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探讨

时间:2022-07-08 11:06:07

导语: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探讨

摘要:新课改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开展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与教学目标,是时代的呼唤,是成功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要以此为指导对阅读进行全面改革,以改变以往机械的讲解与分析。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兴趣;问题;疑问;思考;讨论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个性化阅读这才是阅读教学的宗旨与目标。以往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条缕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使得学生眼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技巧等方面来展开分析。这是高度程序化的模式,根本谈不上学生独特感受的产生。因此,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程序化讲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让学生与作者进行直接的心灵对话。这样,学生才能悟出更多的文外之意,更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个性化阅读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文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条件。试想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不感兴趣,即使给予学生再多的阅读时间,学生也只能是就文字简单而机械的读,而并不能深入文本深刻地理解。而只有激起学生对阅读材料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想读、愿读、爱读,其思维最活跃、情感最积极,会把阅读当成乐趣,自然也会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与感受。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要急于让学生来阅读材料,而是要做好阅读前的情感铺垫,让学生带着高涨的热情来投入到阅读中来。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效果运用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直观的画面来渲染与烘托氛围,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优美情景之中,将枯燥静止的文字材料寓于集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于一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这使得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活力,才能更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带着浓厚的阅读兴趣展开快乐而主动的阅读活动。

二、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确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自主探究性阅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阅读动机,进而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在阅读中思考。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更多的见解与感受。提问的目的在于激趣、启思、导行,切莫为了问而问,随意而盲目地发问,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并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独立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文章与学生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教师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生活经验与认知规律,又要把握好文章的脉络关系,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这样才能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以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进而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主动阅读,在阅读中积极地收集素材,展开思考,生成独特见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如果只是针对文本信息进行简单的提问,并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思维的多向性。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直接从文本中提取信息,那么学生就失去了思考与思维的重要契机。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

阅读与思考本身就是一体的。只阅读不思考学生只能读出字面含义,只有在阅读中思考,学生才能透过文字深入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后,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还要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将学生的思考引入深入,以让学生知晓更多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范进中举前后描写众人的语句,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众人态度的转变。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从而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主题。

四、让学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了独特见解与感受,但如果不表达出来,不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交流与讨论,同样是失败的。为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而自由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将个人在阅读中的独特见解与感受表达出来,在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才能达成共识,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1.构建民主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直视学生,体现与学生的平等性,构建民主的课堂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自由与民主,才能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中可使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上升一个层次。

2.构建自由课堂,让学生激烈讨论。教师不仅要允许学生发言,更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在这些不同的碰撞出达成共识。这样经由学生认真思考与讨论后所达成的共识,学生认知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文本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宽广的学习空间自主地提出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将教学的视野局限于教材,不要只是让学生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更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文本。这样才能彻底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更宽广的空间里展开更为主动而深入的探究,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总之,我们要重视阅读教学,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性思想,对阅读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打破文字的界限,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互动,真正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

作者:王丽辉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茶棚学区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宝寿.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2]曾淑君.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1).

[3]牛俊生.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

[4]于怀凤.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分析[J].快乐阅读旬刊,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