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下语文教学论文2篇

时间:2022-06-02 11:03:24

导语:计算机技术下语文教学论文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计算机技术下语文教学论文2篇

第一篇

一、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一)丰富了传统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最普遍的就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间不仅缺乏沟通,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不那么理想。但是自计算机产生之初,就对丰富知识的形式和内容产生重要作用,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它对知识加工和处理的手段更加新颖,为知识的展示形式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选择。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中,语文本就是一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科,其中包含音乐、戏剧、文学等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采用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大大地扩充了教学方式的可选项,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网络技术也应运而生,并对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丰富资源来源途径方面。当前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生活中的经验或个人经历。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计算机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前为学生下载一些文章赏析或者诗词朗诵,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三)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被转化成各种音频、图像和动画,丰富了教学内容,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极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合理地创设教学环境,尤其是对于诗歌、散文及戏剧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前下载一些背景音乐或者图片动画,在讲解诗歌、散文或戏剧时播放它们,将书本上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他们能够更加顺利地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其产生共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水平,从而对语文教学乃至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缺陷

(一)计算机技术庞杂,语文教学中应用较复杂

计算机技术是在计算机产生后,为了开发计算机对人们生活工作等其他方面的适用性而进一步研究的发明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发明的过程中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困难性;再者,上文也提到,伴随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网络技术由于全球网络的连接,其中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这进一步加剧了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复杂性。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查询下载资料,但是在查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在下载对课文中一篇散文的赏析时,同一篇散文的赏析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结果,那么此时教师该如何选择呢?究竟哪一种赏析才是正确的呢?总体而言,这种状况在网络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是会普遍遇到的,此时,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判断,需要教师从这些搜索到的信息中找到最佳的答案,从而为学生答疑解难。在这一过程中,虽然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其应用不但没有便利教师的教学,反而加重了其工作的难度和量度,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弱化了语文涵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被开发和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开发到了人工智能的程度,这虽然促进了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信息网络建立,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人们越来越懒惰,遇到困难就去网上搜索答案,不愿再去动手或者动脑思考一些问题。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已经愈演愈烈,在学生的学习中也越来越普遍了。由于有了计算机,学生们不再喜欢动脑,遇到语文中哪些字不认识就去网上搜,遇到诗歌中哪些句子不会翻译也去网上搜,更甚者还有的学生不再动手去写字,而是通过打印机等等方式将所需要的东西直接打印出来,还暗暗窃喜自己找到了更方便的方式不写作业。实际上,每当有学校考试或者其他要写字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字迹已经潦草到了这种地步了。还有的学生遇到的状况更严重,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打字输入法也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更新,如今,人们只需要打印出拼音就能可以选择自己的想要输入的内容,不用再去细想到底是要用哪个字哪个词,这虽然为他们节省了时间,但是却也直接地导致他们记得的字越来越少,学习的东西都已经被智能的计算机技术所取代了。久而久之,加大语文教学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必将导致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下降,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他们丧失语言学习的能力以及已有语文涵养的保持、提高,更不用说达到更高等级的语文教学点目标了。

三、促进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计算机技术的地位,明确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区分开来

在语文教学中,或许我们可以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参与,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教师在其中的主导型地位。因为如果没有教师,学生的一切课堂教学都仅仅依靠生硬的计算机技术,那么课堂教学就变成了由“机器来领导人类”的局面。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提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并不意味着去除教师的工作。计算机技术在发达也不能代替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它只能作为一项学习的载体或者辅助工具而被引入课堂。在使用计算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在应用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能让学生以为有了计算机技术就为他们创造了“福利”,而是应该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学习教学内容的工具,绝不可滥用。同时,在将计算机技术引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还必须正视学习中个人的主观想法,不能计算机传达的信息是什么我们就盲目的相信什么。因为计算机毕竟是不会思考、不能动的机器,它们只是对信息具有传播的作用,而不像我们人类能够思考,能够对语文教学中的背景、用词等进行仔细的斟酌。因此,在将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摆正我们对计算机技术的态度,继而将其作为促进我们学习的载体,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在我们摆正计算机技术地位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是当前促进两者结合的必经道路。毋庸置疑地,计算技术在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方面具有显著地优势,因此,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水平,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们也必须强调,我们上文说到的只是计算机技术作为从属地位的作用,而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我们必须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在当前的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生硬、上课的表情死板,除了对学生讲授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外,丝毫不懂得与学生进行互动。然而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有一些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就慢慢产生了“情”。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如果总是以硬邦邦的态度讲课、做活动,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很难相处,时间久了也就不再与其他教师交流,这对教师及学生的心理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相反,如果教师总是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讲课,在课下还经常与同学们进行沟通、谈心,或者在教学中注意留心学生们的态度,那么这样的老师必然是成功的,他们会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因此,总体来说,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是任何其他群体或者机器都无法取代的,他们是进行教学最适宜的对象;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即使有了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也不代表教师就没有用处了,也不代表教师只是到课堂上来播放这些帮助学生学习的音乐、音频或图片等,而是要在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找到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之所在,继而才能在明确问题目标之后探索问题的答案,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完满成功。

