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论文
时间:2022-02-22 03:23:00
导语: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7年《北京文学》提出了有关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时间掀起了一场有关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在此推动下,中学语文教学让人看到了可喜的一面。但是,在充分肯定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所取得的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看到,正处在改革之中的中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
1、强调语文教学的现实功利性,应试教育色彩浓厚
语文教学现实功利性的增强,是当今中国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它集中体现为现在人人都批判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结果只能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扼杀了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越来越多也就不为其怪了。
2、忽视语文课堂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僵化,教学过程模式化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它自己的特点,它非常注重感情的交流和个性的发挥。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个性、才华、情感及思想感情的结晶和体现,每一个单元的练习,教授的知识点,都有着鲜明的特点,所以,不同的课文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由于每一个教师的个性气质、学识修养的不同,对每篇文章的感受、理解、领悟的不同,因此教法也可能因人而异。但是现在,无论教师是何人,教授哪一篇课文,面对哪些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模式,整个一个形而上学。
3、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学生曾这样形容如今的语文课:“一是灌,二是串,再不就是满堂练。”这种程式化、僵化的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实,像那样教师唱独角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让学生感兴趣的。因此,学生学得被动,导致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积极意义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美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审美化教学一改过去呆板,平淡乏味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动之以情”的美感熏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语文审美化教学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审美情感交流,通过物我融合,移情和认同,使审美主体与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的艺术形象产生共鸣,可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2、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智能发展的重要内容,语文审美化教学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大有裨益。教学中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与创造,是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无论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景的描绘,还是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阅读,都需要通过形象思维体味其中的意境,领略其中的乐趣,把握其中的主旨,获取美的享受,扩展了形象思维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以焕发着真善美光辉的美的事物为生动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通过形象生动的美的事物,美的语言,美的节奏,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提高审美鉴赏力,能分清美丑,识别美的性质、类型及程度,得到韵味无穷的审美享受,最终落实到表现美、创造美的社会实践,进一步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语文审美创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力。
4、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当今社会需要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试教育的苦果引发了教育界对美育的反思,而美育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是未来各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化教学,能切实改变以往单调僵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师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模式的挑战。
三、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渗透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以审美心理活动为中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完善的审美个性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有效训练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实施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无外乎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学,二是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实施审美教学。
1、备课:挖掘美
(1)研究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审美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①]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深入研究学生。在审美化教学中,尤其要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兴趣爱好、心理承受力等进行估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感知思维方式和知识技能水平,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审美设计。如冰心的《小桔灯》一课,教师可事先制作一个小桔灯,美丽的小桔灯必将吸引学生的目光,使他们一下子兴奋起来。
(2)从教学内容中提炼美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②]。语文教学中客观地存在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审美化教学活动犹如“登山探宝”,教师是向导,怎样带好路探明知识的宝库是非常重要的。这首先要求教师深钻、吃透教材,教师应以美学的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美、欣赏美、品尝美。把自己融入进去,然后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教师在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和创造美时,也必须经历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三个阶段。
2、授课:激发美、传输美
(1)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集中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的组织与指导。巧妙的课堂组织,能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充盈着美的气息。要搞好组织教学,开讲艺术不容忽视。上课的头几分钟,对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艺术性的一面,忽略了把美学思想渗入进去,忽视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开讲生动,导说精彩,往往能引人入胜,瞬间就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灵的震颤,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能爱教师之所爱,充分调动起学习新课的兴趣。如教《朝发白帝城》时,有位老师这样开讲:“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突遇大赦,就在他离白帝城东下时作了这样一首诗,在诗里他创造出一个富于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你看,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叫声不断地响在耳边,重叠起伏的山峰,像在夹道迎着小舟。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长江三峡行舟图啊!同学们,你们说李白的诗写得好吗?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诗句来呢?”这样的开讲,使学生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化。
(2)创设课堂气氛
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情感交流自然,教师思维敏捷,把课讲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学生兴味盎然,积极开动脑筋,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轻松中传递知识,学生在美感中汲纳知识。语文审美化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设计符合学生的主观实际,才是合情的节奏;教师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并能促使其有机的统一,才是合理的节奏,才是符合美学属性的美学节奏。于漪老师指出:“课一定要有鲜明的节奏,语文课最怕上成模糊一片,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很强的目的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创设不同的教学节奏,如教学思维严密的议论文,则采用层层推进的逻辑型节奏: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诗歌、散文,则采用易诱发联想和想象的跳跃式节奏;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改变教学节奏。
3、课外活动:延伸美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之外的,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育形式,它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实践美,延伸美,创造美的重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园地。它能打破单调、固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冲破时空局限及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把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学科与学科、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等有机地、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形式有机地使学生从课堂走出来,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它没有考试的压力,也不受课堂的约束,让学生自愿参加,自由结合,自我管理,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观察力得以提高,审美情趣得以陶冶,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如有教师在教了《春》之后,就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除此之外,还可开展各种集会活动,文娱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渗透美学思想,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形成美的品质,得到创造美的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
[1]马国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王守恒《美育原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
[4]曹明海《感应与塑造一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
[5]曾永成董志强《美学原理与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
[6]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7]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8]邹贤敏《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素质教育的难以实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改进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摆在新世纪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语文审美教学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育美育教育教学改革
- 上一篇:街道党委履行党建责任述职会议讲话
- 下一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