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时间:2022-11-17 04:16:00

导语:小议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综合性学习沟通了听说读写,沟通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了课内课外,沟通了校内校外,沟通了书本学习与实践,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走向了生活和家庭,走向了自然和社会,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所以从理论上说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研究有利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大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

虽然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却保持着一段若远若近的距离。许多教师教到综合性学习时,要么忽略不开展,要么走过场,直到现在,甚至还有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综合性学习”。如何让综合性学习走出尴尬的境遇,走进寻常的课堂,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注意点

1.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语文味”。

综合性学习“提倡与其他课程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强调突出学习的综合性,但是综合性学习毕竟属于语文学科,只是学习的另一种方式,无论如何综合,都应以语文学习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为主要任务。有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已经变味,变成了以绘画、歌咏、舞蹈创作为主体活动综合,成了综合实践的“大杂烩”,或者变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迷失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性。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涉及哪些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都必须为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而服务。

比如关于“莲文化”的综合性学习,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动听的歌曲,从而引导学生鉴赏“画中莲”“诗中莲”等,形式要多样,但要始终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以莲文化为契机,可以让学生为莲的图片配标题,诵读诗歌,也可以配画写诗,自由创作,引导学生感受文人赋予莲的美好品质,带领学生遨游于语文味十足的美好情境。

2.要重视实践性,锻炼学生多渠道获取资料。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它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料,使他们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让他们多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使综合性学习这门开放的课程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3.教师角色问题。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担任什么角色呢?一些老师认为应该像电影导演一样,把自己的设想跟学生讲清楚以后,其余的就交给学生去发挥了。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中,老师走下了讲台成为一名旁观者。一节综合性活动展示课就像导演(授课老师)和一大群观众(听课老师)参加一场电影的首映仪式一样。这其实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内涵的误解。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参与整个过程。教师不但应当在活动的策划阶段和在活动实施阶段当中与学生一起纠正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失误,而且应当在成果展示阶段与学生一起分享活动的收获,引导学生就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进一步推进活动的深入。其实只要教师把身份稍作变动,或成为其中一组的成员,或在不同阶段担任某个不同角色,就完全可以避免被“边缘化”成为一个袖手旁观的第三者。而且教师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参与,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毕竟与老师同一“战壕”作战的机会不是平常所能有的。课堂气氛想必也会因此而更活跃,师生关系也会更和谐。

二、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

1.发掘教材资源,活用语文教科书上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对教材提供的多种实践性活动,我进行多方面分析,始终围绕学生的特长来构思活动课程,力求在知识和能力的范围内组织活动,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从而收到预定的活动教育效果。我对活动课的理解是“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在设计“戏曲大舞台”这个综合活动中,我尝试着调动全班学生感知各种戏曲,引导学生立足于维护班级荣誉的高度来参与这次活动,因为我采取了一个有挑战性的活动方案,两个班在多媒体教室同时开展这一活动,活动过程中进行活动效果对抗性展示,看哪个班更好,并对优胜班级颁发奖状和奖品。两个班的学生都积极而又快速地行动起来,会记的记(熟记教材中戏曲的有关知识)、会唱的唱、会演的演(演戏曲人物)、会说的说(谈听戏的感受)、会画的画(画京剧脸谱),有的做课件,有的写教案的,还有的当主持人,各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了。两个班互相较着劲来准备活动,而我则不断引导并给予指导。在活动过程中,我不是退居幕后,而是作为其中的一员一起来参与,由两个班各选出一个主持人共同导演这个活动。活动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展示学生画的京剧脸谱,其中有的描绘的是自己设计创作的脸谱,以反映现代人的各种形态,十分有创意。

教师还要重视活动评价,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努力在组织、指导上狠下功夫的同时,还应构建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机制,这是确保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语文综合性学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的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且把它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因为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都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所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

2.利用校园资源,让校园和学生语文实践紧密结合。

为加强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体验,我设计了一次《我爱我家——十三中学》展示活动,学生们自己搜集素材进行设计。班委会根据特长把学生分成导演组、摄影组、采访组、文字组、播音组、课件组。导演组负责征集创意;摄影组根据创意选景拍照;采访组负责采访老师和学生,了解班级和学校各个方面的情况;文字组根据采访内容精心整理材料,同时给拍摄的相片配以文字说明;播音组则是对文字素材进行朗诵。课件组是对所有素材进行规划,制作出有利于演示的幻灯片。整个活动成果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公开展示,邀请部分教师和其他班级学生代表参加。

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的校园,通过对校园多方面的了解,增强了爱校意识,积累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知识,体现了争做主人翁的精神。最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不是将眼光局限于好人、好事、好景上,而是将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也纳入资料中,开展了警示教育,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能找到活用语文知识的地方,自然有更多收获。在安排这样的活动时,我始终遵循发挥每个人特长的原则,学生们取长补短,在合作行动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3.关注本土资源,让学生生活实际和语文实践密切联系。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总有些忽视身边的美。新疆是个好地方,多民族融合,团结和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疆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对学生来说是那么亲切和熟悉。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活资源”开展发掘地方人文资源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们从活动中直接获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凝重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我开展了一次“话说我们的家乡新疆”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找了很多关于新疆的地理、历史、诗文、战争等方面的资料。面对着这些文字性的资料,我不禁感慨:语文实践课还真容易变味,有时好像是资料的一种机械式的搜集,没有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认为真正的语文实践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表象上,要能接触许多实质性的东西,学生应该用自己的眼光去感知这些,用思维进行分析、筛选和处理,只有这样去做了,学生才能真正收获属于自己的东西。结合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生们关注到了保护环境资源,从不同视角去入手。

4.细化节日资源,让学生语文实践向家庭和社会延伸。

杜威说过,走出教室一点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语文实践课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把语文和家庭、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节日资源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对学生来说,小的家庭节日也是不错的资源。学生可以把自己和父母每年庆祝生日的过程记录下来,既可以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又可以从中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特别关爱。特别是母亲节、父亲节等,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献给母亲的歌”这个活动,我邀请了家长参与,学生们和家长互动都融入其中,最后在自创的献给母亲的歌声中都流下了眼泪,收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所以适时开展活动,融情于其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情感。对于这次活动,家长的反馈是:孩子回家更懂事了,更能体谅父母了,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孩子们就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锻炼了语文实践能力,也为作文积累了感性素材,同时自身的情感体验也日益丰富起来。

总而言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将对语文教学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