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语文教学课激情艺术
时间:2022-06-30 08:14:08
导语:谈论语文教学课激情艺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激情?本文提出了自己的做法。策略一、语文教师应加强人文修养的底蕴课堂上我们以什么吸引学生?首先是渊博的学识、精深的文化素养。教师应该多读书,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能够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古代文化典籍、当代名家作品、历代哲人之思,甚至是自然科学历史与现状、当前的网络语言都是我们的阅读载体,它们不仅丰润我们的人格品行,更能让我们展示教学才情。其次是人文情怀的展现,要善于捕捉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语文课堂,我们需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为学生叙述情境,引领学生用双眼观察多彩的世界,用心灵感受人性的光辉。在教学《老王》一文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杨绛先生对于老王的愧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而是对生命的尊重,人格的平等对待,进而可以触发学生内心世界的震动。
当然,语文教师还应注重课堂语言的雅致和意味深长。课堂语言要有美感,既讲究文采又简洁犀利,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师才会充满激情而魅力四射。策略二、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课堂表现: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了,就会激情飞扬;他们觉得索然无味了,就会萎靡不振。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抓住”学生,让他们跟着我们的教学节奏自由行走而不偏离方向,在高涨的热情中学习。成功的课堂教学必然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激发学生情感呢?善于展示教师自身的人文底蕴。教师的文化修养与才情是教师吸引学生的有效手段。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本身就是高大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时引用古诗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描述课堂状况、述说历史典故、展示教学资料都是教师吸引学生、激发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无所不知,那么他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位“神人”。
善于多用直观感性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会使课堂充满声音与形象,变得直观;课本剧表演、动作的再现会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各种直观感性的手段或再现课文描述的具体情景,或引领学生揣摩体会,从而使学生的内心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与作品产生共鸣。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我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杨幂的《明月》,学生听到这首正流行的歌曲,马上就能感受到词的意境美和情感美,对学习这首词充满了期待;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时,组织学生表演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那件,学生在哄堂大笑中看清了奥楚蔑洛夫可鄙又可笑的善变嘴脸,认识了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本质,更感受到了小说的讽刺效果。善于激励学生。我们都知道,自信是一个人积极进取、走向成功的内动力。我们也知道古希腊的雕刻师皮克马利翁能够拥有象牙姑娘这样的如意情侣,是因为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感情。这就就告诉世人:如果你想飞,你就要相信自己能飞;如果你想让学生飞翔于天空,你就要相信他能飞。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善于激励每一个学生。美国教育家威廉姆认为,学生是有能力、有价值和有责任感的,学校与教师应相信并尊重学生的能力和价值。我们要以友善的态度、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与热情,激励学生发言、探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体现其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领略语文学习“会当临绝顶,一览纵山小”般登临顶峰的的快乐,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般曲折后的愉悦。还要相信他们有自主修正错误的能力,更要恰当地运用手段帮助学生查找出现错误的原因,用名言警句激励他们,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策略三、语文教师要引领实现课堂的有效对话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更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与文本乃至作家的情感交流。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更要善于把握选择课堂的动情点。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情节线索,抓住情节高潮处。
在语文作品中,那些矛盾冲突激烈,人物情感淋漓尽致、性格展示最鲜明的地方,是最能点燃学生激情的所在。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问如何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动作神态,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学生很快领会了那震撼人心的爱国之情。其次,要善于启发学生阅读文中的议论句,抓住文章的点睛处。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片言”,即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文眼”所在,体现全篇主旨和意境的警策之言。我在教学冰心的《谈生命》时,抓住“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尚不美丽?”一句,引领学生阅读体会,学生马上懂得了冰心先生的人生态度。再次,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抓住学生有疑处。有思考才会有疑问,有疑问才会促进深层思考。这样,课堂思维活动就会十分活跃,情感才能不断被激发。我在教《那树》时,有个学生提出,文题为什么是“那树”,而不是“树”?针对学生的疑问,我先引导学生分析“那”字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被砍伐大树的感情。经过点拨,学生很快体会了作者对大树被“无罪而诛”的分开无奈,从而与作品产生了情感共鸣。
- 上一篇:全乡治安整顿实施方案
- 下一篇:语文教学加强文学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