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对比中了解语文教学

时间:2022-12-12 03:30:00

导语:参照对比中了解语文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参照对比中了解语文教学

一、许多人对语文教育的片面认识

许多人认为语文教育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教育,学语文就是学会听说读写,认识几个字,会写几篇文。通俗地说,语文就是个工具,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工具。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这句话怎么看,我没有发言权;语文就是个工具,这句话有很大的问题。说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工具,表面上是对语文的重视一要想学好其他学科,必须先学好语文,语文多重要啊,而实际上是对语文的贬低,因为语文的价值绝不止于工具性,它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我们知道,工具是可以和使用者分离的,镰刀、锄头是农民的工具,粉笔是教师的工具,这些东西都能和使用者分离。但语文呢,它一旦被使用者掌握,就植根在使用者的头脑里、思想中,须臾不可分离。没有语文,人们就不能思考。语文是思想的家园。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是在掌握母语文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人”的。

二、我们应有的语文观

语文是言语/文化。语文的表层结构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准确的叫法是言语,包括叶圣陶先生说的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文的深层结构是文化。如果语文是一只手,那么言语和文化就是手背和手心的关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就是我的语文观——言语/文化观。语文是言语/文化,语文能形成一个人的文化心理,是一个人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不能单单进行语言训练,还要进行文化熏陶。

所以。实际上,语文教育除了语言文字教育;起码还包括文学教育、审美教育,甚至包括心理健康、伦理道德、哲学、历史等方面的教育。为什么把语文教育叫做大语文教育,原因在于此。为什么说文史哲不分家,原因在于此。所以我说,语文教育是最大众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母基。当然,我这样说。绝没有以语文教育代替其他教育的意思。每门学科都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但很显然,语文教育体现了多门学科的教育价值。

三、语文教学和数理化教学的本质区别

1数理化教学主要是再现性教学,语文教学主要是表现性教学。再现和表现是文艺理论中的两个术语。我把它借用过来,用以揭示语文教学和理科教学的不同。所谓再现,就是客观复现,数理化教学主要是把客观世界的规律(表现为定理、定律、公式)客观复现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它、理解它、喜爱它、运用它,所谓表现,就是主观外现,语文教学主要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主观世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如讲课文《鸿门宴》,讲到刘邦和项羽的形象,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讲法。有的老师对刘邦赞赏有加,说他善于用人,且性格就像太极拳着数。有时礼贤下士到唯唯诺诺,有时威加海内到目空一切。有时儒雅到与臣子彻夜长谈治国安邦大计,有时流氓到扬言可与项羽分吃父亲的人肉羹,而项羽则不会用人,目光短浅,且有勇无谋,异常残暴。有的老师恰恰相反,说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顶天立地。英勇绝伦,儿女情长,而刘邦则是个无赖,是个政治流氓。

数理化教育执着地把学生带进客观世界,相反,语文教育务必执着地引导学生走出客观世界,走进主观世界。讲柳宗元的诗(江雪),不要讨论老翁为什么在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是因为老翁爱吃鱼,还是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还是钓鱼想去卖;也不要讨论江面上结冰了怎么钓鱼,是否需要把冰凿破。诗所描绘的不是一个知识世界,不是一个有着普遍的因果联系的客观世界,而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充满模糊与神秘的主观世界。讲比如,数学老师张三和李四教同一章同一节,他们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教学内容是一样的琶语文老师王五和赵六教同一单元同一课,他们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教学内容常常不太一样,甚至很不一样。这是因为,理科教学在于再现客观物理世界。多给学生太科学的东西,文科教学在于表现主观心灵世界,多给学生太老师的东西。

2数理化教学是能懂才学,懂了才能接着学,前边的內容不懂就影响后边內容的学习。语文教学是不懂就能学,学了以后可以多懂也可以少懂。前边的内容不懂。基本不影响后边内容的学习。

不能教幼儿园小孩微积分,因为幼儿园小孩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能接受微积分的程度。但可以教幼儿园小孩背孔子的(沦语),因为虽然不太懂但能记住。学数学。都是学会了一元一次方程,接着再学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能反其道行之,因为数学有鲜明的逻辑结构。但学语文,常常可以把课文顺序打乱,因为语文基本不是一门知识性学科,没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学习语文,应该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多背,像牛吃草一样先吃下去,然后用一生的阅历去“反刍”。

四、语文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异同

语文教育和外语教育由于都是语言教育,所以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对听说读写的重视,对背诵的重视等。但外语教育是非母语教育,人们学习外语;主要当作交际工具来学。虽然也涉及到异域文化的学习,但那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外语。而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除了要认识理解、熟练运用母语,还要传承民族文化。母语文教育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语文教育有权利和义务让中华文化自强的力量,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以及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身上传承和发展,从而使整个中华民族在现代化、世界化、全球化进程中保持自己鲜明的特色,不致迷失自我。

五、东北师大附中的语文教育理念

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组经过马洪邦、张玉新、孙立权等几代语文入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孜孜探求,终于确立了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语文教育民族化。

1“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含义。“语文教育民族化”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不是旧式语文教育的复辟,而是语文教育传统(既包括千年的传统,也包括百年的传统)经过现优性改造后的新生再现。它的目标是现代化。它的过程是民族化。只有坚持走语文教育民族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所以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就是本位现代化。它是向前看的,但在向前看的同时,它也向后看。就是说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回头审视传统,它要重新找回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并发展这种精华,为建构一个全新的母语文教育提供基本的思想资源。

2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实质內涵。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实质内涵是主张按照汉语言文字特点与汉语文学习规律来进行和改造语文教学,以尽快祛除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痼疾,加速提升青少年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3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意义。语文教育民族化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切相关。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语文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根基。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一个民族,文化复兴了,才可以说这个民族复兴了,而中国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中国语文教育有权利和义务让中华文化自强的力量,相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和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以及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身上传承和发展。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体认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奠基过程。所以,语文教育民族化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语文尋蜻担负着承续国统、光大国粹的重任。若使中国闳硕壮美之学绝于我手,是我辈语文教师之罪也。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年的语文教育把中国文化传统拦腰斩断,但这只是传统(几千年)一时的中断,甚至是必要的中断。今天,到了重新接续上千年文化血脉的时候了。为天地立人,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语文教育的铁肩不但此道义,舍我其谁?民族化的语文教育将通过培养一批批的学生(未来的社会人)以达到重蓮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归复中华民族之魂的目的。

在语文教育民族化理论的指引下,东北师大附中语文同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系列教改实验,包括两年教背古典诗词三百篇实验、五年教背古典诗词五百篇实验、读背(论语>实验、批注式阅读实验、读整本的书实验、启迪灵性的作文教学实验、汉字书法教育实验。这些教改实验,有的已通过省级验收。有的成为国家级课题的重要内容,有的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语文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在催生“东北派语文”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