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如何在语文课中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6-13 06:16:00
导语:漫谈如何在语文课中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是对以往一切教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是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教学举措。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把爱生放在第一位,最充分地寻求以创造而不是以记忆与理解来作为教学效果的最终表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从不均衡转向均衡;从易于被分割转向有统领的综合`;从目标混沌转向目标清晰,以求在更高的水平上加以有效统摄。语文学科具有思维的特殊功能。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和思维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这里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几个侧面谈谈小学语文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一、指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造力的始发因素。
语文教学中的观察,一是观察人事景物;二是观察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三是观察图画照片。观察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梁任公先生教导他的学生时有一句名言:善观者观滴水可知大海,观一指可知全身,不以其已知蔽其所未知,却以其已知推及未知,是谓慧观。科学巨匠牛顿、爱因斯坦和大发明家爱迪生等都具有惊人的观察力。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确立科学态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好奇心;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观察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确实观察的顺序。有一本杂志上记载:一个四年级学生,在夏日的夜晚观察路灯旁的飞虫,发现白炽灯吸引昆虫,在日记中记下这一现象后,就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弄懂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懂得了人们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为农副业生产服务。
二、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
科学发明创造往往从质疑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就是要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积极思考、勇于质疑的品质,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呢?第一,要让学生养成认真预习课文,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第二,教师要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提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第三,课堂上或课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积极争辩,教师对不同的意见要推迟判断,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第四,鼓励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读活书,活读书,勇于向老师、课本、参考资料提出疑问,“吹毛求疵”,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开拓思维,培养想象力
语文课堂教学加大思维力度,首先,要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和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其次,要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种联系中去认识问题,能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思考学习的对象,多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整体思维、过程思维、开放型思维。再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发展的动态,多提一些提示事物本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联想、想象、争辩、评判,引起思维碰撞,进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求异和求同都是认识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需要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为了筛选最佳答案,又需要代之以求同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以“求异——求同——再求异”的方式衔接进行的。
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处理时,要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克服学生片面思考问题的消极心理定势的影响。比如,在学习曹植的《七步诗》时,诗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一句,有的同学认为豆萁牺牲了自己,把豆子煮熟,和这落叶的奉献精神一样可贵;有的同学认为豆子是因为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无奈才哭泣的。对此问题,我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在全班展开讨论,让每个学生踊跃发言,从而促进了团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注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个性
创造性教学不但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发展学生一般能力的突破口,而且更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个性作为教学取向之一,更好地使学生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并拥有协调的社会性和个性。创造性教学是真正完整的“人的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流动着热烈的学习情、教学情的情感场。语文教材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在课堂教学的情感场中,教师带着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带着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期望,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学而不厌的氛围,使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喜悦和满足,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记得在一次作文中,有一句话学生这样写到:“老师,我非常佩服你,因为你在一个月当中竟一次也没笑过,这种工夫是怎么练成的?”当时我很生气,深思一番才知,我犯了一个很大错误。从此,我总是带着微笑进课堂,出色的、成功的赋予他们赞赏的微笑,出错或失败的孩子从微笑中得到了的老师的鼓励。不觉间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形成“亲近快乐,和谐合作,师生共创”的人际环境。
- 上一篇:怎样在高中课上执行研究性学习
- 下一篇:漫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