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难为易教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20 09:21:00
导语:古文化难为易教学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古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升入高一的学生尽管已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四十余篇(古诗词除外)古文了,但由于古人语言的运用比较灵活,句式变化多而特殊,所以,学生在译文过程中,常常因同词异义辨别不清、特殊语言习惯格式的译法没有掌握,以及词的特殊用法难以确定而无法“对号入座”、准确译出。针对这一情况。“对症下药”、化难为易,可收到较好效果。
同词比较,辨清异义
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组成,词是构成一切句子的基本材料,古文亦然。所以,翻译句子的基本落脚点是翻译出组成句子的词,只有解决了“词”这个难点,即是说,只要用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置换出原句中的古代汉语词,这个句子也就基本上翻译出来了。如何解决“词”这个难点呢?我认为,只有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通过同词的具体比较来丰富学生的一词多义的知识,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辨清异义,才能解决“词”这个难点。
1.同词异义的比较:即在同一篇课文或已学过的不同古文中,根据前后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语法结构,启发学生比较它的不同意义。如教《谭嗣同》一文时,对本文中和已学过的文言文出现的“固”字,一一进行比较:
(附图{图})
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在古代灵活的语言中确实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多义现象,要做到“对号入座”,准确译文,必须注意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依文度意,推导求解,另一方面也是复习巩固已学的词法、辨清一词多义现象、培养学生看文识义良好习惯的好方法,从而为解决学生准确译文之难、正确理解课文创造了有利条件。
2.古今词义的比较:对文言文教学中,对古今词义变化十分明显的词,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作一一的比较,如《五人墓碑记》中:
古义:到(动词“至”与介词“于”适用)
(1)至于今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起一事。
古义:距离
(2)去今之墓而葬焉
今义:往
吾社之行古义:是“行”(品行,名词)和“为”
(3)(成为,动词)两词连用。
为士先者今义:举动。
古义:此,这
(4)由是观之
今义:判断词
是时以大中丞抚古义:党羽。
(5)
吴者为魏之私人今义:指与社会群体相对的个人。
古义:考查,查究。
(6)按诛五人
今义:压住,依靠。
古义:再,又。
(7)不敢复有株治
今义:往复,重复。
非常之谋古义:是“非”(不是,否定副词)和“常”
(8)(一般,平常,形容词)两词的连用。
难于猝发今义:十分,很,极。
古义:比较。
(9)视五人之死
今义:看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古义:头颅,脑袋
(10)
以老于户牖之人今义:领导者。
探求规律,掌握译法
文言文的句式也比较复杂。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倒装句较为普遍的是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也有谓语提前的现象。但仅就宾语前置来说,有一种提法,“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前。”这种提法是不够确切的,因为文言文有许多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并不前置,即使同一本书中,有的代词前置,有的代词并不前置。在古文教学中,我发现,由于表达习惯或是语法的特殊性,在古汉语中,形成了一些形式上基本凝固、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而这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往往又成了学生准确译文、正确理解课文的“拦路虎”。倘若能让学生认清其特点,摸清其规律,掌握其译法,学生学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准确译出,从而将“拦路虎”就地“消灭”。下面仅就在文言文教学中探求出来的几种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是何句式,怎样翻译,简述如下:
1.“以……为……”
这是介词“以”与动词“为”的搭配使用,可译为:“把……看作(或当作)……”
如:“以君为长者,故不错(用通“措”)意也”(《唐睢不辱使命》)其中“以君为长者”,即译为:“把安陵君当作一个忠厚老实的人。”
再如:“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士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其中“以赢为小人”即译为“把我看作小人”。
2.“得无……乎”
这是古代汉语表反问的一种句式,但它带有揣度的语气,使问句显得比较委婉,一般可译为:“该不会……吧?”
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其中“得无异乎?”即译为:“该不会有所不同吧?”
3.“无乃……乎”
这也是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种句式,但所表示的语气也是比较委婉的,一般可译为:“恐怕……吧?”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xiáo@①之战》)其中“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行吧?”
4.“不亦……乎”
这也是古代汉语反问句的习惯句式之一,其中“亦”字的意思较虚,一般可译为:“不也是很……吗?”
如:“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六则》)其中“不亦君子乎?”译为:“不也是很符合君子标准吗?”
再如:“……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其中“不亦惑乎?”译为:“不也是很糊涂吗?”
实践证明,假若以上这几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学生均能认识其特点,掌握其译法的话。那么,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句式的译法,也就不难掌握了。我们这样做,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辨识特殊文言句式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翻译特殊习惯句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拿起“钥匙”独立开“锁”。
讲清“特殊”,扫除障碍
在古文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发现一些词,它们除了有一般的用法外,还有其特殊的用法,但课后又无注释,这些词,教师必须讲清。而要如此,教师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结构特点出发,作合理的推测,从而判断出所确定的释义,以便扫除学生在翻译时所遇到的障碍。
在古代汉语中,“所”字作人称代词就比较“特殊”。如:“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这是在“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jué@②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的焦急时刻,“出召项庄”说的最后一句话。此时,范增已看出刘、项斗争的严重性。由于项王头脑简单,刚愎自用,一次次坐失胜利良机,结果给刘邦创造了脱身逃走的机会,以致最后范增情不自禁地发出:“唉,竖子不足与谋,杀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的哀叹。根据课文的前后具体语言环境,再从语言的结构特点出发,即可判断出:“不者,若属且为所虏”的“所”字作“他的”讲,指“刘邦的”。“为所虏”,即译为:“成为他的俘虏”。“不者,若属且为所虏”可译为:“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此句恰好与篇末的“吾属今为之虏矣!”前后呼应,充分表出了范增这位谋臣的远见卓识。
再如:“周公之被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此句中的“所”字,放在介词“由”的前面,作由的前置宾语。此句中的“所”字,即作“他”(指毛一鹭)讲。
只要我们能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将特殊用法的词一一向学生作明确解释,学生在译文时也就不会有障碍了。
提供“工具”,独立解难
根据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文言文提出的“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学生在课外或课内自读古文时,倘有一本比较适用的工具书,对独立而及时地解决遇到的疑难词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为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学文言文时能独立解决疑难词语,可以向学生推荐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文言文实词手册》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文言文虚词手册》二书。这两种书中实词和虚词总的特点是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学生学习古文经常查查“手册”,从比较鉴别中可以选出恰当的解释,有助于弄通文意。
由于我们在古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上化难为易的具体做法,学生翻译古文基本上能符合原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基本正确,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上一篇:语文导读法教学管理论文
- 下一篇:英语教学思维方式论文