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加强小学语文老师的个人素养

时间:2022-04-20 08:47:00

导语:浅析怎样加强小学语文老师的个人素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怎样加强小学语文老师的个人素养

摘要:新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生命关怀,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发展、能力培养。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终生学习

一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素养是指平时的锻炼和修养,是素质获得的后天过程和展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就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应具备的知识及能力等方面的条件。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利用、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以及兴趣的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都取决于教师。而且,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能力的大小可影响小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养。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核心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与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以至学校教育的效果。

同时,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的重大挑战,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在新课程的今天,正视当前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强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无疑是迫切而又重大的课题。

2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现状

文化素养也是人文素养众最基本的东西。人文素养是文化的提炼和升华。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作储备,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对于学生而言,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厚的人文素养必然是缺乏魅力的,是无法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更无法把学生引向文学的殿堂。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也会带来很大影响。.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我们现有的大部分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都存有严重的缺陷,再加上近几年正处于学生高峰期,很多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都较为繁重,许多教师整天疲于应付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能完成课本教学已经是勉为其难,根本没有时间去广泛涉猎、博采众长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更令人忧虑的是,尽管目前我们大力提倡教师的学习型教育,提倡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但很多教师的后天努力、继续学习的观念和意识还很不够。因而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缺失,文化厚度、文化积淀都远远不够,甚至有些还缺乏必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就往往流于形式或成为一句空话,根本无法落到实处。

此外,长期以来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也阻碍了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对科学知识、人文素养的追求。就我们平和而言,整个社会应试教育的的大环境,对学生认知评价的模式、体系并未根本改变,所以素质教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时候其实已经走样变形,所有的素质教育目标最终大部分还是回到了应试教育上,回到了对学生考试能力、考试结果这一评价体系上,在以分数定乾坤、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社会大前提下,素质教育是越叫越响,但应试教育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评价也往往只关注其“教学成果”的直接体现——学生成绩上,“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小平同志特定环境下的讲话也成了许多语文老师信奉的至理名言。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能与其他学科教师抢到时间为荣,以多做练习,多默多背、多抄多写为法宝,完全忽视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忽视语文学科人文主义的特性,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几乎都化在了“背默抄写练”上,致使素质教育几乎成为一句口号,即使开展也是仅仅流于形式上的师生互动,这绝不是素质教育,充其量只能算是作秀。长此以往,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提高了,应考能力也提高了,但真正的素质与能力却无从谈起,大部分还是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的书呆子。我们的教师更是成了应试教育、考试制度下摧残学生身心的工具和机器。并且还用“考试能力也是一种能力”“考试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等等连自己也不信的荒唐言语来安慰自己。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说,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还有,对人文素养这一概念的误读或认识不清在很多时候也阻碍了我们语文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误会,认为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就是文学素养,而文学素养就是文化素养,文化素养也被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人文素养。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极大的误区,文学素养只是文化素养的一个方面,语文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仅仅具有文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各方面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所包含的范围是十分广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诚实谦逊的态度、诲人不倦的作风等等其实都属于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的范畴。试想,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如数家珍,分析起来旁征博引,所有相关材料信手拈来,但对一些最起码、最常见的自然常识、数学概念、物理现象、化学反应、或英文单词都不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他能算作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吗?

目前学术界已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以及构成因素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总体来看,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为做好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2研究意义

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通过本研究明确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可以完善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可以建立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评价工具,以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再教育工作,实现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也为不断推进语文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建立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模型,并以此为工具发现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推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提供依据。

2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明确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构建素养模型;二是利用建立的素养模型对平和县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评价,发现教师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解决策略,指导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3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提出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内涵并构建素养模型;通过实践研究,对理论研究结论加以验证,并对平和县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进行调查评价,得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方法的结论。

三理论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真诚的人文态度——高尚师德修养的“三做到”

