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拓展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化的张力
时间:2022-04-14 11:17:00
导语:有效拓展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化的张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互文理论也告诉我们,文本之间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文本资源的整合,将有效拓展作为必要的教学环节,以此实现互文反哺,让文本的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让课堂更具文化的张力。
关键词:有效拓展开阔视野文化张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已逐渐深入人心,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有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互文理论也告诉我们,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再者,不同样式,不同意蕴的言语之间的勾兑和交互,多个文本话语之间的相互照应、穿插、印证,无疑为多重言语思维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在拓展整合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已成共识。
但审视身边的课堂往往存在这些误区:一、以为拓展就是每堂课都硬塞一些课外资料,过度拓展;二、不注重课文解读,拓展内容和课文重点缺乏衔接;三、好高骛远,过多地搞一些绝大多数学生没能力搞也没必要搞的专题研究;四、内容拓展了,能力没拓展。而许多优秀教师都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他们注重文本资源的整合,将有效拓展作为必要的教学环节,以此实现互文反哺,让文本的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让课堂更具文化的张力。
一、导入中适度拓展——未成曲调先有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应注重它的吸引力,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恰当地选择拓展点,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和理解,把声、形、情、境熔于一炉,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创设语言情境
教师的语言应和文章的情感基调相协调,让学生在教师各具风味的语言引领下自然走进文本。正如窦桂梅老师在刚结束的“千课万人专场讲座”中所说的:“童话要上出童话的味道,散文要上出散文的特点,诗词要上出诗词的韵律……什么样的文章,就应还它什么样的味道!”然而,如何让什么样的文章,就有什么样的味道呢?窦老师自己的教学就是最好的注解,她告诉我们课堂要有什么味,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味道。
窦老师这次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最早是通过评书的形式出现,而后被整理成小说的。所以,窦老师在第一课时开课时用评书的语气讲述:“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义。这便引出了你们所见的《水浒传》一百零八将部分之人之士。”窦老师在第二课时开课时则一拍醒木说道:“上回书说道……”。窦老师的语言、神态、动作都极具说书人之神韵。
而听了窦老师的讲座我们才知道她为何有那种说书人的神韵了。你看,她不但知道评书的内容包括砣子(指一个单元故事)、书胆(指的是主人公)、书贼(指的是书中主要的反面人物)、书筋(指的是书中的福将),还知道评书的道具、评书中的定场语、评书的开脸儿、评书的摆砌末、评书的串口等等。
如此这般,老师能没有评书的味道吗?课堂能没有评书的味道吗?
再如,“情感派教学专家”王菘舟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创设如下情境:
师:那一年,有一个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屏幕出示《你是这样的人》(师有感情的诵读)
师:同学们,这首诗的哪些地方深深地感动了你?(学生回答略)
师:究竟是什么让诗人如此感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总理的一夜是怎样的一夜?读完后,假如让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该教学片段,王老师用富有磁性的声音,激情而内敛的情感,抑扬顿挫地朗诵宋晓明的诗,一下子把人们对总理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展示在了学生面前,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诗一般的情感氛围和基调。在这融融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文章跳动的脉搏,感悟文本的心境已悄然进入状态。有了这样的基调,孩子们就能自主地,舒展地生活在课堂上,进而让他们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
2.创设艺术情境
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歌,采用图片、音乐等手段,使形、光、声、色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系统,从而提高兴奋性,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意志。
例如,我校名师在市级展示活动中执教《特殊的葬礼》一课获得好评,真正达到了让“遥远”(故事地点遥远、涉及内容遥远)变成零距离,使学生甚至我们听课的老师都置身其中。细细品味,觉得首先得益于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课文记叙的是巴西总统亲自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抒发人们对瀑布的痛悼缅怀之情,从瀑布的今昔对比中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深切感情。为了让学生感受文中真情,教师搜集了大量瀑布由雄伟壮观到逐渐枯竭的图片,配上恰当的音乐制作成课件进行课堂导入:简单的师生对话之后,就播放大瀑布雄伟壮观的实景录象。真实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呼出:“真美啊!”“真壮观啊!”的赞叹声。接着,教师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并适时地出示赞美瀑布的古诗和现代小诗吟诵传情。安排此环节的目的,一方面是丰富发展学生的语言,另一方面就是进一步唤醒学生喜爱大瀑布的情感。正当学生们陶醉在大瀑布的美中畅所欲言之时,老师问:同学们,想不想身临其境地感受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啊?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想!”教师却声色凝重地话锋一转:“很遗憾,老师今天不是带你们去欣赏大瀑布的优美,而是带你们参加大瀑布的葬礼的!”在强烈的情感反差中,引出了课题《大瀑布的葬礼》。孩子们纷纷围绕课题质疑:葬礼是给死人举行的的仪式,怎么会有大瀑布的葬礼呢?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呢?为什么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呢?等等。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被激起,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为本文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关键处适度拓展——能探风雅无穷意
