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03 10:23:00

导语: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论文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这作为基本理念,贯彻新课标改革的全过程。但由于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时产生了偏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不足,需及时总结,加以改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关注点转变作了一点探索。

1、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他们自我构建知识的指导者;尊重学生的人格,成为他们学习的促进者。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角色理念取代“以知识为中心,教师绝对权威”的陈旧理念,重新认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的角色,即新课标所定的——“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不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管理者,而应该是一个组织者;更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和学生一样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如果教师能以这样的认识走进课堂,那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是属于师生双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得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研究中,应扮演桥梁的角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成为联系学生与知识的一条纽带。在课堂上,扮演主角的应该是学生,老师只是学生和知识间的一座桥,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语文教学是一个内容很宽泛的教学活动,课堂上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学习重点从课本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操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应把表演的空间让给学生,让他们在不违背正确的思想方向的前提下,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自如地遨游,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驰骋想象,放飞自己的梦想,教师发挥导引的作用,成为维系学生与知识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枢纽,是完全必要的

2、关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基本前提。也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和思考,才会精神振奋、情绪激动,从而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要想形成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分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教师作为主导者,他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共同分享知识、情感,形成一种互惠的教学关系,在对话、互动中生成新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而不是只让学生参与听课、回答问题、练习等局部过程。正如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所说:“就课堂教学来说,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你启我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俗话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们应努力创设和谐民主、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呼吸”的课堂氛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假设、提问,其中有可能不成熟不完善,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语文教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已不足为怪,为何要生硬地按一部教参去肢解课文呢?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在王国维眼里是一部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悲观主义作品;在胡适看来则是一部真真实实地描写“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自然主义作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正是在夯实基础上的一片天、一片海,能满足中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和创新欲。

3、注重开发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家波莉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

(1)对文本的自主探究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品读、感悟、想象、研究,各抒己见,畅谈真正属于个人的独到性的解读。

在学习课外读本《石钟山记》一文时,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比较研究、想象推测,一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再如学习必修教材《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探究的精神、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思辨力、推断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探究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作者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展开联想与想象,徜徉于探秘的海洋,“自主探究”就是研读文本时迸发出的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2)对系统知识的探究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在上个世纪接受教育的教师,如今要用自己的“一桶水”来装满学生的“一碗水”,有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不对学生“口味”而跟不上学生步伐的感受。有一些网络用语、时髦语言,有的教师一窍不通,而学生头头是道;有些观点,有的学生比老师的想法更新颖、更独到、更优秀;有些知识,有些学生确实已经掌握了,如果你再重复一遍,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遭到学生的反感、厌倦……因此,对不同的知识我们要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妨只当当“助教”。以文言句式专题复习为例,教师可以出示一组问题: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所学文本中举例说明。复习时先让学生独自回忆、整理,然后四人一组展开讨论交流,纠正、补充。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间,参与讨论。最后由学生代表上台点评归纳,如有不完整,其他同学再补充。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清晰的“文言句式”知识网络,既省时,又有效。

4、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思维

由于高考压力的存在,不少学校的很多老师只关心学生“学”得怎么样,能考多少分,很少关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在想什么。殊不知,关注“学”的课堂,学生被老师、被知识所统治,学习态度被动,进而思考力被遏制;而关注“人”的课堂,学生自己驰骋思维、主宰知识,学习态度积极乐观,学生在学习中专注、进取、有创新。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人文性和开放性,有意淡化技术操作层面,注重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本编排留有极大的发挥和创造余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精神交流,并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字里行间去发现、感悟作者的隐隐情愫,实现教学中知与情的和谐统一。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使学生的心灵得以荡涤,使学生的灵魂得以升华。在学到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时,为了开启学生心智,让学生体悟到三峡“雄”“秀”“险”,我有意让学生想象瞿塘峡的“万千气象”,因为是“母语”,课文本身就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了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的最大可能。刚开始“灰蒙蒙的轮廓”“云海茫茫”,忽然“万水奔腾”“激流澎湃”,最后“色彩缤纷”“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作者时而远景,时而近景,时而仰视峡顶的蓝天、白云,时而俯视翻腾咆哮的江水。在拟声绘色的描写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眼前的美景和心中的激动与赞美之情。学生们一边想象一边体会一边讨论,惊叹三峡的瑰奇和自然伟力,感慨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人生感悟,“它给我们昂扬向上的力量和美的享受”学生高呼到,真正获得了“美”的熏陶!而我也把大量时间还给了学生,重点点拨知之不全、知之不深的一些问题,一改过去师讲生听的教学方法,学生兴趣普遍提高。

脱离“人”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那种把语文的工具性简单化、程式化、刻板化,把生动的语文能力训练变成枯燥孤立的单项训练或是成人化的理性分析,忽略了生动感人的情感“磁场”,特别是不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满堂灌,而让他们一字不差地背诵教师圈定的现成结论等若干作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学》张淑华编著1994年5月

《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

《教育艺术》郭海燕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