通过独立进行阅读素材的阅读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学科知识的覆盖面与承载量来看,语文学科不但囊括了汉语语法知识,更涵盖了人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对阅读素材的阅读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浸染与熏陶。在阅读过程中要落实“对话”的理念,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不会因教师事先为其划定了重点,指明了阅读方向而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让学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形下,藉由自身的视角与切入点,实现对阅读素材主旨与内涵的深入发掘。(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如若学生对待阅读素材毫无兴致,则在此种心态与情绪的影响之下,本该妙趣横生的阅读活动对其却成为了一种负担和煎熬,其不但不会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精神满足感,更亦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生成抵触情绪。考虑到前述缘由,语文教师必须寻找正确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持久的阅读兴趣。笔者认为,唯有教师将阅读兴趣培养贯穿于语文整体课上教学活动的始终,方才可以达成目标。具体而言,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素材阅读之前,应当为学生设置悬疑问题,让其产生为获取答案而一窥阅读素材内容的冲动。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就会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语文教师必须趁热打铁,结合阅读素材的内容,为学生适度地进行知识面拓展。如此,便可以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系统性培养。(三)实施写作阅读二合一的教学模式阅读在于使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而写作则能够让他人领会学生的思想。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能够在读写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强烈兴趣。如笔者为学生讲授《灰雀》时,事先在上节课最后为班级学生布置了文章预习的任务,要求每一个学生在阅读该文后,将文中打动学生的句子誊写在作业本上,并且要求下节课上,口头描述为何选择这些句子,此外,每一个学生必须认真观察一种生活中的小动物。从收上来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文章中描绘灰雀样貌的句子让其心动。当我让他们说明喜欢的原因时,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有的同学说:“作者不但用词用得好,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有的同学说:“作者的观察重点突出,重点观察了胸脯的颜色。”借此机会笔者引出课前就已经布置的作业:你回家详细观察了什么动物?重点观察了它的什么?把你观察到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很快,学生将观察的动物形象誊写在了练习本上,笔者走到学生中间,发现学生将其观察的各种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等的形象绘声绘色地写在了练习本上,多数学生对动物特征的描绘也十分到位。

三、结语

以上,笔者从新课标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入手,从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践行路径展开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些许建议和参考,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作者:田东亮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李昊.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特质研究[D].渤海大学,2014.

[3]蒋碧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曹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6]罗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第五篇:试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基础教育关注度也渐渐提高开来。阅读一直是小学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点科目,同样也深深地困扰着老师和同学们。所以如何挖掘一种新型的阅读授课理念和形势至关重要,拓展阅读既能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及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性学习;阅读培养;解决方法;有效措施

在小学基础教育中,阅读是语文教育的基础项目,也是最基本的识字途径。学生们主要通过阅读来锻炼语文的综合素养,一篇系统的阅读文章主要通过培训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训练,对学生们日常的说话、沟通、写作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和帮助。要想提高学生们语文素养就必须从培养阅读兴趣开始,同时综合拓展形式,课外丰富学生能够们的语文素养,打牢基础素养最终迈向成功。

1我国小学阅读教育现状

小学的孩子们大多年幼而没有自制力,好动容易分心是很常见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要求独立自主的做一篇阅读文章时常常会出现较大的困难,耗时太长就会没有明显的实际意义。所以必须要研究一种新型的阅读教育方法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在学习中发展主动性,掌握学习技巧,还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现阶段孩子们的阅读素养并不达标,老师们一定要多多鼓励和有效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外延伸阅读,这样才能为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拓展阅读不但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知识积累,还能锻炼多项思考能力,同时培养语文水平,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方式,希望教师们都能高度重视起来。