1、重点难点皆突破
每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关键处,往往也是教材蕴含深刻含义的地方,更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地方。因此,在教学的关键处进行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式语文教学擅长以一篇带几篇,突破重难点。如《再见吧,亲人》教师开篇就从“抗洪英雄、非典中的白衣战士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说开去,强化学生对“亲人”这个词的理解,由“血缘关系”上升到“有情有义”。课中又以课件出示抗美援朝期间的情景——《英雄儿女》,介绍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壮烈,介绍战争结束后志愿军战士帮助朝鲜人们重建家园,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八年中建立的深厚感情。接下来学习课文(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学生自主读书,讨论对三个故事的理解,在理解了语言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体会“亲人”之情——爱。在这个环节,窦老师恰如其分的用到了多媒体。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补”上了课文的背景知识和当时的环境等情况,让同学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感。学完课文,窦老师为学生介绍了魏巍的另一篇文章《我的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讨论,体会教师的爱,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对老师的爱的认识,从而加深体验。对教材进行处理,从另一个角度看“亲人”,通过对比加深对“亲人”的理解和体会。
2、疑问困惑易解除
经典老课文《落花生》中有这样一些句子:“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学生读到这两句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说父亲来了很难得?”“为什么父亲在收获节来?”,“老师,作者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这么难请?”这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许地山的家庭背景: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他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他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许地山的母亲建议开辟出来种花生,这就是课文中所写的事。
一般说来,父亲总是和妻子、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但由于许南英公务繁忙,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因此过节还要去请他。父亲既然很忙,家中又没什么大事,为什么父亲还要来呢?结合文本,学生就能读懂父亲这番苦心:这次回来更重要的是借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三、多角度适度拓展——文本解读更丰满
拓展阅读属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我们应认识到拓展阅读源于文本而非节外生枝,基于需要而非生吞活剥。所以,语文教师课前应充分解读教材,捕捉教材中的空白点,然后到课外搜集密切相关的阅读素材作为补充,让孩子们更容易走进人物内心,激发情感;
1、在拓展中升华感情
我们应找寻到贯穿课内与课外的情感连接点的阅读素材,使之成为升华感情的有效载体。请看张祖庆在《詹天佑》一课的拓展阅读教学:
师:孩子们,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困难。张老师从课外资料中摘录了一份(屏幕出示以下文字,背景音乐为《命运》)
师: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
生:我读着“好友牺牲,女婿绑架,女儿身亡”这些词,我真为詹天佑伤心,詹天佑肯定是顶着巨大的悲痛在修筑铁路。
生:我读到慈禧太后不愿意为铁路化一分钱觉得很寒心,也替詹天佑担忧。
生:我为哪些乘人之危的帝国主义者感到羞耻。
师: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
生:我读着“好友牺牲,女婿绑架,女儿身亡”这些词,我真为詹天佑伤心,詹天佑肯定是顶着巨大的悲痛在修筑铁路。
生:我读到慈禧太后不愿意为铁路化一分钱觉得很寒心,也替詹天佑担忧。
生:我为哪些乘人之危的帝国主义者感到羞耻。
为了让学生更为真切地体验到“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困难”以及面对如此大的困难依然修筑的“爱国心”,张老师适度引入了课外阅读材料。在“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这一交流过程中,学生与詹天佑达成了情感的共鸣,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感也油然而生且更为深刻。
2、在拓展中还原历史
文本作为载体,它只是一个例子,然而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必须要适当地拓展文本,丰富文本,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的大语文观把学生的视角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淀语言文化,积累情感体验,积蓄童年精神,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如新生代特级教师刘发建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时,不再只是再现血腥的历史场面,而是补充“日军向五壮士行礼”的历史资料,从崭新的角度解读文本,让孩子们对“英雄、和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师:在打完最后一颗手榴弹之后,面对汹涌而至的鬼子,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五壮士相继纵身跳下深谷。请大家大胆的想象一下,当疯狂的鬼子冲上来,原本想着“抓活的抓活的”,却发觉五壮士跳下深谷不见踪影,鬼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生:鬼子一定会气得发疯,然后举枪向深谷疯狂扫射。生:鬼子肯定会向悬崖深谷丢炸弹和手榴弹,把悬崖下炸个稀八烂。
师:同学们,你们都猜错了,鬼子上来后,的确是气急败坏,四处寻找五壮士的下落,企图全部活捉五壮士。当他们发觉五壮士的确是从万丈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他们没有放一枪,没有放一炮。而是集合部队,列队向五壮士跳崖处,庄严地行了个日本军礼。
生:啊!?不可能吧?(学生顿时骚动起来,前后叽叽喳喳讨论的,目瞪口呆惊讶的,摇头晃脑疑惑的)
师:日本鬼子的确是世界上最凶残的侵略者,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但是,日本鬼子对五壮士行军礼一事确实千真万确的。当时有一个老乡躲在一个岩洞里,亲眼目睹了日军向五壮士行军礼的一幕。后来五壮士跳崖之后的幸存者葛振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点。同学们,请你再好好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让疯狂凶残的日本鬼子低下头来,向五壮士致礼?