(三)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锻炼,提高其专业素养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这在客观上确实能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种改善的作用也仅仅是“促进”,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还有赖于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与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重提高。这里提到的专业素养不仅仅是教师本身对知识的了解情况,更重要的还是教师结合计算机技术将专业知识传输给学生的能力。对于教师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能力,不是简单地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前准备好的知识或者课件“一股脑”的全倒给学生,而是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去传递知识。而且,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最简单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课件展示能力,还有一些稍微难一点的比如各种模型、图案的设计等等。教师在应用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演示,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快速的掌握和记忆知识点。

四、结语

通过文章对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其在语文教学应用中优势和缺陷的分析、以及提出的促进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的建议等方面,深化了我们对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机技术是语文教学中一股新鲜的血液,它让语文教学重新焕发出新面貌,使得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轻松,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

作者:郎大勇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管理处

第二篇

一、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1.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语文情感

计算机技术本身具有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音像手段结合的优点,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语文气质的养成靠的往往不是知识的死记硬背,靠的是学生对于作品的内涵的深层次的一个理解以及与作者之间一种心灵的契合,计算机技术无疑为学生语文气质的养成贡献了一份举足轻重的力量,当语言的描写显得苍白的时候,来一段优美的音乐或者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亦或是一段振奋人心的视频就会给这样的语言一种有声有色的诠释,而学生也会在这样的直观感受中产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比如说《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的讲述朱自清内心是如何的忧郁,又是如何走到荷塘中去排解自己的烦闷的心情的,这样难免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难度,也会让这样的一个名篇失去华丽的光彩,在学生的心目中暗淡无光,如果语文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朱自清的大量生平资料进行展示,在加之配乐朗读,那么学生就会对该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准确的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发挥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境教学法已经渗透进了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所谓的情境教学,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作用于自己语言表达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的主观体验中获得知识,计算机技术具有可以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在语文学科,计算机技术可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比如说在课堂导入的应用,就拿《雨巷》一课的教学而言,这是一首戴望舒的充满着湿漉漉的情感的幽怨诗,那么学生很难很快的进入诗歌营造的情境中与远离现实生活的诗人产生心灵上的交流,教师便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在开始上课时便播放江南水乡的雨景图片,在配上一段适合这首诗歌情境的音乐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感,让他们迅速的进入诗歌的学习状态,教师也能迅速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也是大有裨益的。语文科学有着与其他学科相比的独特之处,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远离时代或者是学生很难理解的,而计算机技术恰恰消除了学生对于这些作品的距离感,就拿鲁迅先生的作品而言,他是一个革命者,他的作品都是锋芒毕露的,极具讽刺性,而学生对于一些特殊的讽刺意义的对象都不是很理解,就连作品中的句子都看不太懂,而这症结恰恰就在于作品社会环境的构设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实际生活,就像是周振甫先生所说的“阅读一篇作品,要是不知道它的时代背景,孤立地看,往往不易通过作品来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在讲授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我们就可以大量的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关于社会背景材料的展示,可以播放白色恐怖时期的相关视频,还可以运用配乐朗读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染,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中,学生对于作品自然明朗。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源自于自己对于生活的深入的思考和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交际的前提,而大多数的学生往往在提到写作时表现出极大的不自信,他们觉得无从下手,没有材料可写,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写作情境的创设就会让学生对所写的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感悟,比如,写《感动》这篇作文,由于现在的学生普遍的存在一种自私的心理,对于感恩的情感体会的不是很深刻,尤其是受到一些社会上负面情绪的影响,对于这样的问题往往会不知道写什么,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资源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的视频材料,学生就会被这样的人间大爱撼动内心的柔软的情感,就会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了全新的理解,那么写出来的的作文就具有情感的依托。

