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转化研究
时间:2022-11-05 05:58:00
导语: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转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课程、教育教学理念、课堂的一个根本性改变。作为新课改下的一线老师,我们必须明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习、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取得全面发展。纵观多年来的语文教学,一直过于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文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个人觉得语文教学要改革,首先要改“观”。
一、认清语文,改变知识观。
语文是一本厚实的书,天文地理,虫鱼鸟兽,吃喝住行……她历经千秋岁月,囊括了天地万物,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改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语文知识不仅仅指字词句的掌握,也不单指会说会写“命题作文”,它既包括已经存在的事实性知识,也包含在生活学习中掌握的方法性知识和源于自身感悟的价值性知识。
1、事实性知识是基础。
所谓事实性知识,就是事实存在的知识。事实性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传承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是记忆性知识,通过这类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头脑,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汉字的字形结构,字词的基本意思,优美篇章的积累等,都是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对已有知识的传承。就像造房子必须先奠基一样,学好语文,我们首先要学习这类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将这类事实性知识上扎实,通过合适的方法,让它们在学生头脑中长期定居。
2、方法性知识是中坚。
如果说事实性知识是死的,那么方法性知识就是活的。方法性知识就是掌握、运用基础性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只有在不断的运用中才能生效。例如,记住“绿油油”一词,是对基础性知识的理解掌握,但通过“绿油油”一词的组成规律,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类似结构的词语,如“红通通、金灿灿”等。这个总结规律,举一反三的过程正是发挥了方法性知识的作用。俗话说“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如果语文的学习只是为了传承,那么就失去了发展的前途。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活的不断变化,语文的外延也一直在变化,这些事实性知识也随之焕发出新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在继承旧知识的基础上,随机应变,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生活中,让其产生新的效力。只有这样,才能紧跟上“变化”的脚步。方法是传承和发展的纽带,在教学中,我们在要求学生通过记忆掌握基础性知识的同时,更要经常创造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
3、价值性知识是顶峰。
语文素养,含义甚广,除了知识与能力,还包括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语文知识的顶峰,就是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并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而这类价值性知识更不是靠老师单方面的“灌输”可以获取的,它必须由自己亲身体验、感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篇文章,都蕴涵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体现着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文章的精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指导,更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我们要创造各种合适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们投入情境中自主学习、理解、体验、感悟。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识用得灵活,方法使得恰当,身心获得愉悦,思想得到提升才能到达语文教学的顶峰,
综上观之,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必须开阔视线,别让卷子挡住了我们的教学方向。我们必须牢记在重视基础性知识传授外,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总结方法,引领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认清角色,改变主体观。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上的两个重要角色。那么究竟谁是主角呢?新课改精神已经明确地回答了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只不过是配角,是人梯。爬梯子上楼,靠的不是梯子,而是人,所以,学生要成长,他们就必须成为课堂的主人。
1、放下“师道尊严”。
很多孩子即使心中很有想法也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是因为老师高高在上的威慑力。所以,要让孩子们翻身做主人,首先要打败所谓的“师道尊严”。作为老师,我们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改变旧时的“师言九鼎”“唯师独尊”的形象,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一起学习、交流、合作、探究,作为朋友,作为学伴,和他们一起进步。当孩子们消除了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当老师成为了孩子们的合作伙伴,那么课堂上,孩子们也就不会拘束,没有拘束的思想就会自由飞翔,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孩子们也就成了课堂的主人。
2、营造和谐氛围。
和谐的课堂,需要民主的老师。民主的老师不是放任学生学习,而是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谐的课堂,老师必然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需求,能创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课堂上能收放自如,能够潇洒地伴着学生的思维走,能够聆听到孩子心底的声音,能宽容地接受孩子的理解,能满足每一个孩子的不同需求,能让每一个孩子们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学习带来的愉悦感,让每一个孩子敢于、乐于成为课堂的主人。
3、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兴趣是最好的办法。兴趣就像磁铁石,能够牢牢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被点燃,自我表现的欲望也就增强,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会随之爆发,届时,学生的主人位置就被凸显出来。我们都有类似的经验,孩子们感兴趣的课文,他们往往是“坐立不安”,高举小手,想一吐为快。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熟悉的或知情信息的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应从学生的周边事物、生活事件中去寻找能点燃课堂教学激情的导火线,让学生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彩。
灌输的知识没有发展潜力,只有自己主动获取的,才是真才实学,所以,课堂上,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孩子,把学习空间还给他们,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课堂这一大舞台上充分发挥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
三、认清课堂,改变模式观。
课堂角色要改变,改变课堂模式很重要。过去应试教育下注入式的课堂模式和“时间加汗水等于知识”的做法,让学生身心俱疲,深恶痛绝。时下,新课改提出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因此,要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我们的课堂模式必须改变。课堂上再不能老师一张嘴讲到底,而学生没有任何思考。老师必须大胆地放手,课堂四十分钟,三十分必须属于学生。我们的语文课,知识点的理解,问题的探讨,思想的感悟挖掘,这些过程都应该由学生自行解决,学生能看的,能思考的,能表达的,能自己动手的,能自己总结概括的,我们都不能因为追赶教学进度而包办,要把这些自主权充分地交还给学生,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改变教学模式,让教室内的桌椅不再是单调的成排排列,而是温馨的圆桌式排放,利于合作交流。改变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成为有主题的“大家谈”活动,主持的是老师,主诉的是学生们,让教学过程变“师讲生听”的单向传递为自主学习过程。改变教学模式,变单纯的知识学习为知能并重的学习,让“学”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培养学生的深入探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认清方向,改变评价观。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方向,要真正促进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评价观。
“一纸定终生”,将分数作为命根的传统教学评价观培养的都只能是“高分低能儿”。素质教育,不是以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数评定的,而是要看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思想素质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会被遗忘,但是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的素质却是挥之不去的。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为能够一字不错地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喝彩,更要为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学生喝彩。语文学科,对于语言文字及文本思想的理解,应该是千人千眼,观察的角度不同,读文的心境不同,人生的阅历不同,都会影响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所以,我们不能将孩子们圈死在一个答案中,不能随意地给学生“判死刑”。人云亦云的鹦鹉,永远不会有创新,不会有发展,结束“题海战”,揭下“排名榜”,从此改变评价观,赏识学生在课堂上的“放肆”,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肯定学生的独特感受,必定能够让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科学的教学评价观应该是既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我认为,语文教学要从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理解感悟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评价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素质教育地全面发展。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代的需求,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构建和谐的教学模式,努力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空间,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全新的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个孩子取得进步!
- 上一篇:小议语文教学中审美学习锻炼研讨
- 下一篇:远程机械设计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