2拓展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的专项培养能够深入发掘孩子们的语言天赋,课外阅读知识拓展更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拓展语文知识,不断积累最终才能提高自身的素养。因此小学老师一定要注重课外拓展阅读的方向引导,这样才能让同学们深入挖掘语文的阅读魅力,丰富学生们的精神层面。拓展阅读一定要以教材课文为主,拓展为辅,以课本内容进行延伸,及时丰富所学内容同时延伸新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拓宽阅读的层面和深入理解。这样才能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牢基础。课外拓展阅读主要有以下两种益处:第一种:能充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语文是一项色彩十分浓厚的学科,既可以了解到诗人的文采又能感受到作者的诗意情景,因此在小学的教育体系中,应该将语文的重视度提高,建设多彩丰富的课堂进行多样性教学,这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提供极为有利的帮助。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从而增进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素养。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基础教育关注度也渐渐提高开来。阅读一直是小学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点科目,同样也深深地困扰着老师和同学们。所以如何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拓展阅读时一定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的投入到阅读的学习中。第二种: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水平。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一定要将拓展阅读作为语文拓展阅读的重中之重,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的阅读要求,让同学们树立语文素养积累的学习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教学课本为基础进行适当延伸,贴近生活便于学生们理解,这样既可以丰富事业、陶冶学生们的语文情操,还能够不断积累语言水平,让学生们形成更加健全完整的人格,日常知识进行具体化丰富,这样才能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3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阅读的策略

3.1根据文本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外读物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要的阅读资料来源于课本中的课文,虽然近年来教科书经过了多次的改革完善内容已经十分的充分,但是在教学中若只依靠教科书进行教学显得过于单调,很可能会导致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知识结构有所欠缺。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对语文阅读教学失去兴趣。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课外读物,从而为阅读教学增添一些丰富的色彩。如四大名著,少儿版的四大名组中配备着丰富的精美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向学生推荐国内的经典阅读资料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国外的课外读物,例如,《简爱》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特点,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建立起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3.2创设情境展开拓展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各方面特点,进行相应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氛围更加的轻松和谐,从而激发学生的拓展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进而在拓展阅读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拓展阅读中进行情境创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情境创设应做到新颖独特,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阅读氛围中,让学生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让学生感受拓展阅读的魅力,从而增加互动的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应注重课堂的多样性及,愉悦性,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帮助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如果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角色、感情及思想,在实际的语文拓展教学实践中引领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作品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感受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这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主旨,从而提升拓展阅读的有效性。3.3定期进行阅读成果展示的比赛为了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拓展阅读,让其体会拓展阅读成功的喜悦,促使其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去。教师可以展开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竞赛活动。例如,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朗诵比赛、读后感竞赛等等。使学生在竞赛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进而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竞争刺激中感受读书的乐趣。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将会充分的体会到读书的用处,以此产生阅读的动力。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读书笔记的展示活动,评选出读书小能手,并通过树立榜样的形式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在这样榜样带头作用下形成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通过多种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喜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通过大量的课外拓展阅读真正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整体的提升。

4结论

拓展阅读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的开展拓展阅读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快速的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的钻研努力探究加强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提升拓展阅读教学质量及效率从而使其有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作者:张禹 单位: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陈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莉莉.试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33).

[2]于晓玲.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拓展阅读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

[3]王俊杰.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3(21).

第六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摘要: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立足学生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和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丰富语文综合素养,认识自然,感受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基本哲理,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对策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每个教师都应把时效性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始终把课堂实效看作教学的核心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立足学生实际,针对他们的基础和未来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和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断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认知热情,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社会人生感悟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然,感受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基本哲理,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为此,每个小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学成效和教学效率,确保教学目标真正变成学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

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阅读实践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能力是学生的核心能力,不仅对于他们的语文学有裨益,而且对于他们的学习,其他学科和未来发展终身有用。注重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围绕学生实际,突出他们的中心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实践的主体,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提升阅读速度,增强理解感悟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其核心也是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在参与互动中不断提升他们的感悟能力。所有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设计,只有在学生那里得到落实,强化巩固和提升,才能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解,感悟和迁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分析,从宏观把握到细节品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会产生一定的认识,对故事情节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其中描绘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有一定的体会和感悟。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讨彼此的理解认识和感悟,交换相互的认识和感知方法,探讨情感和主题的差异,以此获得更为全面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教师根据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做好引导,让学生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真正保障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二、创设更好的阅读感悟教学情境

