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30 02:41:17
导语:小学德育与语文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开篇立志,抓住文章开头进行德育启迪
再播放电影《七七事变》的相关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壮士们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给学生感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红军遇到困难,为什么能表现得那样勇猛和无畏?这样既利用教材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受到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的教育。
二、图文结合,形象生动地进行德育浸透
课本中的插图是编者精心安排的,是文本内容的延伸,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欣赏插图,去领悟图意,让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文本变得形象化,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德育浸透进课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康鹿》一课时,除了看康鹿的插图外,我还让学生看了一些大丰康鹿自然保护区的图片,二者比较,让学生知道康鹿的特点,了解康鹿的珍稀,再配之学生对康鹿资料的交流介绍和我对康鹿的讲述,使学生对康鹿的习性、长相、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感受到家乡的美丽,进而产生了自豪之感。培养学生爱家乡、更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以文生志,在解读文本中进行德育感化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时,我帮助学生咬文嚼字,细细体会分析比较,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紧扣“为什么称为军神?”这个主题,通过朗读、理解、感悟等方法,让学生深入文本、剖析文本,体会到勇敢而坚强的性格。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谈感受,说体会,再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回到语言文字之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既感受了忠于革命、坚强勇敢的崇高形象,让学生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诱发心灵激荡,产生奋发向上的情感追求。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多方位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问题虽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面对一群尚且待塑的少年儿童,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学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人。这种心灵的工程不是一贼而就的,而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是疾风暴雨式的,而只能润物细无声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最终达到滴水穿石之功效。
语文课情感培育必须是长期性的、渗透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能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教材中进行思想情感的培育,这才表现出教育者育人的功力。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勇于探索,重视文道结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为一体,开辟一条小学德育与语文教学和谐之道,就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沈建宇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管理论文
-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