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叹词教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20 11:34:00
导语:语文叹词教学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作为学科,终该依据实际,适应规律,向前发展。六十年代,王力先生等主编《古代汉语》四册,新旧本均未谈及叹词。马汉麟先生的《古代汉语读本》,仅在词类划分时(见旧本17页)以寥寥数语举三例讲到叹词。七十年代,张世禄先生的《古代汉语》(旧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对叹词从语气语调角度作了一些讨论。然而,叹词还是叹词,仍然客观存在。显然,古汉语界三位先贤是根据当时情况,对叹词持三种态度:一是“搁置”,二是“分开”,三是“统一”。此三者各有分寸与用心,足见其治学之谨严。所以如此,或许是出于古汉语特点、简化或别的考虑吧!然而作为后学,只有根据实际加以比较选择,而后方可决定取舍。其实,叹词并不那么简单。
依愚浅见,似乎“分开”为好,即叹词不必统入语气词之中。窃以为二者既然不同便无须强统,而况毕竟“同一”不了,尽管它们有某种语源因素等。因为“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归类”,主要视其语法功能而定。历来,叹词之归属存在分歧:从不同角度出发,有的将其归入实词,有的则把它归入虚词(《提要》将叹词列入虚词)。尽管分类不一,却都一致认为叹词是特殊词类。
高等师范教学用书之许嘉璐先生等主编本,他们认为叹词是一种封闭词,将其独立一类,并以“封闭、开放”与“双向、单向”给词划类,提法新颖有创见。
当然,张世禄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新本,将虚词简化为语气词、关系词,同样是创新。在学术上,就应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突破。
叹词一般指独立于句子之外,表示感叹声音和一定感情或命令、呼唤、首肯应诺的词,即马建忠所说的“因声拟字(即词)”。①叹词在句中,一般是独立成分,所以语气词取代不了它。叹词的语法特点是:能单独成句,不与他词组合,既非虚词又非实词,它封闭独立成类。
古籍里的叹词并不少见,使用频率也不低。据初步统计有:呜呼、於戏、於乎、嗟夫、噫、意、俞、嘻、喜、噫嘻、唉、诶、诺、唯、诺诺、唯唯、咨、熙、乌、恶、叱嗟、呼、吁、嗟、哑、嗟来、噫吁戏等二十多个。这里顺便列举若干常见句例,以晓一般:
《尚书·金滕》:“呜呼!无坠天之降宝命。”《左传·定公八年》:“从者曰:‘嘻!速驾!’”《论语·先进》:“噫!天丧予,天丧予!”《左传·文公元年》:“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尚书·尧典》:“俞!予闻,如何?”《诗经·周颂》:“噫嘻!成王!既昭假尔”。《国策·赵策》:“太后曰:‘诺!咨君之所使之。’”。《庄子·养生主》:“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孟子·公孙丑上》:“曰:‘恶!是何言也?’”《国策·赵策》:“叱嗟!而母,婢也。”《荀子·乐论》:“於乎!哀哉!不得成也。”《韩非子·难一》:“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捕蛇者说》:“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秋声赋》:“予曰:‘噫嘻,悲哉!’”《进学解》:“先生曰:‘吁!子来前!’”《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叹词与语气词,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1.叹词无组合能力,是独词句拟声音;语气词有结合能力,依附句子表语气。
2.叹词是封闭性的,独立于句子之外;语气词是开放性的,大都依附于句子。
3.叹词作句子独立成分,一般不单独回答问题;语气词依附句子无独立性。
总而言之,基于上述理由与例证,宜予叹词以一定位置,不可将其统入他类或避而不谈。
- 上一篇:检察机关述职述廉工作汇报
- 下一篇: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