阅读感知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实践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作用的过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意和方法,还要营造更好地阅读氛围,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让学生真正进入阅读状态,感知文本描绘的情境或者场景。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强化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是增强学生阅读的感知能力,增强他们学生的感知能力,实际上就是强化学生与文本的认知程度,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欣赏并能够借鉴文本运用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提升他们的鉴赏和表达能力。很多时候,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都是浮光掠影,对思想和艺术手法的理解都是浅尝辄止,不能真正深入感知文本,无法获得更为强烈的感悟,也就不能获得更好地体验,无法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相应的情境预设,不能真正进入文本,无法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真切的感受。为此,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适宜的阅读教学情境,将学生快速带进一定的情境中去,以此来不断强化他们的阅读体验。例如,阅读一篇题为《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样一篇文章,很多学生也能感知其中表现出来的主人公的诚实品格和勇气。但是,限于思维的发展阶段,他们很多都是具象思维,不能真正感知其勇气和诚实品格的可贵之处,无法获得真切的体验,也不能得到深入的感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人物表现和情节再现,感知主人公内心的状态,体会其苦苦挣扎的痛苦,当其把空花盆捧出来时那时需要怎样的勇气。这样的情境再现能够让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真正感知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获得更为深入的感受,体会诚实与勇气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三、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感悟能力。小学语文阅读需要不断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不断强化他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合作学习是最好的组织方式,既是在贯彻新课程理念,又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教师习惯了自己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虽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不能真正保障教学实效。从学习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合作交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认识和视野,还能交换彼此的思维方式和理解途径,学习更多的阅读方法,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为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经济探索合作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保障教学的实效性。例如,阅读一篇题为《田忌赛马》的文本,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分析比较不同赛马方式的优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才能通过不同的组合将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感知故事的主人公田忌的聪明。并在此基础上,学生由此分析这个故事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在以后的工作时间中如何灵活处理问题,怎样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在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组合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丰富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阅读感悟能力,还能将阅读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注重实效性,不能为教学而教学,一定要注重效率和成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感悟,积极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不断强化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和丰富,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作者:聂毛仔 单位:南昌市扬子洲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大琴.浅谈如何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J].家教世界,2013-12-23.

[2]王海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重要性[J].神州,2013-04-05.

第七篇:小学语文的个性化阅读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主动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培养他们的阅读主动性,通过阅读积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进行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对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发现进行表扬,使他们自主地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具体情况作出指导,使他们充分利用好阅读时间,提高阅读能力。

结合教材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乐趣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优秀文章,结合教材开展阅读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直观情境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视觉的引导下进行主动阅读,通过直观情境的促进作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他们在形式丰富的阅读中体会到乐趣,提高他们阅读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拉萨的天空》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拉萨天空的图片,让他们通过直观的观看体会拉萨天空的美。然后通过阅读文字来感受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感受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开展个性化的阅读,使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积极阅读,加深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选择阅读内容。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选择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进行阅读,并积极的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活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问,把在阅读时遇到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进行解决。在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让他们能把握好课堂学习时间,通过阅读促进深入思考,通过思考获得阅读感悟,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保持个性特征的同时,获得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方式也不同。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在自由的阅读过程中,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他们不再认为阅读是教师强制进行的活动,不再感到读书是一项苦差事,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在加深对阅读内容理解的同时,尽情吸取书中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的语文素养获得提升。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时间,提高他们的阅读热情。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时间,充分运用课间和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增加他们的阅读量。随着阅读书籍的不断增多,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也在不断积累,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阅读提高语文能力,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热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是要在已有语文知识基础上进行自我感悟的。在让学生进行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说出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收获和感悟。通过交流,加深了他们的阅读感受,还能在倾听其他学生阅读感悟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更多的书籍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通过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促进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开展个性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选择喜欢的书籍,自己选择阅读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使他们的语文素养获得提高。

作者:杨慧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

第八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教育在飞速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尤其对于小学学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其不仅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后续学习的发展,之外,其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极为重要的,笔者认为,要想使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老师的辅助功能,因为只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才能对所学知识所感知,进而更加深入的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进行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能;教学艺术;自主创新意识

所谓的阅读能力,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小学阶段就应对其重视,但是,现阶段,小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之下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基于此,在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提高教师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教学艺术

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这一模块,在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分析。1.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在教育体制改革大旗帜的带领下,小学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开来,对于教师而言应树立创新的观念以及增强创新意识。有关的相关的文献资料也有表明,良好的公民应具备两素养、一精神、一意识和一视野,而以上种种能力的培养是建立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的。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的教学,例如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众所周知,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人,其教学模式还是在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被充分体现。另外,在教学内容上也是千篇一律,其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中固定的文章,由于学习文章的局限性,因而对于词语的积累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在反复枯燥的学习中,就会出现学习疲劳,进而致使阅读兴趣降低。另外,小学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处于爱玩的年龄,其自制能力还有待提升,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在小学阶段,衡量学生学习好坏仍然沿用传统的考试制度,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更不用说兴趣了。为此,“填鸭式”教学模式仅仅是培养纸上谈乒式的人才,而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理解还是要主动的,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高学生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自主创新意识