生:可能是日本鬼子也佩服五壮士的不怕死的精神吧。这说明在鬼子眼里,五壮士也是真正的英雄。
生:日本鬼子行军礼,可能是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军人能像五壮士一样的宁死不屈。
师:对这就是真正的英雄!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彻底征服了疯狂的鬼子。当鬼子看到五壮士一个个相继从悬崖上纵身跳下的身影时,他们一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视死如归的军人;当鬼子听到悬崖边传来五壮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时,他们的心里一定在发抖,在发颤,他们一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不敢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宁死不屈的军人。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课文。(学生个个群情激昂,热血沸腾,五壮士壮烈跳崖的英雄壮举,激荡着每一个孩子的灵魂。)师: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传到日本国土的上空,让日本帝国主义明白,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同学们,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的故事,让我们回想起六十多年前抗日战争的艰苦与残酷,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在那民族生死存亡的灾难岁月,无数的中华儿女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卫国战争,谱写了一曲曲坚强不屈的民族战歌。战争需要无数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最终却没有赢家。中国人民深深的热爱和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网页上,有这样一句显目标题:让战争成为过去,让和平书写未来。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最真诚的心声。
这个教学片段中所引用的历史资料,学生可能不会当堂消化,但,一扇了解历史、走进历史、正视历史的窗户已经打开。走出这扇窗户,学生学会的是冷静地思考,构建的是一种宽阔的历史视野。
3、在拓展中走进原文
人教版的实验教材真正实现了文质兼美,许多篇章都节选于大家名篇,但经过编辑的润色与修正,有的语言已不再是原汁原味,有的情感主线也不完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前去认真品读原文,选择有关章节进行拓展,或补充学习或比较阅读,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阅读感受,更本真的语言熏陶。
如优秀青年教师陈金龙在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中执教《白鹅》,是这样结课的:
师:同学们,难怪作者愿意像堂倌一样不厌其烦地伺候这位鹅老爷,他喜欢这白鹅吗?
生:喜欢。作者利用反语的方法,表达了他的喜欢之情。
师:反语你都读出来了,我真佩服你。(生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出示“好一个()的白鹅!”学生填空,师板书:有趣。)
师:这么一个令人喜爱、如此有趣的家伙,谁能把它忘了呢?难怪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原文中曾这样写到——(课件出示原文片段:我的房子要卖的前几天,我把这白鹅送给了远方的友人,送出的几天之内,总感觉自己与一个朋友诀别了,心中十分的留恋……)
师:作者在留恋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请同学们课后并找来原文读一读。
此教学片段,教师精心拓展的材料,不露痕迹地把教学推向高潮,使文本内容显得更为充实,文本的生发自然又举足轻重,此时的结课也更加厚重。而课后,孩子们自然会去找来原文阅读,对作者的情感也会有更全面的理解。
另外,教材中的许多篇章是从古文翻译而来的,教师就可以找来古文进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如市级赛课中,一位老师教完《揠苗助长》时,告诉孩子这个故事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然后引导孩子一起学习短短25个字的古文,孩子们在朗朗的古诗诵读中结束了一节课。
四、作业中适度拓展——要把金针度与人。
传统的教学观点是教师在一堂课上按既定的目标进行教学,以成功完成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效果,后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书育人外,应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潜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布置作业时要在课堂延伸处创设情境,使学生从有限的课堂学习转向无限的课外探索,真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及运用语文的能力。
1、练笔拓展,品味语言。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应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其包含的哲理,领会写作方法,通过说、写的拓展训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燕子》这篇课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尤其第一自然段用优美的词句塑造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在品读了课文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这段话的写法,写一写自己身边的小动物的外形。为了写好动物的外形,学生往往再次与课文“会晤”,去领会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理解在进一步品味关键语言时得以提炼、深化。这样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深层次品味语言的平台。
2、延伸课后,阅读实践
叶圣陶说过:“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真个完了。”所以,优秀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如窦桂梅老师引领孩子们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后,激情总结:这节课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和动作的语句,对人物有新的理解和发现。(此时《水浒传》的主题曲想起,屏幕上缓缓展示一个个英雄形象)请同学们回去继续读《水浒传》,读百位英雄,品百味人生,因为朗读就是理解,朗读更是发现。这里运用“展”的方式,向同学们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方式,有利于他们扩展视野,引导他们读书。
如在学习《家乡的桥》这篇课文时,欣赏了小桥千姿百态的造型美后,品读小桥的名称美,让孩子们明白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来的。然后课件出示不同字体的桥名,让孩子们谈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最后布置课外实践作业——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并聘请一个家长当顾问,在双休日深入社会去探寻家乡大大小小的桥,为它们拍下照片,并取一个恰当的名字,还可记录有关桥的民间传说或建造过程,编成小报在班级里展览交流。这样的设计向课外延伸,不局限于课堂,使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体现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孩子都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何愁没处下金钩”,只要我们立足于实际,因“教”选材,对已有资料进行筛选、甄别,并结合教学过程有效拓展,就能真正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给学生的学带来生机,给教师的教带来活力,给语文课堂带来文化的张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艺术论》[M],杨九俊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2.《小学语文名师同课异教实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3.《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 上一篇:美术与音乐的姊妹关系诠释
- 下一篇:漫谈注册会计师及其证券市场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