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析开放式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时间:2022-11-20 02:54:20

导语:小析开放式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析开放式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整合课程,构建语文学习的桥梁

“整合课程”(又称“综合课程”)是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建设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整合课程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整合课程针对学科课程知识结构的单一性,以各种整合形式来挖掘和利用不同知识之间,知识、技能和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使它们成为有机整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还培养了知识的综合与迁移能力,完成新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花钟》一课时,笔者根据教材的需要,在课堂上创设吸引学生的情景:播放许多花儿竞相开放的课件,配上欢快的音乐。这一情景将学生带入文本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情感得到激发,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理解课文的难点句“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时,笔者通过设计师生间的对话,将数学、常识、语文三门学科的知识巧妙地融合、重组。学看时钟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技能。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几点开,这也是常识知识。“万寿菊开了,大致是下午三时。蔷薇开了,大致是凌晨五点。”这又用“大致”进行了说话训练,学生可以用“也许、左右、大概、大约”等词来替换回答,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致”一词的理解,更是一种对词语的活用和内化,可谓是一举多得,也使得多门学科的组合浑然一体。

(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语文课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听、说、读、写,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察、思维、想象、情感等。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重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惊弓之鸟》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两个情境,给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机会。情境一:更羸不用箭就将大雁“射”死的消息,在大雁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此《大雁报》记者小雁写了一则报道(出示)。学生在畅谈感想中质疑、释疑。情境二:大雁的母亲要为大雁告状,可是她该状告何人呢?请大家以律师的身份,自由选择角色,为自己的当事人辩护(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进行准备)。学生在交流、辩护中讨论“到底是谁害死了大雁?”。在这两个环节中,因为学生之间有了思维的碰撞、语言的磨砺,所以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就谁害死了大雁这一问题,学生们纷纷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应怪文中没出现的那个猎人,是他最先射伤了大雁;有的说应怪魏王,他不让更羸射箭不就没事了吗?还有的说就是更羸害死的大雁,所以应该怪更羸……学生们固执己见,据理力争。最后,在辩论中“小律师”们慢慢统一了看法———其实应该怪大雁自己呀,它是自己吓死自己的,谁也怪不着。至此,课文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三)课外知识延伸,快乐学语文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拓展阅读,做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学习了古诗《咏柳》和《春日》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做诗配画来展示;学习了《荷花》后,让学生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并搜集一些写荷的诗句,欣赏荷叶、荷花的美;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让学生查找保护环境的课外知识,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作为班级黑板报的资料;学习了《路旁的橡树》之后阅读《为树让路》;学习了《和时间赛跑》之后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学习了《太阳是大家的》之后,举行诗歌朗诵会。另外,结合园地的教学,我还让学生收集成语、歇后语、谚语、举行赛诗会,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等等。这些与语文知识相关的不拘形式的活动,都有利于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探究讨论、质疑问难,有利于学生进入领悟课文的更高层次;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发现知识的内涵和规律。

(四)联系生活,构建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就是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运用。

1.日常生活“语文化”让学生逐步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本能”。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蹩脚成语、套用词句现象随处可见,学生所处的语言文字环境是“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招牌”“无错不成广告”,这些错误信息恰好给学生提供了生活化、社会化的语文试题。笔者在班上组织了“啄木鸟纠错小组”,鼓励学生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中,让学生记录或者拍摄在生活看到的错字,制作成小简报的形式,在班上交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习语文的乐趣,把身边的生活环境演变成语文教学的大课堂。

2.班级生活“语文化”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班级中度过。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组织学生每天举行早读课后五分钟的班级故事会,由学生轮流上台读故事。笔者还成立了班级朗读兴趣小组,坚持每周活动一次。在做好学生朗读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对学生的优秀朗读作品进行展评,让学生都以会朗读,会说话为荣,树立榜样,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笔者还设立了班级日志,引导学生留心班级、校园中有意义的事,并随时记下来,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动情的一段语句也可。长期积累下来,这些也会形成一篇篇文笔优美、感情真挚、内容生动的好文章。

3.社会生活“语文化”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学习健康向上的文化知识,自觉运用语文这个工具。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口语交际教学要求让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围绕这一活动的开展,笔者首先带领学生阅读了许多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结合生活中、学生身边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兴致很高,纷纷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文化。根据学生们的发言,笔者归纳出以下三个方面: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艺;古老的民族艺术,如:京剧、相声;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放鞭炮、清明扫墓……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再把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小组内交流,并讨论展示研究成果的形式,最后写出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学生们都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成果:有的小组以图画的形式,有的小组以手抄报的形式,有的小组以习作的形式,还有的展示实物……这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惊人的创造力。

这次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听、说、读、写多种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调查、走访、查找资料,与他人合作、交流,进行总结,运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等,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探究、创新的能力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开放和多样化的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陈祝怡单位:惠州市第十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