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在本文,笔者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首先应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在上文我们也有提及,小学生的自律意识还有待提升,对老师存在较强的依赖感,缺乏自信心,在他们的理念中,认为老师说的都是真理,学生自身的一切行为都要以老师的认同,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应走好启蒙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另外,教师还可以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细心观察,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要想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去,就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另外,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造,进而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第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极为活跃,思维天马行空,在这时,教师应相信学生,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从充分的展现自己,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和教师“填鸭式”教学相比较,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身始终处于一种求知的状态,学生自我展示的兴致更加强烈。最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在长期的探索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应有一种顽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于教师而言,应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并要以身作则,在行动中为学生树立典范。简而言之,在现代百花齐放的现代化社会,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其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2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应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入手,对于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正方体等空间思维较为强的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自制正方体,在利用水,水池等有限的资源激发学生对体积以及面积计算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之外,教师在讲课时应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有意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知识,其视野也就变得更加开阔。对于学生本身,应养成细心,仔细的良好习惯,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对问题刨根问底。另外,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有了好奇心,就会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活跃。之外,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语文阅读能力的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尤为重要的。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能力的优劣和学生后续发展以及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近几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要想阅读能力提升有所提升,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自身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方面还要一定的改进。在本文,笔者首先从两个方面对提高教师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教学艺术进行分析,其次,又着重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的角度分析提高学生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自主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作者:刘桂华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新安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胡小刚.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俪人:教师,2014(5):16-16.

[2]布日曼.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4(11):133-133.

[3]徐海林.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5(2):66-66.

第九篇: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摘要】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指导学生写批注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出指导学生写批注的有效策略:理论结合实例,教给学生写批注的方法;先放后扶,扶放结合指导学生写批注;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写批注的兴趣;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关键词】自主;批注;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建议: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1]《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待学生、教师、文本的关系上,更注重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学生写批注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

一、理论结合实例,教给学生写批注的方法

学生写批注是通过自主地与文本对话,写出自己的感受、理解和疑问,懂得欣赏和评价文章的语言或表达手法等。但在哪写批注?怎样写批注?我们要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我们先告诉学生文章的字词、句段、篇都可以写批注,不同的批注使用符号不同,写法有异,如:(一)基础性批注:对于文章中基础性知识的圈点、勾画,其中包括:标注段号;在文中用荧光笔划出生词,在课后生字表注音、组词;圈出难理解的词语,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二)欣赏性批注:选取自己认为写得美的文段、句子或词语,在下面划上波浪线,并写出自己认为它写得好的原因。(三)理解性批注:用横线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自己的体会。这种批注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找资料后写出自己的体会。(四)质疑性批注:学生在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在有疑问的地方提出疑问:可以是课题、可以是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细节或使用的标点等,在相应地方打“?”,或把自己的疑问写在相关的句子、词语旁。(五)联想性批注:学生从文章中相关的内容联想到的文外知识:一首诗、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等,学生就可以用双横线划出相关内容,并在句子旁简单记下自己所联想到的知识。(六)仿写性批注:学生对文章运用修辞手法或细节描写极佳的句子,用双波浪线划下来,并在空白地方仿写一句。接着我们出示一篇写好批注的课文,学生分析文中的批注属于哪一类批注,然后选定书中的一篇课文,学生尝试写批注。这样,理论结合实例,学生初步明白哪些地方可以写批注,怎样写批注,但要提高学生写批注的能力,还是要靠课堂上学生不断写批注、议批注才能实现。

二、先放后扶,扶放结合指导学生写批注

蔡林森校长指出:“‘先学后教’的教学法能够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力量,真正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我们指导学生写批注也是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法,遵循先放后扶,再扶放结合的原则。我们要求学生预习时写批注,这时的批注完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上课时老师还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给时间学生二次批注,这个时候教师就通过巡视,了解学生写批注的情况,并“扶一扶”一些还没会写批注的学生。学生写完批注后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兵教兵”方法,让优等生“扶”一把差等生。生生交流后,进行师生交流,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自己小组认为写得最好的批注,师生议批注。此时,教师就结合学生的批注,对一些与文章的主旨有关的问题,或是文章的独特写法等学生没提到的内容,指导学生三次批注。这样先放后扶,扶放结合,慢慢学生就会知道哪些地方该写批注,怎样写批注。