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师德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神圣形象。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精力,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1做到热爱教育事业。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教育事业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事业,它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教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每一个投身于这一事业的人,都应该感到无尚光荣,都应该为之倾注毕生精力,都应象孔子那样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象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提倡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2做到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师爱能使学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师爱也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师爱会影响到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与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相反,厌恶学生,使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教师的漫骂、讽刺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人情的淡薄,就会滋长学生冷漠甚至畸形的心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而且师爱还可以换来学生的爱,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教师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努力学好它。所以师爱可以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生。热爱学生应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还要将爱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做到为人师表。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人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还应具有宽广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正人、正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学生。

(二)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雄厚的人文知识?——要做到“三具有”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课程、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都促使教师要勤于学习,孜孜以求,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一个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1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等等,教师首先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必须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教育人、塑造人,从而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样,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找准实现人生价值的坐标,为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2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通小学语文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小学语文的知识深钻吃透,准确把握,具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所谓深,就是要比小学生高出几筹,深入几分,做到教一知十或教一知百;我们只有对小学语文在知识体系上融会贯通,才能在教学中重点突出,脉络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我们应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了解小学语文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展动向,尽量使自己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真正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小学生求知的促进者。

3要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从事的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事业,要让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维持对学习的热情,需要教师源源不断地带给学生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广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综合素养高低,关乎所导演出来的课堂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现代教育需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识地理”、风趣幽默的老师,现代课堂不欢迎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基础上。因为科学知识的日益融合和渗透要求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只精通本专业,知识面狭窄,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也影响教师自身在学生中的威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仅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新一代的小学生无论在知识面、社会认知水平、个人胆识、交往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已经迥异从前。面对他们,“先生”如果继续得过且过、沉醉于“半桶水”而悠然自得,当“先生”的先知捉襟见肘时,必将最终失去神圣教坛的主角地位。为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有“长流水”、“新鲜水”,所以,我们必须要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渊博的学识,方可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教学中做到文理渗透、中外渗透、古今渗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人文精神——尊重理解学生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之外,我们更应该具备人文精神。

1正确认识教学基本目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般理解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知识”。现在随着课改的深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做人”,教给小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小学生人文态度,塑造小学生人文精神。

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从人文的角度看,小学生首先是“人”,不是等待雕琢被动塑造的“物”,是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设计和规划自我。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出健康加健全的人才;两个“健”字中,最重要的蕴涵是学生理想的人格的培养。没有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张家港外国语学校的理念好:“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让未来的英才赢得英才的未来。”所谓“理想的教育”,就是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而“英才”从何而来,当然从科学和人文的交融中而来,决不可能从一条腿的瘸子和侏儒中来。

3理解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张扬个性)

人文观念强调,孩子的成长不是集体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在遗传素质及后天环境(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也就决定了孩子认知方式上、情感类型上、行为习惯上的不同。我们在校园生活中见到,有的孩子具有音乐天赋,有的孩子则偏偏五音不全;有的学生擅于提问,有的学生对他人却不闻不问。这些不同常常是他们的个性,是他们自己独有的特征,不能用“好”与“坏”去评价,一张试卷更不能说明多少问题。理解了孩子的个性化成长,就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会设计个性化教案,进行个性化讲解,布置个性化作业,安排个性化测试,就会让孩子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四)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提高自己人文素养的方法——具有终生学习的理念。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我们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在现代教育中,人文素养不仅是健全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没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人文素养的养成,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然天成的,需要人们后天的努力,后天的积极培育。要培养、提高现代教师的人文素养,仅进行历史、哲学、艺术、宗教、文学、科技等人文知识的系统学习是不够的,人文素养的获得,虽然是以文化历史知识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进行具有主体性意识参与的思辨活动。

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是每位教师的人生必修课。从某种角度说,学会读书和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没有学习,就没有教师的成长;不吸收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教师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就无法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把握有度;不汲取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和道德理念,就无法远离浮躁的心态、宁静致远;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用自己对事业,对教育的爱,鼓舞和教育学生,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有着新的进步和体验,做孩子快乐成长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最精彩的回忆!

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当前课程标准也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切实建立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模型,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再教育,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有重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在《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提出的要求

[2]新课程下教师的人文素养(提纲)

[3]万东旺大武口区教学研究室学习《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的心得体会2009年

[4]韦明伟学习《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体会2009年02月

[5]张金如吴中区东山中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缺失现象及其诱因初探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