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阅读教学探析

时间:2022-04-20 09:02:00

导语:有关小学阅读教学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有关小学阅读教学探析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头脑里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个文本,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课堂没有书声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课堂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为克服没有诵读只有讲析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失误和一味诵读带来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弊端,我认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种阅读教学方法。

一、坚持自主性阅读熟读自悟

阅读教学不是先生讲学生听,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运用读的手段,通过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默读和快速读。要把讲析的时间省出来供学生读课文,力争让学生有时间多读几遍,使其在多读中悟情,在多读中明理,在多读中得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主要是借助语境或创设情境,将学生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关直觉经验提取出来,从而实现与文本语言的相似匹配与相似激活。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直觉经验,教师也可以借助投影或多媒体来展示相关的形象化资料,使学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直觉经验。课文中包含的生活底蕴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人们在解读课文的言语时,无需把这些生活底蕴都找到。阅读主体只需找到其中的一种生活底蕴,并获得直觉经验,就能领会课文的内容。

二、辐射结合鼓励探究性阅读

由读向述、唱、画、演、问、比、思、写等方式辐射,并把他们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读述结合(把学生自读课文与指导复述结合起来,即把朗读、默读、速读与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相结合。)、读唱结合(把指导阅读理解和音乐演唱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加深对课文的领悟,提高朗读能力。)、读画结合(把读与美术绘画结合起来,在读中或学生自画,或师生共画,或展现现成图画。)、读演结合(把阅读和表演相结合,在学生阅读中,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读问结合(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读思结合(把阅读和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及生活阅历加深认识,于思接千载、钩前联后中拓宽视野,在师生共议、争鸣辩驳中交流心得。)、读比结合把阅读和比较相结合,在阅读中或换词比较,或缩写后与原段相比较,或数篇课文相比较;或比较课文内容的相似点,或比较课文艺术手段的不同点。)、读写结合(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或仿写,或续写,或扩写,或补写,通过写句成段来实现读写迁移。)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在学生认真地阅读了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自己去寻找答案。

只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善于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受与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就能激活他们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上课,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思维的走向,相机予以调整;还要善于捕捉“战机”,因势利导,从而形成合作探究的氛围。

三、交叉结合推进批判性阅读

单一运用一种方法未免显得枯燥,结合具体课文,根据需要,把各种阅读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使课堂教学在变化中去单调,组合中见新异。诸种方式的组合交叉、综合运用不是为了表面热闹,而是为了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达到读得轻松、悟得迅速的目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改造原文的过程,而且也是阅读主体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应是接受型的同构解读,而应是批判性的异构解读。学生读了一篇课文,不断摈弃旧的,吸收新的,每个学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汲取与扬弃中,重新树立对自我的信心,自觉地变换思维模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展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如果在实践中形成了“理论先行、注重实证、模式创新、服务课堂”的科研特色,那将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本质规律,促进学生的阅读潜能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种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迁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