3.丰富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

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还具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功效,语文是一个多元化相结合的学科,它涉猎的知识范围比较广,如果单纯的一黑板和教师的讲解作为依托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需求的,而计算机技术就给了学生这样的一个机会,它具有信息量大、呈现出来的知识具有条理性的独特优势,这无疑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产生一种逻辑思维的能力,并且对于知识的延伸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尤其是在古文的讲解中,大量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式的讲解,还有就是文章的结构安排,如果利用计算机技术加以呈现的话,就会使课堂容量增大,并且也能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力。

二、计算机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诚然,计算机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有很大的时效性,但是它也有本身克服不了的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我们都知道,教师的课件都是事先准备好的,一节课的主要内容都放在了一张张的幻灯片里,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每一张幻灯片的快速记忆的意识,也就无形中失去了自己对于内容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是课堂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语文才能活起来,而计算机技术的提前预设很难将语文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问题预设进去,这就使教师完全的依赖课件,学生的就被动的接受课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除此之外,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技术的时候往往会完全的依赖它,而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机械式的展示代替不了语文课堂上的灵活的交流,这样的局面反而不利于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的发展了。

三、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积极整合方案

既然计算机技术对于语文学科的建设既具有优势有具有劣势的技术,那么,我们该如何的实现二者之间的整合,使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1.要因时因地的使用计算机技术

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自己备课方便,就随便的下载一个课件来使用,也不了解自己的学生是否适合使用该课件,学情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的主要依据,离开它就是在做事倍功半的事情,另外,语文学科存在着很多内容上的差异性,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展示,比如说,一篇说明文的讲解,则更应该依托于文本,增强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提取、筛选的能力,而不是面对着课件来进行这样的视觉冲击,所以,语文教师要仔细的研究哪些是可以用哪些是不能用的内容,即便是用,也不能滥用,也要在关键的时候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语文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表现的生动活泼,便给学生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结果,学生在满目的光彩中沉醉了,却在知识的掌握上懈怠了,教师在选取构成计算机技术教学的材料时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将重点的知识加以突出,不求多,只求精,把握好计算机技术使用的契机,比如在课堂导入的时候为了将学生从下课的思维涣散中迅速的集中起来的时候,便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来实现。而这种导入也不是教师随机而设计的,要紧紧的依靠教材的特点来进行,比如说《有的人》这样的诗歌入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配乐朗读来实现,而《藤野先生》这样的文章就应该从时代背景来入题,巧妙的使用图片、文字和视频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要突出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相对教学目标而言的,古文的讲解就是释义为重,诗歌的教学就是情感为重,小说的讲解就是人物为重,计算机技术应该以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主要的设计目标,让学生一目了然,除此以外,关于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问题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在贾岛的,《题李凝幽居》的讲解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表达效果的把握时,便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其与“推”字进行对比,使学生在视觉的对比中实现一种直观的比较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还可以将大的问题化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3.计算机技术课件与传统板书结合

虽然计算机技术的设计精美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它固有的不可变更性也是其弱点之一,而传统的板书正好弥补了这样的一个遗憾,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板书与计算机技术的共同使用。上文中已经提到关于计算机技术束缚住教师手脚的问题,如果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拓宽课堂发挥的空间,比如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联想到了杜牧的《赤壁》那么事先的课件上也木有什么准备的话,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将这首诗写在黑板上进行知识的拓展训练。对于课堂上学生的不同的见解也可以写到黑板上进行研讨,这样就不至于出现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的情况了。

四、结语

信息化教育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当前已经有很多的学校都使用了计算机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语文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的创设,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计算机技术可以给学生带来视听的多重感受,为语文学科实现素质教育点亮了一盏明灯,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其语文素养,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很多语文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技术教学时没有注意到课堂时效性的发挥,本文将就当前语文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的整合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从计算机技术使用的内容和方法上找到了方向,让信息技术采用科学的途径与语文教育实现完美的融合,从而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进程。

作者:李鹏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