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益智功效

时间:2022-04-19 03:46:00

导语:语文学科益智功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学科益智功效

语文学科最根本的性质是其工具性,即要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对提高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发展其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语文学科的益智功能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意力。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由于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因此必须依靠学生的有意注意才能顺利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互动过程,而注意则在其中起到基础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水平还处于发展性阶段,语文教学过程恰恰可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促进智力的发展。

2.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提高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语文学习中,观察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学习中的写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素材中找到自己作文的资料,并结合所学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提供了观察的素材和示范,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好好把握这一优势,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记忆力。是指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在记忆中贮存,需要时又不能提取,那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语文教材往往是以单篇课文的形式进行编排,所包含的知识点也比较零碎、分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对一些优美片段进行朗读、背诵和默写等,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欣赏和模仿这些课文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强化和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往往需要采用整合的方式将知识系统化进行教学,并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整合和运用知识,这也无形中对学生记忆力的提高起到了帮助作用。

4.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人脑概括地、间接地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它是智力的核心要素。思维和语言往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思维是语言的高度集中化,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语文学科恰恰是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性。在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多元思维和理性思维方面有突出作用。想象思维。由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因此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教育价值。尤其是一些自然场景、景色描写较多的文章,对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有关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象发生的变化,品读其中描写景象的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学生在头脑中不自觉的就会根据课文中描述的景象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对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多元思维。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全过程应当由两个基本环节,即创作活动和接受活动,以及三种要素—作家、作品和接受者组成,它们虽然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彼此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能把它们绝然分割开来,更不能突出前者(创作活动、作家和作品)而贬斥后者(接受活动和接受者)。’7这就是说,在语文阅读中,作者是通过文本与读者进行对话、交流,才能使文本潜在的意义得以在读者心灵中敞现出来,对读者的生活、生命产生影响,也使作品的意义得以生成。而读者总是带着自己的情感、思想等价值取向和知识、阅历等知识储备(即期待视野)来阅读文本的,并因此获得对文本的独到理解。所以,语文阅读活动不是读者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过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与文学作品进行对话,解读出不同的文本意蕴,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多元具有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