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学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16 11:28:26

导语:语文文学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文学教育研究

一、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文学教育的现状

1.语文学科教育的现状

第一,通过竞赛折射出语文学科地位弱化。在全国各大学科知识竞赛项目中,我们不难发现,常见的知识竞赛比如奥数,英语,物理,化学等方面,相对而言,语文竞赛则显得黯然失色,我们只能看见鲜少的作文竞赛,征文活动等,竞赛触发的外在驱动力在语文学科上就显得尤为不足。第二,从课外辅导班的设置情况可以明显看出语文学科未受到对等的重视。在当前的教育状况中,我们发现奥数辅导,英语培训,理化培训的辅导机构屡见不鲜,唯独语文培训略显冷清。语文学科的学科重视程度持续低迷主要是由于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人们潜意识将其期望值定位过高,多数学生都认为,语文是感性的学科,就是需要自身的语感和天赋,没有必要进行系统专业的训练,一般的学生即使没有专业的培训也能达到相应的考试标准。由于观念上的不重视,导致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分配削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2.网络计算机的发展引入多元文化冲击传统语文文化

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电子计算机网络媒体应运而生,网络媒介传递的文化形式鱼龙混杂,网络文化中的一些不良文化形式极大的冲击了传统文化的地位,课堂教学的魅力明显逊色于琳琅满目的网络文化,网络游戏和视频的刺激和诱惑比课堂内容灵活有趣的形式和画面对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成了足够大的反冲。语文文化内涵深远,需要沉心静气才能领悟得到,而网络快餐文化容易接受,从难易程度相比而言,也容易打消学生对传统文学教育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文学教育的若干措施

1.提高能力,道高一丈

从新课程的教材体系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把握必修教材的内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一定的文学积淀,还要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开阔视野,广泛涉猎不同文体、不同国籍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如选修教材《中外名人传记作品》《中国小说作品选》《外国小说作品选》《中外戏剧作品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等,这些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文体多样,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

2.因循善诱,正确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学教育因素,精心设置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感。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就是一幅优美的画,教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看到它的婀娜,体味它的美妙,感受它的诗意。比如我们读朱自清的《春》,感受到它的明丽、清新、畅快,那嫩绿的小草、鲜艳的花朵、柔柔的细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和享受。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适当结合多媒体,别有深意的给学生展示其中的一些画面(夜晚、月光、圆月高悬、荷塘、荷花),展现其静、美等等,让学生引发联想。又如,在教学一些故事类(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等)之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扮演角色的方式,积极地引导学生其展开交流活动,使往日故事情节在现,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提高合作意识,使其乐在其中,快乐的学习。一部小说就是一出人生戏剧,就是一部社会闹剧,畅游于小说的情节中,看各样栩栩如生的人物,让学生了解人性的复杂,解读社会人生,了解社会百态。二是要让学生产生对文学的激情。文学是有激情的,要让课堂充满激情,就要求教师提高语文课堂的品味,消除传统教学方式的窒闷,从而创造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潜能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堂教学就像诗一样意境优美、激情飞扬而又富含强烈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三是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悟作品,让学生得到心灵的启迪。如《项链》一文,传统观念一般认为主人公马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她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但是在语文教师的悉心指导之下,当学生通读全文之后,心中就会产生出一种疑问:爱美之心不是人皆有的一种心理吗?难道主人公穿了一身漂亮衣服去参加一场舞会就是一种虚荣的表现吗?十年含辛茹苦地偿还债务,这不正是主人公诚信的一种表现吗?这种极具个陛的思考与解读正体现了对人性的张扬与尊重,也是学生对课文的人文内涵的不同解读,教师应当对其予以肯定和鼓励。高中的文学课应开设作文课,把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作为重点。文学课引领学生感知作品、感悟生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而作文课则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敏锐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条理性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己的生活,是提高学生实际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提升文学教育在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旨在全面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达到相应的目标,我们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性和情愫,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方式,提升人文素养。为了全面全面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全民人文素养,尤其在高中教育阶段,要全面重视文学教育在整个语文学科教育中的教育地位。

作者:刘国杰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