三、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写批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小学生年龄幼小,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写批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怪异的或不着边际的想法,如果老师总是以“权威”的角色去否定学生的批注,那学生慢慢就失去自信,不愿再写批注了。因此,教师要对这些想法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足够的宽容,乐于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他们去“讲”,在“讲”中提高自主学习的热情,激发写批注的兴趣。四、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自主宜与合作互补,而提倡自主和合作就为了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3]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自主读文写批注后,批注是否写得好?教师不可能每一位学生每一个批注都能关注到,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展示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果,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评价、互相补充、合作探究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了保证小组合作质量,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给他们分好工:领航员,负责主持讨论,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发言;检察员:在讨论开始前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批注完成情况;观察员:观察组员是否专心聆听和积极发表自己见解;通讯员:负责整理同学的发言,推荐代表小组发言的组员。这样,小组成员间有互赖性,每人都是小组的主人,各尽其职。学生交流批注时先每人选一个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批注来交流,组员说过的批注可以补充,但不可以重复,发言时用上“我欣赏、我理解、我想问、我知道”等语言。听时要认真,对同伴说的批注要作出回应,可以同意,可以补充,也可以解答同伴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王美连 单位: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六和小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大学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

第十篇:小学语文思辨性的阅读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效应用思辨性阅读措施,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也要借助思维导图等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做好教学环节的设计工作,借助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分析;探讨研究

一、教学需求运用好思辨性阅读

1.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好思辨性阅读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直注重自身的主体地位,这样也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造成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且在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还很容易陷入到“模糊”的处境中,这样也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思辨性阅读来说,就是要转变这一现象,提高学生的思维流量,让学生站在主体的位置上来进行主动阅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实现有价值的思考。2.时展需求具备批判性思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影响,给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等造成了较大的变化,同时也加深了对阅读的影响。一些人逐渐丧失了阅读的耐心,不自觉的进入到了读图的时代中,这样也就降低了自身消化与积累的能力。但是,对于网络信息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如果没有具备思辨性的阅读方法,就会造成自身批判性思维的匮乏,这样也就降低了阅读的效果,甚至还造成学生出现了迷失正确阅读方向等现象。3.提高阅读素养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快速阅读等习惯。在面对文章时,学生自动出现了读头、读尾的习惯,虽然可以提高回答的效果,但是却并没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也开始提倡进行思辨性阅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同时也是因为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忽视了思辨性阅读的重要性。

二、做好目标定位工作

1.要具备足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可以实现有效的思辨,而这也是人类所具备的天性。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之一,同时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是思辨性阅读的特点之一。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产生出疑问,这样也就启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研究者,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也就真正开始了。2.具备探究能力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来说,在发现新奇事物时,就会产生出相应的探究行为:感官、动作以及言语探究。也正是在这些探究行为的影响下,促使了学生选择性的掌握周边事物,提高自身的经验知识。在思辨性阅读中,要求学生在开始阅读时就主动的运用好相关的资料,通过有效分析与了解来实现准确的表达与思考,这样也就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讨论中去,提高自身的认识与了解。

三、进行思辨性阅读的措施

想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将学生置身于思考中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1.保证思维的显现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出知识结构。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思维导图的影响下,则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实现可视化,这样也就将知识结构借助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了。其次,完善学生的思维支架。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阅读速度与认识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思维导图,将隐性的思维过程凸显出来。学生只有掌握好思维导图,才能学会运用这一工具来开展语文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2.“摸得到”思维对于阅读来说,其核心就是要保证思维活动的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好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与能力。首先。借助“信息差”来驱动学生。实现思维发展的最大化,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掌握好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其次。实现“生长性”阅读。思辨性阅读需要借助学生的质疑来找出新的知识点。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针对主题进行阅读与研究,发现其中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让他们敢于质疑、挑战认知,这样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樊金梅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孙静.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析[J].关爱明天,2016,(05):451-452.

[2]吴格明.语文教学应当倡导思辨性阅读[J].语文学习,2015,(01):14-17.

[3]郭昶.小学生思辨性阅读指导四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09,(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